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作者:無名 發表:2007-05-26 23: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許多年後的冬天,當大雪紛紛揚揚地飄灑的時候,我將會再次回憶起2001年那些寒冷多雪的日子,也將回憶起我在這些個人內心苦悶的日子夜讀《林肯傳》的情形。我孤獨寂寞的心中猶如有一個小火爐在溫暖著,燃燒著。

我不想談誰站在他身邊,那些先賢的雕塑,那些追尋人類尊嚴和自由的思想者都站在他一邊。我想聊聊那些遠離他的人,那些感受不到他的博大和溫暖的人,那些活在黑暗和陰影中的人們,那些站在河對岸的人們。

許多年以前,一個兵荒馬亂的年月,有一位權力角逐失敗後的逃亡者,在逃亡途中受到了他的故人和朋友的庇護。朋友去集市買酒準備招待他的時候,他聽見後院中有人說要「把它綁起來殺掉」,他以為有人要出賣他,就拔出劍來,跳到後院不由分說把後院中的人殺個乾淨。等到殺人的劍鋒鮮血漣漣時,他發現牆角上被捆綁著一頭豬,他這才猛悟:殺錯了那些想用肥豬招待他的好人——朋友的家人。於是他繼續逃亡,路上碰見買酒歸來的朋友,又一劍刺死了朋友。當人問及他為何要這樣時,這位逃亡者說出了一句名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所幸林肯不是這種陰暗文化熏陶下成長的。15歲時候的他讀到的是《肯塔基教師》,這本書將勇氣、義務、自由與傑佛遜的就職演講融為一體,所以在他出任總統後曾經任命過一位陸軍部長,此人名叫斯坦頓。7年前,他們同為律師,但是斯坦頓是這樣侮辱林肯的:「我不能和這個荒野村夫一起出庭,他衣冠不整,簡直像一個大猩猩。」

叢林中的首領站在林肯的對岸,叢林文化和不寬容的文化也站在林肯對岸。叢林文化中,動則剝皮、車裂、炮烙、分屍、梟首、集體活埋,叢林文化中,因為說錯一句話或寫錯一句詩,或者被認為是有意冒犯叢林首領的,那就死期不遠了。有時叢林首領也附庸風雅,不僅會做詩,還會作出重視人才的姿態,但當人才有批評意見時,他還不親自殺掉人才,他往往借刀殺人,自己一定要留下一個愛才的好名聲。

今夜,想起了林肯的時候,我不是想像他如何在衛兵的簇擁下權勢煊赫,想像他如何為人愛戴、名聲不朽,我想起了他貧寒卑微的出身,他做過伐木工,做過船員、店夥計,用我們的語言說:他是個老農、是個民工,在北美大陸上游蕩著尋找成功。有一陣子,我慾望特別強烈,想寫一篇《青年農民林肯與青年農民愛寶之比較研究》。青年農民林肯後來成了世界偉人,你們都知道他是誰;青年農民愛寶是誰,除了他爹和他們村莊知道他是誰,不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他是一位地道的農民和民工,在自行車廠、牛肉乾廠都打過短工,也販賣過水果,後來有一年我雇他來推銷我們那雜誌。這位小農民黑瘦黑瘦的,只知道騎個破自行車滿北京推銷雜誌,吃飯,收錢,睡覺,沒有哪個城裡姑娘能看上他,他那會兒在鄉下也沒娶上親。我和他談話的時候,他的眼睛都不敢看著我。他得辦三證,有一回因為他推銷的雜誌外面用牛皮紙包著,剛想在一個深宅大院門口休息一下吃個橘子,被崗亭常年守衛的警察當作爆破嫌疑犯捏拿個正著,以為牛皮紙裡包的是炸藥——僅僅因為他長得像農民。愛寶最終還是沒有在京城立住腳,但他那成為城裡人的卑微的願望一定也帶著人性的憂傷。

這些城市的棄兒如同成千上萬的中國農民一樣,他們也站在林肯的對岸。他們一生下來就注定了他們卑微的身份與戶籍。他們既不知道有林肯這麼一個人,更不知道林肯有這麼一段名言:「我覺得我們墮落的速度可謂迅速。在建國之初,我們還宣傳‘一切人生而平等’,現在,我們談到的是:‘一切人生而平等,黑人除外……’不久後,它又會變成:‘一切人生而平等,黑人、外國人和天主教徒除外。’如果真到了這步天地,我寧可遊蕩到一個不自詡是什麼自由國度的國家去,比如說俄國,那裡至少專制就是專制,沒有一點假仁假義。」

有幾個黃昏,我到位於北京南城的一家印刷廠看雜誌藍樣,每次路過先農壇體育場西邊的胡同,都會看見牆根下東倒西歪著三三兩兩告狀的異鄉人,蓬頭垢面,在黑暗中用各種雜木頭生火燒水做飯。北方零下多少度的氣溫難以凍僵這些人申訴的決心,其中還有一對看上去像夫妻的中年男女,是雙雙躺在牆根下的棉被裡,也不知道他們是為誰——為他們的父母還是兒女——在等待開啟伸冤之門。今夜,他們也站在林肯的對岸。他們也感受不到林肯對人類苦難的深深憐憫。

這個寒冷多雪的冬天,我違背了我一貫不崇拜任何偶像的做人原則,第一次把一個陌生人的畫像貼在了我的書櫃玻璃上,與王安石的《飛來峰》的詩擺在一起,這首詩是中國11世紀一位偉大的特立獨行者的思想境界:「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個陌生的中年男人從哪個角度看,都長著一副苦瓜臉,頭髮亂蓬蓬的。但是只要看看他的面容,看看他的眼睛,你就會知道他博大而堅強的內心。他說過:「大概,我命中注定要在暮色中前行,感悟著,思考著,摸索著自己的生命之路吧。」如果看看他的心路歷程,那麼我們這些人將備感慚愧。他的一生是由真誠、勇敢、勤奮、善良等等美德所驅動的,他曾冒著斷送政治前途的危險公開演講批評在任總統,也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作出勇敢的決策。我不知道他的真誠、勇氣和信念的力量源泉是什麼,但我敢斷定專制文化和奴才文化孕育不了這樣的人。有時候做一個正直的人得付出一生的代價。當別人青雲直上、富貴加身、傳媒追逐、眾人簇擁時,那些正直的人可能正在貧窮的日子裡煎熬著,可能會負債纍纍,可能會住在陰暗低矮的貧民窟裡,可能正風塵僕僕在異鄉飄泊掙扎,步行在黑暗泥濘的小路上,夜宿在骯髒破敗的旅店中……許多才識之士,未必是出於貪婪而是出於恐懼,選擇了沉默。想想我自己這30多年的人生旅途,對比著林肯,有時會被一種深深的失敗感瀰漫——我年輕的夢想實現了多少,而在歲月的河流上遺失的又是什麼,破滅的又是什麼。

今夜,我偉大的朋友就站在書櫃的玻璃上看著我寫作,我似乎都能聽見他呼吸的聲音,連同我敲打鍵盤的聲音,衝擊著我的心臟。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在一次旅途上對他的搭檔說過的話:

「在沒有把自己的國家改變得更美好之前,死亡是多麼不容易。那樣,一個人就像是從未活過一樣。世界似乎根本沒有希望,只有從人類共同的吶喊聲中我們才能聽出:應該做些什麼?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在何時?又該以什麼方式發生——你們偶爾也會考慮這些問題嗎?」

你們偶爾也會考慮這些問題嗎?透過歷史與時間的波濤洶湧的大河,今夜,我站在林肯的對岸,反覆向自己、也向你們——重複著這永恆的良心拷問。(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