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是臺灣228事件60週年,228事件紀念基金會與手護臺灣大聯盟在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舉辦萬人大合唱,總統陳水扁與黨內四大天王呂游蘇謝同臺合唱,前總統李登輝致詞後沒唱歌先行離開。國民黨27日晚間也在中山堂舉辦「菩提春曉」紀念音樂會。
扁:一起打造一個公義和平的國度
28日臺灣「228國家紀念館」正式成立,併發行第一張以臺灣為名的郵票,同時全國降半旗致意。陳水扁說,希望大家記取歷史教訓,一起打造一個公義和平的國度。
陳水扁致詞表示,紀念館象徵政府記取歷史、捍衛民主的決心,標示政府對轉型正義的處理,期許紀念館成為世界一流的人權交流平臺。
陳水扁說,228事件不是單純的歷史事件,與將近40年的戒嚴無法分開,在威權統治下受迫害的臺灣人民都是228受難者,國民黨應該為38年的戒嚴道歉。
陳水扁27日前往嘉義市228紀念碑前獻花,並代表政府向228受難者家屬道歉。他強調,229事件絕非官逼民反,歷史真相已受到扭曲和偽造。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
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27日到臺北228紀念館和受難家屬座談,還前往臺南縣新營市228紀念公園,向228紀念碑獻花致意。他表示,國民黨不要求從這其中獲得政治上的利益,只希望家屬們能獲得心靈平靜。
馬英九併發表「228五個許諾」的專文指出,以「悲劇絕對不能再發生」、「對族群撕裂說不」、「堅持清廉政治,打擊貪贓枉法」、「政治必須民主,社會要更開放」、「兩岸必須和平、開放」五個許諾,期盼在228事件60年時,給孩子一個希望的未來。
呂:228事件重點是國共鬥爭波及臺灣
至於陳水扁說蔣介石是228事件的元凶,前總統蔣介石的孫媳婦、國民黨中常委蔣方智怡表示,對於228事件,蔣介石是當時的領導人,絕對有責任,但不是元凶。當時的臺灣行政長官陳儀不事先預防,又不據實回報,導致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228 事件發生在1947年2月27日,因婦人林江邁販賣私煙遭查緝引糾紛,觸發2月28日臺北市民請願、示威、罷工、罷市。同日發生公署衛兵槍擊請願民眾,事件演變為民眾對抗公署,進而激化為省籍衝突,最終導致官民間的武裝衝突,最後在軍事鎮壓中結束。臺灣行政長官陳儀之後因試圖投靠中國共產黨,被國民黨於 1950年處決。
副總統呂秀蓮表示,超過37年戒嚴統治製造2萬9千件的政治案件,14萬人受難,3、4千人被處死,其中三分之二是本省人,有一部分是外省人,因此,臺灣的民主人權不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族群對立,是獨裁政府蔑視與迫害人權的史實。
呂秀蓮說,重點是2月27日晚間發生林江邁事件,當晚中共在臺灣的共產黨已準備進入,3月8日國民黨軍隊由中國大陸登陸臺灣基隆後,開始連續一個月的恐怖衝突與清算活動,才是事件的重點,這代表中國大陸的國共鬥爭已波及臺灣。
228 事件期間,中部地區臺共領導人謝雪紅3月2日組織中部地區青年,攻佔臺中警局及公賣局臺中分局,成立「人民政府」和「二七部隊」,遭到政府軍的強力壓制後敗散。謝雪紅逃往中國大陸,曾擔任大陸臺盟的首任主席。臺北地區臺共黨員蔡子民、吳克泰、陳炳基228事件後逃到大陸,也分別擔任過臺盟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委常委。
馬:不斷強調族群衝突,死結將無從化解
馬英九強調,當年227私煙取締不當就是「官逼」,因此引發了民眾抗爭就是「民反」;的確很多無辜的人遭殺害,但「官逼民反」的說法不是在逃避責任,反而更是要負起責任,希望把228事件的本質釐清,這是政府施政不當引發的悲劇,而非族群衝突,不斷強調族群衝突,死結將無從化解。
前總統李登輝說,他是228的見證者,也是心靈上的受害者。他瞭解228事件是歷史上傷痛,也是臺灣人共同苦難,希望國民黨可以瞭解反省,希望人民可以走出悲情,相互體諒,共同疼惜。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臺灣邁向民主化歷程一路走來艱辛不易,他非常支持陳水扁總統的提議,將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更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蔣家後代、國民黨籍立委蔣孝嚴表示,總統陳水扁希望兩蔣移靈遷葬,就是想「去兩蔣化」,進一步「去國民黨化」,蔣家家屬絕對不贊成現在移靈國軍公墓五指山。
228事件也成為立法院國是論壇當中朝野立委交鋒的議題。民進黨立委要求以國民黨黨產來補償受難家屬。不過,國親立委則認為,民進黨不應以228的歷史傷痕,作為撕裂族群的工具。
美國國會共和黨籍眾議員坦克雷多發表聲明說,儘管228事件引起的抗議活動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但是,這個事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半個世紀裡,使臺灣從獨裁統治轉變為一個欣欣向榮的多元化民主社會。坦克雷多表示期待著在華盛頓歡迎臺灣民選總統訪問。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