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到了海外怎樣入鄉隨俗?

作者:藍藍的天 發表:2007-06-16 23: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人說:「入港隨灣,入鄉隨俗。」許多中國老人,來到美國與子女同住,由於傳統觀念未改變,子女們又忙於工作,往往碰到不少問題,整天愁眉苦臉,經常發出嘆息。

有一位從北京來的老夫婦,在老年中心學英語,一下課就匆匆趕回家。我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匆忙,他的太太說:「趕在兒女下班之前,可以先回家洗澡、做飯,免得老小碰碰撞撞。」我覺得奇怪:「同住一屋難道不是一起做飯嗎?」「我們口味不一樣,是分開各管各的。購物也是如此。」老先生感嘆地說:「培養孩子成人,到國外留學,為的是望子成龍,將來我們老了可以享受晚年生活。」「可是現在如何?」他搖著頭說,「我們在兒女家是暫時借住的,凡事要看眼色。」

不少華裔老人為減輕寂寞,經常相約同行到老年活動中心,三五成群傾吐自己的心聲。在活動中心,有一位山東老漢說:「我有慢性腸胃炎,經常發痛,要兒子帶我去看醫生。孩子說他工作忙,沒時間;兒媳婦還怪我給人家增添麻煩哩」還有一位從湖北來的陳太太說:「孫兒對老人沒禮貌,從不打招呼,每天與老人爭看電視,我們喜歡看中文臺,他就要看動畫片。」更稀奇的是,一位從四川來的老太太感慨說:「我來美國已經十多年了。當年兒媳婦要產育,我放棄了家裡要照顧的小兒子,急急忙忙趕到美國。來時身體健康,又能幫助照料家庭。但現在我老了,他們的孩子又長大了,不要我幫忙了,我成了拖累。他們說目前要提倡美國式的傳統了,父母不要與子女住在一起,叫我搬出去住老人公寓,自己照顧自己。」大家七嘴八舌,同病相憐。

這時一位從上海來的老先生,見大家爭論不休,也走過來湊個熱鬧。他見識廣,站得高,看得遠,可能是一位大學教授。他聽著大家的哀嘆有點同情,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華裔老人,應該學會改變自己過去的傳統觀念,也要體諒國外兒女工作忙、壓力大,他們也有苦衷。我們要適應這裡的生活習俗,要自己去找樂趣和生存空間,才活得有興趣和意義。」

他接著說,生活在美國的老人要與子女相處,最好注意10個方面,才能相處得和諧:

1、要有老伴,有事可商量,才不會孤寂。

2、要有老朋友可談心,相互傾訴、解悶;不高興的事,不要藏在心裏。

3、自己要有積蓄,俗話說「身邊錢,勝過親生兒」,不要輕易向子女伸手要錢花,兒女才不會討厭老人。

4、生活在兒女家裡,要學會裝聾扮啞,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要多管閑事。

5、要注意個人和公共的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兒女才會滿意。

6、要自己保重身體,注意鍛練,身體要健康,以減輕孩子負擔。

7、要學會乘坐公車,自己找樂趣,沒事多到老年中心參加活動,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學」,心情舒暢,笑口常開。

8、在家裡有空多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9、要學會健腦活動,沒事多看書學習,學會寫作、繪畫、彈琴、做手工,培養多種興趣,預防老年痴呆症。

10、注意個人的儀錶,服裝整潔,滿臉笑容,學會把繁雜事拋在腦後,做到「養生有道」,才能活得愉快和長壽。

總之生活在美國社會,要跟隨這裡的習俗,改變一些傳統觀念,融入社會,學會適應環境而生存。

大家聽後心裏豁然開朗,也明白作為老人本身要嚴格要求自己,與子女相處時相互體諒關懷。善於適應新環境,晚年生活才幸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