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揭秘小煤礦生態(圖)

發表:2007-04-19 23: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小煤礦的生產安全無法保證 

 
小煤礦的老闆有的飛黃騰達,有的賠了個血本無歸,運氣最不好的則進了監獄。倒了一個老闆,又有一個新老闆接手,一茬又一茬重複著同樣的悲喜劇。

無證非法煤礦猶如虎口,吞噬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雖然各級政府三令五申,俗稱「黑口子」的無證礦屢禁難絕。人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記者日前在山西臨汾市汾西縣採訪,8個鄉鎮長期生存著上千個無證礦,「黑口子」關一批,開一批,多年來割韭菜般地在蔓延和猖獗。令人稱奇的是,汾西縣22座手續齊全的正規煤礦卻因為「更換新證審批不下來」,已經從2006年9月底關閉至今。

投資路徑

張大海(化名)是汾西縣某鄉鎮國土資源所的工作人員,通過朋友介紹,得到了絕對保密的保證,他向記者介紹了一些「開礦技巧」。

前幾年,在汾西開個小煤礦只要投資兩三萬元,在山上挖個洞,投資一套發電機和絞車等設備,再雇幾個工人就能出煤了。張大海也開過幾個口子,但最後都是因為資金週轉不靈賣掉了。他介紹說,要開個小口子有兩個必需的條件:錢多,關係硬。

首先要有足夠的資本,硬體投資需要幾萬元:請人尋找礦點,大價錢請大技術員,

小價錢請小技術員。然後是開挖井口,安裝發電機和絞車、煤斗等設備,花錢雇工。工人需要長期養著,黑口子不是每天都可以產煤的,風聲緊了就要停產,但停產時工人不能辭退,因為隨時可能要偷偷挖煤。

此外還有「軟投資」。給鄉政府交2萬元是必需的,對當地國土資源所、派出所也都要定期「上貢」,這些大概需要五六萬元。

週轉資金也很重要。黑煤礦產的煤並不是產多少賣多少,而是要把每天產的煤運輸到一個地方集中,再聯繫大買家用車拉走,這就要積壓一些煤,沒有週轉資金是不行的。另外,手裡需要預備一大筆錢應付安全事故的花銷,這往往是小黑口子干不下去的原因。黑口子幾乎都沒有什麼通風口和瓦斯安全員,發生事故也很頻繁,一旦出事,就要拿出20萬元左右的錢來「私了」。

有了資金,沒有後臺依然不成。從地方政府官員,到公安部門,或者是什麼領導的親戚,每個黑口子都需要有個人給「罩著」,一是出了什麼事情有人說情,還能通風報信,如果上級部門來查,「關係」會在第一時間通知礦主「避風」。一般「關係」都在黑口子裡拿干股,不出錢,不出力,也不參與經營,只是以自己特殊的身份提供保護和信息。

隨著黑口子越來越多,煤炭行情越來越好,開黑口子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據張大海瞭解,現在開個新口子已經很難,能挖的地方基本都被挖了,所以現在開黑口子都是買現成的。那些關係不硬,資金不子都是買現成的。那些關係不硬,資金不足的小黑口子最後都要被迫轉手。

「現在買一個差不多的黑口子大概需要30萬元左右」,作為一個鄉鎮國土資源所的普通工作人員,張大海開的幾個黑口子都流產了,現在經常為買黑口子的人做中介。


 

小煤礦發生事故很頻繁,一旦出事,就得用錢「私了」

「打點費」黑洞

要想讓一個黑口子長遠生存,有3個部門必須打點:鄉(鎮)政府、國土資源所、派出所。

給鄉政府交2萬元的費用,小煤礦就算開張了,但這2萬元並不能一次性買斷。因為現在全國對無證煤礦查得很嚴,上級部門一有什麼動作,小煤礦就要停產,有時候風聲緊了就可能被關閉或炸毀。要想重新開張,需要再次上繳鄉政府2萬元,算是新一輪的開始。

國土資源所和派出所收取的費用就少多了,給領導送個五千一萬就可以了,但這兩個部門最讓黑口子老闆頭疼。「他們有事沒事就到礦上去了,也不要錢,說都是老朋友了,一起去吃個飯,熱鬧熱鬧」,一個黑口子的郝老闆說,「拉上你就往城裡走,最好的飯店吃飯,高檔的賓館住宿,唱歌,洗桑拿」,「有一次國土資源所的幾個人拉我去臨汾玩,一頓飯就吃了我4000元,後來他們去找小姐,我在外面買單,一千多塊錢花出去了,我連小姐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最害怕的是派出所抓人,如果進貢的時間間隔久了,就有派出所的人到煤礦上抓人,沒有個一萬元人是保不出來的。有時候正和派出所領導一起吃飯,大概是嫌檔次不高,一會兒礦上就打來電話,說是派出所的來抓人了,他們還裝模做樣地說是「下麵人真是胡鬧」,給他塞上一點錢,礦上的民警就撤了。

黑口子的老闆們一般都不敢顯露自己的富有,生活還得節儉,開個好車,這個要借,那個要借,有時候連好手機也不敢用,借走就不還了。

最沒有底的還是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了事故,幾個部門都來了,說是盡快處理,不敢讓上級知道,很自覺地組成了分工很細緻的處理小組,負責給上面打點的,負責和家屬談判的,負責打發記者的,還有負責給周圍知情人「封口」的。他們要多少錢,就得給多少,不敢問,還得領他們的人情。

「黑口子」為誰牟利?

小煤礦的老闆有的飛黃騰達,有的賠了個血本無歸,運氣最不好的則進了監獄。倒了一個老闆,又有一個新老闆接手,一茬又一茬重複著同樣的悲喜劇。

郝老闆認為他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2005年,他在和平鎮有一個黑口子,當時的規模還不算小,一天能生產大約100噸煤,但煤的質量不好,一噸也就是100 元的價格,因為「關係不硬」,一個月只能生產15天,一年能正常8個月。除去成本,一年也就是70萬元的利潤。開礦投資是13萬,各部門的打點15萬左右,「關係(國土資源所的一個一般人員)」分紅20萬,出了一條人命事故,死者家屬賠償了21萬,「事故處理小組」共花費出去17萬,「還有他們出去吃喝玩樂的錢,實在是沒法計算,一年下來,不但沒掙到錢,連本錢也沒了」,郝老闆分析自己栽跟頭的原因,最關鍵的關係不行,「要是我在縣裡頭有關係,鄉鎮上的這些部門就不敢這麼黑了。」

「以礦補農」,汾西縣在臨汾市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也實施了一定的經濟平衡措施,

但賺了錢的老闆,又沒有幾個肯實心實意在汾西縣投資發展的,大多是到北京或別的大城市買豪宅,買豪華車,當地的老百姓得不到多少實惠。

有錢沒關係的,黑口子開不長久;有小錢小關係的最後也賠錢。「到最後,這些開黑口子的老闆被過濾得只剩下特別有錢,或者是關係特別硬的人了」,郝老闆這樣評價汾西私開濫挖的現狀。

「我們安監局只管理有證的煤礦,沒有手續的礦歸國土局管」,記者在汾西縣煤炭安監局得到了這樣的答覆。據瞭解,汾西縣共有22個有證煤礦,雖然煤質不太好,但利潤還是不小的。從2006年9月底,響應上級政策,全部停產整頓,更換2007年的新證,但直到現在,5個多月過去了,還沒有一家煤礦能通過驗收,拿到新證,都處於停產階段。

煤炭安監局辦公室龐主任坦言道:「現在汾西縣還在生產的黑口子在1000個上下,政府的打擊力度很大,採取措施也很多,但黑口子依然很猖獗。合法礦不能生產,黑口子卻如此氾濫!」

記者請龐主任留下聯繫方式,他尷尬地笑了笑,「我沒有手機,就留我辦公室電話吧。我一個月只有440元的工資,還要養活老婆和孩子,用不起手機啊!」

關天茶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