陳破空: 廣東超過臺灣?

作者:陳破空 發表:2008-01-11 03:3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作為最早開放而"先行一步"的廣東省,是中國排名第一的經濟大
省。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際,該省省長信心滿滿地宣布,廣東省
的經濟總量,"完全有可能在年底超過臺灣。"

就國民生產總值(GDP)而言,2006年,廣東為3288億美元,臺灣
為3613億美元;2007年,廣東經濟增長率為14.7%,臺灣為4%,
兩地經濟總量趨近;依此推算,並結合人民幣升值因素,到2008年
底,廣東經濟總量可能超過臺灣。

眾所周知,廣東經濟高速增長,直接得益於比鄰廣東的兩個前殖民
地,香港與澳門。尤其香港,就像一扇巨大的窗,從那裡,港資和外
資大量湧進廣東;也是從那裡,廣東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往世界。
在"改革開放"的前半期,香港,不僅是廣東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也
是全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隨後,越來越多的台資,也在中國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廣東省為例,
台資僅次於港資,為該省第二大外資來源。粵臺貿易佔兩岸貿易
43.8%。前往廣東投資的台商,應有盡有,包括早期的傳統產業,如
制鞋、紡織、傢俱、五金等;以及後期的現代產業,如電子和電腦
等。

人們似乎看到一個現象,臺港等地對廣東和中國內地輸血之後,廣東
和中國內地經濟起飛,而臺港經濟卻似乎"衰落"了。當然,臺港經
濟並沒有"衰落",而是像所有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增長放緩。實際
上,任何經濟體,只要增長到相當程度,隨著勞動力和資源成本的攀
升,增長都會放緩,甚至停滯。在這經濟學上,叫做"邊際增長遞
減"。

廣東經濟高速成長,但其產業結構卻令人詬病。30年過去了,"三來
一補"的加工工業,仍然是廣東經濟的主要模式。廣東經濟起飛的兩
個輪子,勞動力和土地,已經不再具有廉價的優勢。勞動力不再便
宜,甚至出現了"民工荒";土地幾乎被圈佔完畢,陷於匱乏。

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利潤,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模式,是中國
特色,也是廣東特色。除了"民工荒",廣東也出現了"油荒"和
"電荒"。因此,有人說,與港澳形成"前店後廠"分工模式的廣
東,"已經走到了發展的盡頭"。更不用說,來自於內地省份的競
爭,以及亞洲鄰國如越南、印度等國的競爭,都將使"外資外貿依賴
型"的廣東經濟,逐漸失去增長後勁。

話說回來,拿廣東與臺灣比,又怎能僅僅比經濟總量?人均國民生產
總值(人均產值),才是鑑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發達與否的關鍵指標。
2005年,臺灣人均產值達1萬5203美元,居全球第37位;同期,
同一指標,中國大陸為1709美元,居全球第110位;即便廣東省,
人均產值也不到4000美元,即,不足臺灣的三分之一。

除了經濟之外,在所有其他領域,廣東更遠遠不能望臺灣之項背,連
國內學者都批評說,廣東只有製造業,而缺乏現代商務服務業,缺乏
科技產業。至於知識產業和文化產業,更是一片荒漠。

廣東面積18萬平方公里,人口8300萬;臺灣面積3.6萬平方公里,人
口2300萬。論面積,廣東是臺灣的4倍多;論人口,廣東也近乎臺灣
4倍。按理,廣東經濟總量,應該是臺灣的4倍,才堪與其面積和人口
相稱。廣東經濟總量趕上臺灣,用了30年,廣東人均產值要趕上臺
灣,或者說,廣東經濟總量要4倍於臺灣,又需要多少年?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