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550萬大學生就業 法學專業熱門求職遇冷

發表:2008-01-01 01: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隨著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大幅增加,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08年中國將有550多萬大學應屆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創下歷史新高。
    
    記者調查發現,不同的專業就業前景差別迥異,有的門庭若市,有的門可羅雀,並且隨著市場供求的變化,應屆畢業生的專業前景將面臨"冷熱洗牌"。
    
    這邊廂:門庭若市多般選擇
    
    今年,傳統上熱門的經濟類專業依然風頭正勁。
    
    王明是西南財經大學勞動經濟學的研究生,全班53個人都已在年前拿到就業意向,錄用單位集中在銀行、外企等單位。據他介紹,該校的經濟、金融、財會這三個專業是最好就業的,每人手上至少能拿到兩個意向,"我的工作方向很明確,在網上投的簡歷不多,應該不超過15份,但基本都能拿到筆試機會。"王明說,由於可選擇的機會多,對薪資要求也比較高,"月薪至少3000元以上吧,我們一般都能拿到5000元。"
    
    此外,一些過去"默默無聞"的冷門專業近年來也開始成為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受到用人單位的追捧。黃山是貴州大學農學院2004級菸草專門化專業的學生,雖然離畢業還有大半年時間,但他手上已經有了3個就業意向,"全國只有貴州大學等3所大學開設這個專業,所以每年都有相關單位直接到學院來要人。"黃山所在班級共有38人,都已拿到了就業意向。"我是後來被調劑到這個專業的,沒想到工作反而更好找,現在是我們挑單位,因此大家都不急著簽約。"
    
    記者從貴州大學瞭解到,礦業、材料等專業的畢業生也非常搶手。貴州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王華介紹說:"目前礦業專業和材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已達到100%,許多煤礦、鋼鐵廠直接來學校要人,經常一簽就是好幾十人。"
    
    那邊廂:門庭冷落一職難求
    
    部分學科在就業時則冷清得多。範磊是武漢大學戲劇戲曲專業的研究生,到目前為止班上19個同學沒有一個有就業意向,其中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考公務員,四個同學選擇讀博,找工作的除了兩個在媒體實習外基本上都還在跑招聘會。範磊說自己在網上基本是"海投","投了有好幾十份簡歷吧,竟然連一個筆試的機會也沒有。"
    
    與經濟類專業的就業火暴相比,在招生時同樣備受追捧的法學、新聞、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畢業生卻求職無門。貴州大學法學院今年本科畢業生有327人,目前為止均沒有就業意向。高娣是該校法學院2004級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全班48個人有一半以上選擇考研和考公務員。她無奈地說:"按我們的說法,法學本科畢業是死刑,研究生畢業是死緩。"當初她入校時,法學是熱門專業,錄取分數是全校最高的,誰知當初入校時的熱門,如今卻成了就業的冷門。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錢俊是貴州大學計算機學院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當初他選擇這個專業,是認定了該專業就業前景好,臨畢業時才發現這一專業已是明日黃花,工作難找。全班53個人目前只有5人簽約,有時一個單位來招聘,基本上是全班出動,結果往往音訊全無。
    
    此外,一些新開設的專業也因為目標定位不明確而遭到就業市場冷落。龔恩澤是武漢大學2006級媒介經營管理專業的研究生,也是該專業第一批畢業生。"聽起來名頭很響,可找工作時卻四處碰壁。"小龔道出了求職時的尷尬境地,"投媒體的採編崗位,經常連筆試都過不了,畢竟業務上比不過新聞專業;投企業呢,又沒有媒體類的管理職位。"某報業集團人力資源主管直接對他說:"你的學科太宏觀了,我們沒有相應的崗位。"
    
    慎思量:專業設置再不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記者調查發現,專業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不對口、部分專業盲目擴招是造成就業供需關係錯位的主要原因。以計算機專業為例,一方面,該專業就業難,包括計算機軟體相關專業在內的高校學生,非官方統計的就業率僅為六成;另一方面,中國計算機行業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2007年人才缺口已突破100萬人。一位IT公司負責人說:"一些大學生學的東西在公司基本用不上,公司還須花較大投入再培訓。""實踐課程少,動手能力差""學科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等,是一些用人單位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抱怨和評價。
    
    同時,用人考核與學生就業在機制設置上的不配套也放緩了畢業生的就業步伐。"法律專業的學生要想從事律師行業必須通過司法考試,但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很低。"貴州大學法學院輔導員蔣紅霞說,"而且司法考試的時間一般安排在四、五月份,而學生要到七月份才能拿到畢業證,這樣就失去了考試機會,只能拖到來年再考。"
    
    部分專業的盲目擴招也是造成就業難的一大因素。據瞭解,貴州大學的專業學科設置與就業形勢掛鉤,就業率一旦低於70%學校就會調整招生規模。"2004年法學專業的招生人數曾達到600多人,以後逐年下降,今年只招收100來人。"王華表示,調整招生規模後,就業率從不到70%上升到90%以上。但從全國範圍來看,部分熱門專業並沒有因為市場飽和而"降溫"。
    
    貴州財經學院教師毛剛強指出,由於熱門專業的學費高,一些高校出於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一味擴大招生,這不僅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就業需求的一種誤導。"高校招生不能只顧自身利益,不能忽視社會公眾的利益。"
    
    有專家表示,目前國家對高校的評估過多關注在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等硬體設施上,對畢業生就業情況關注很少。專業的就業指導是現代教育體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高校作為其中的生產環節不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問生產,不問需求"。

来源:新華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