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無地自容!中國人普遍存在的12種惡習

發表:2006-12-10 14: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小毛病之一:隨地吐痰

  咱們北京的隨地吐痰現象令許多外國人驚訝。記得早些年曾有無數「小腳偵緝隊」隱藏在路邊,隨時出來罰吐痰人的款。別以為吐痰的都是外地人,其實筆者認識的北京人中的大多數人都有隨地吐痰的習慣,至今也沒有改。姜昆在相聲《虎口遐想》中,向老虎發誓,說老虎不吃他,他出去後一定不再隨地吐痰。

  ◆小毛病之二:加塞兒

  在地鐵售票口,常常有些人一哄而上,手從你肩上、頭上就伸過去了。在銀行交錢時,在郵局寄信時,在書店購書時,在機場候機時,筆者也遇到過有的人偏要往前插。在等班車和公共汽車時,大人「教唆」小孩子加塞兒的事則被視為理所當然。另外一件事是,北京公共場合的「一米線」,幾乎形同虛設。

  ◆小毛病之三:「規則意識」淡

  申奧成功那夜,筆者激動地走在大街上,看見沿途人行道上,市民紛紛出來放起了鞭炮,全然不顧北京市人大通過的有關禁放的規定。他們也有理由,說是情況特殊,可以通融。這種心情筆者很理解,但又感到某種重大的不安。是否,這裡暗含著一條咱們北京人認可的「公理」:只要情況特殊,法律和法規都可以隨時被違反?

  ◆小毛病之四:出地鐵車門太難

  在北京乘地鐵,總是遇到一個小麻煩,就是下車的人還沒有出得門來,上車的人便往上湧了。咱們北京人這樣做,有時是為了搶位子,但有時,明明已無位子了,也要這樣做,看來咱們北京人的時間意識和效率意識都太強了。

  ◆小毛病之五:過馬路心太切

  說起珍惜時間,還有一例,就是咱們北京人過馬路心太切了。明明亮著紅燈,眼前車還在通行,便有人勇往直前在橫道線上穿插。在洶湧的車流間,他或她獨立潮頭,看著真英雄,也真懸。筆者想,大概咱們北京人認為,搶這幾秒鐘,就可以多活三五年吧。

  ◆小毛病之六:乘

  出租車仍有不滿意處

  出租車仍有宰客和拒載的現象。在火車南站和西客站,筆者都遇到過。前幾天,筆者要從右安門到西單,還有人拒載。夜裡,往石景山那邊走,「黑車」還是有的。比起上海來,咱們北京的出租車在守規矩方面,要稍差一些。

  ◆小毛病之七:「京罵」

  在看中國人與外國人比賽時,熱血沸騰的北京觀眾可以把喉嚨喊啞,要死要活,為此粗話連篇,形成著名的「京罵」。但一回到單位上班,有的人仍舊吊兒郎當,只想著如何佔公家便宜,害怕自己吃一點點虧。

  ◆小毛病之八:缺乏微笑

  在咱們北京,許多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缺乏微笑,首都國際機場尤為明顯。前不久,筆者的愛人去這座機場乘飛機,問面無表情的機場服務員,辦海南的機票在哪個島,結果對方指錯了。找了半天,回來重新問她,她嗆了一句:「你長眼睛幹嘛了?」筆者的愛人也不示弱,回道:「那還要你在這裡幹什麼?」

  ◆小毛病之九:路標不指路

  幾年前,筆者曾經為找復興路甲一號,在公主墳和翠微路一帶走了40分鐘。前不久,還是在首都機場,筆者的朋友第一次開車去接人,先是找不到停車場入口,那路標上的字實在太小,一晃就過了。後來,又找不到出口。好不容易開出去了,又不知怎麼上高速路,不得不重新繞了一大圈。路標上的英文標誌則更少了。

  ◆小毛病之十:沒有說「對不起」的習慣

  在國外,「對不起」是人們非常頻繁地說起的一句話。在咱們北京,這三個字就是難出口。在皇城根下長大的一些北京人看來,發生了衝撞和爭執,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遇到事情,咱們北京人的口頭禪是:「你這人怎麼啦?」「你沒毛病吧?」在未來的奧運自願服務者手冊上,不知這種「問候語」用英語如何表達。

  ◆小毛病之十一:對「老外」比對外地人好

  剛才說咱們北京人缺乏微笑,那主要是對中國人,對外國人卻又要好一些。在對待中國人裡面,又分對待城裡人和鄉下人、本地人和外地人。筆者曾在公共汽車上,親眼看見因為車搖晃,外地人碰了咱們北京人一下,咱們北京人一聽口音不對,什麼話也不說,立即一拳過去。

  ◆小毛病之十二:說一套做一套

  咱們北京人很熱情,話很多,但有時也讓人感到難堪。有一個笑話,說一個四川人向一個老北京問路,咱們北京人指了路不夠,還要來上一句:「四川人民生活如今怎麼樣啦?」乘出租車,有時你想安靜一下,司機卻偏要嘮叨不停,這一點就不如人家上海。還有,咱們北京人在與人侃大山時,什麼話都敢說,什麼承諾都敢做,但往往實際行動起來卻有些走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轉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