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海的一家報紙,接連兩天讀到"世界第一"的消息。
其一: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標誌性建築"圖文信息大樓"在上海松江大學園區落成。大樓正面外型像一隻雙眼皮的"大眼睛",表現了視覺藝術的透視感。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眼睛建築"。
其二:鐵路上海南站建築物屋頂的"採光頂",猶如一把"無柄"巨傘。這頂直徑278米的巨傘,撐開的傘面有6萬平方米,全靠傘邊緣54根永久鋼柱支撐。巨大的屋頂,不用一塊玻璃,而是用了一種比玻璃輕的新型材料。採光頂能有選擇地讓光線進入,透光率高達65%,又能阻擋紫外線,令陽光中70%的熱能無法滲入。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圓形透光屋頂"。
今日的上海人,常常為自己的"世界最大"、"世界最高"、"世界最長"的"世界第一"感到自豪。
中國人眾地博,有些方面處於"世界第一"是很自然的事。中國球迷人數"世界第一";中國科技人員總數居"世界第一";中國手機簡訊收發量"世界第一"……人們還經常能讀到這樣的"世界第一":被稱為"橋都"的重慶新長江大橋是同類型橋樑的"世界第一"跨;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已超過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廣州擁有世界最高電視塔、世界最大摩天輪;《孫子兵法》被認為"世界第一"兵書;高甜甜自稱"世界第一"美女……"世界第一"似乎成了中國人的一種情結。
"世界第一"的情結,當然未必都該指責。如果是世界上第一個全民免費上學的城市,世界上第一個全民免費醫療的城市,世界上第一個全民免費乘車的城市……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貧困縣的「白宮」
這些日子來,中國網民正流傳一組圖片,稱之為"世界第一區政府"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的圖片。從圖片看,開闊的"大河廣場",分居兩側的"古樹苑",六幢嶄新的辦公大樓、一個巨大的半球形會議中心氣勢恢弘;區中共區委、人大、政府和政協四大班子的四幢樓分列會議中心四周;辦公區左右,各有一處人工湖和大片的花園,10米高的人工瀑布正在噴水;燈光球場等休閑設施,上百畝的綠地園林,將區政府辦公樓緊緊包圍。
這就是位於鄭州市北郊的惠濟區政府辦公新址。惠濟區在鄭州市周邊幾個區縣中算是"窮"區縣,年財政收入幾年來徘徊在2億元人民幣上下,剛剛擺脫"要飯財政"的困境。當地百姓稱政府辦公新址為"白宮",2006年6月,網友將"白宮"照片在網上曝光後,其山水景觀式的建築格局、佔地規模和530畝的征地所需辦理的一系列報批手續是否完備合法,失地百姓的合理補償是否真正到位引來網民越來越多的質疑。
被區政府稱為"富民工程"的這一新址,用政府的話說,新址建設要"超前規劃",目標是"30年最好、50年不過時"。在辦公區域所佔的149畝用地中,至少八成為農民菜地。在未獲得民政和土地等有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2003年新址就開始動工,2004年5月機關各單位即遷入新址辦公,是年8月,區政府才堂而皇之地向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呈交了《用地申請書》,辦理徵用地手續。按照惠濟區政府最初的介紹,修建新址共投入1.2億元人民幣。但據區財政局最近承認,新址建設至今沒有資金決算,區政府還欠著承包商數百萬元的款項,整個新址及四周道路建設投資超過7億元人民幣。
惠濟官場在新址建設過程中,諸多"謎團"待解。網民引用當地一位50歲的毛姓村民說:"至今沒進去過區政府,聽說像大花園,這跟咱百姓有什麼關係?菜園子毀了,我只能靠給建築工地看看原材料,一個月掙四五百元。僅有的土地補償,眼前還能維持,但再過兩年咋辦?"前不久,河南省一些縣市的官員還紛紛到此參觀取經,竟然還讚不絕口。
一個貧窮的區政府,要建辦公樓"30年最好、50年不過時",不說工程其中的腐敗貓膩,很多網民直指是官場的"世界第一"情結,官員是不擇手段謀取自己的政績。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中國人長期積窮積貧積弱積矮之下的弱民心態作祟。
不久前外交學院院長、國際展覽局局長吳建民,提出中國應當擺脫何謂的"弱國心態"。吳建民說,弱國心態的特點,第一是喜歡誇大自己的成就和優點;第二是不喜歡提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第三則是很介意人家的批評,不能冷靜反思。吳建民指出,"弱國心態"本質是缺乏信心。對於國家來說是"弱國心態",延伸到個人,則屬於"弱民心態":虛榮、自卑、嫉妒、逆反,不能正視現實,無法正視自己。中國人要步向"大國強民"健康心理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来源:BBC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