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手機iPhone看「臺灣模式」

作者:金基千 發表:2007-07-11 05: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蘋果公司的具有創新設計和功能的視頻手機「iPhone」大有一炮打響之勢。上市第一天,美國費城市場iPhone手機銷售店前從凌晨3點開始人們就排著長隊等待購買,全美消費者購買踴躍。據說該手機3天的銷售量已經超過了移動手機行業最熱門的摩托羅拉激光手機頭1個月的銷量。

一些狂熱愛好者甚至在購得50萬~60萬韓元的iPhone手機就將其分解,把照片與視頻傳至網上。甚至還出現了「iCultis(iPhone手機狂熱推崇者)」的新名詞。這是在續寫以MP3播放器「iPod」救援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的神化。

看iPhone和iPod就會遇到鴻海、廣達及英業達等陌生的名字。這些都是沒有自主品牌而專門進行承攬加工的臺灣企業。iPhone和iPod就是這些企業在中國的工廠製造的。

這就是OEM(貼牌生產)方式,但不要把它們僅僅看成是中小承攬加工企業。臺灣企業不僅質量、工程管理技術優越,還有堪稱世界最高的成本競爭力。臺灣企業具有喬布斯放心委託加工的實力。所以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遊戲機、美國的惠普公司和戴爾電腦的筆記本電腦等全球熱門商品都要經臺灣加工。

這些臺灣企業最近還以在產品生產中積累的技術為基礎,正在積蓄外觀、設計、研發部門的實力。從而出現了像鴻海一樣的大型企業,該企業2000年以後年均銷售額增加率達45%。鴻海集團在短短6年間將其規模擴大到10倍多等,成為世界IT行業最令人矚目的企業之一。

三星電子自2004年每年3月在臺灣舉行「移動通訊論壇」,展示手機、PDA、數碼相機等移動電器的半導體新產品,其最大原因也就是臺灣企業不可忽視的 IT實力。最先購買和使用三星電子半導體新產品,而且創造市場領域的就是臺灣企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臺灣企業並不是單純進行承攬加工的企業,而是接近於全球品牌企業的生產合作夥伴。

不久前英國《商務週刊》選出的世界100強IT企業中臺灣企業就有14家,在亞洲地區成了被選入最多的地區。韓國只進入Hynix一家企業。美國MIT產業成果中心研究組分析全球化經濟時代企業生存戰略的書籍《競爭藝術》也說明瞭這一點。此書詳細介紹了半導體委託加工企業TSMC、筆記本電腦企業仁寶和華碩、收購西門子手機事業部的明基、從制鞋業拓寬至電子領域的寶成等20家臺灣企業,而韓國只介紹了三星電子。

《財富》雜誌選出的全球500強企業中有12家韓國企業,而臺灣企業只有3家。儘管如此,英國《商務週刊》和MIT更加關注具有尖端技術實力的中小型臺灣企業,並予以了更高的評價。韓國培育出多家擁有自主品牌大企業,但這些企業在成長中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此相反,臺灣則以實力雄厚的中堅企業為基礎正謀求快速發展。時到如今,我們要關注「臺灣模式」的原因就在於此。

来源:朝鮮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