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食保健品喪命 兒子臥底六年揭開黑幕

發表:2006-05-06 06: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6年前由於誤食保健品,王韜(化名)的父親悄然離世。為了揭開保健品營銷的黑幕,王韜忍著喪父的悲痛,毅然辭去工作,加入到保健品營銷的行業中。

  聯繫王韜本人採訪,著實讓記者費了不少周折。2006年3月27日,當記者撥通王韜的電話時,他卻身在吉林。

  2006年3月29日,在北京公主墳城鄉貿易中心門口,本刊記者終於見到了王韜。他當天早晨剛剛趕回北京,儘管經過一上午的休整,但從他疲憊的面容中,不難看出路途的風塵與辛苦。

  在未曾謀面的幾次簡訊交流中,每每王韜發給記者的簡訊最後幾個字都是「注意保密」。未曾謀面,記者卻感受著一份緊張與神秘。

  臨近中午時分,當身著灰色襯衫、深藍色西服外套的王韜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四十歲上下的他先打量了記者一番,然後提出查驗記者的證件。當確認了記者的身份後,他對記者表示:「為了安全起見,請不要介意。」

  在位於

六里橋北裡的法律出版社四樓會議室,王韜接受了本刊記者的採訪。

  父親的去世

  出生於山東的王韜,在父親去世前,人生可謂一帆風順。他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妻子溫柔賢淑,孩子乖巧懂事,他們的生活富足而幸福。

  1997年,在老家農村生活的父親被醫生診斷為腦梗塞後遺症。那時,「我和妻子在城裡住,並未和父親一同生活」。

  當時,「父親的病情並不嚴重」,醫生提醒他們,要讓病人堅持按時吃藥。

  一次偶然在路邊聊天時,王韜的父親得知,有一種由河南鄭州某廠出品的藥能夠治療他的病。告知他的那人還以身說法地表示,「這個藥管用,我當時就是吃這個藥好的」。

  王韜的父親信以為真,經過多方打聽,在當地某大藥房購得了此藥。當時一盒藥也不貴,60多塊錢。但「吃一盒不管用,至少要連續吃7個療程,一個療程半個月,一盒藥能吃3天。」

  「當時,電視臺也連續不斷地播放該產品的廣告,現身說法地請來不少號稱吃過該藥的人,以此來證明其藥效。」王韜談到這個話題,顯得有點激動。

  王韜的父親從第一天同該藥「接觸」後,就開始了漫長的吃藥、買藥過程。

  起初吃該藥的時候,王韜的父親感覺不錯,這就更加堅定了他對此藥的信任。自此,王韜的父親便停了醫院開給他的藥品,一門心思地專吃該藥。

  1999年,王韜的父親病情突然惡化,腦梗塞二度復發非常棘手。王韜聽聞父親病重的消息後,立即由縣城趕往家中,短短路程,父親就不行了。

  當王韜將父親的情況告知主治醫生時,這名對該保健品也有所耳聞的大夫說:「壞就壞在了保健品上!」王韜說到這裡十分憤怒,不經意間提高了說話的嗓門。

  才60多歲的父親最終還是沒能睜開眼睛,帶著無限的遺憾與眷戀離開了這個世界。

  父親去世後,通過各種渠道,王韜得知,我國法律規定,「保健品只是起到保健的作用,不能治病」。經過一番調查,他還瞭解到,父親所購買的藥連正規的藥廠名稱都沒有。可在電視上,該藥品的宣傳廣告卻一天也沒有停息。

  當時,他還專門找到了在廣告中證明其藥效的老人,專程登門拜訪。可就在要離開時,卻從這位老人的街坊鄰居處得知,原來這位老人根本就沒有得過腦梗塞,「根本就是一個『托兒』呀」。

  得知老人是個「托兒」以後,王韜又一次登門,這次老人向他道出了實情。原來老人根本就沒有得過腦梗塞,當時藥廠給了她20元錢,要他們那麼說。

  「你知道一個廣告將會誤導多人無辜的人嗎?」王韜反問這名老人。

  就在父親去世後十多天時,王韜忍著喪父的悲痛,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請假去北京等大城市,調查保健品的內幕。「看看到底保健品是怎麼一回事,我一定要弄明白」。

  辭職北上

  王韜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別家鄉,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

  2000年3月份,在北京西四環的一個開飯店的朋友那裡,王韜偶然跟一位從事保健品銷售的人認識了。當時這個人正在竭力給王韜推薦某保健品:「這位哥們起先跟我說,你可以先吃一個星期看看有沒有療效,有療效你再買。」當王韜真正下定決心想要買的時候,這位推銷員又說:「我建議你一步到位,買三盒能送一盒。」價格算下來,一共六千多元。

  「當時我覺得挺貴的,就買了1997元的藥品。」王韜回憶當年吃藥的情形時說:「當時,我吃過該藥以後,頭開始發暈,也沒有任何效果。」

  隨即,王韜就撥通了這名小夥子的電話,但沒有聯繫上他。當王韜試圖撥打藥廠的電話時,卻被告知,沒有這個電話號碼。王韜知道,自己受騙了。

  在藥店,王韜偶然看到了自己所購買的保健品,可在藥店其銷售的價格卻比他所購買的低好幾倍。

  王韜意識到,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此後,王韜回到老家,正式決定辭去工作,專心來做調查。當時,王韜的這一決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王韜的母親聲淚俱下地勸他:「你調查清楚了這些有什麼用處嗎?你爸爸已經去世了。再說,你放棄好好的工作不做,將來可怎麼辦啊?」

  「我就是想要將其中的內幕調查清楚,為了不讓更多的老年人跟我父親那樣喪命。我執意如此,作為家中的長子,我說話還是有份量的。」

  2000年4月,王韜正式加入到了保健品營銷的行業內。通過別人介紹,王韜得以加入到該行業內。「一般不經人介紹是進入不了該行業的內部的。」王韜對本刊記者說。

  王韜正式打入保健品行業的第一個東家是專門銷售靈芝孢子粉的,據王韜介紹:「這家公司所生產的保健品,根本就沒有批號。但這並不能阻擋其進入到普通消費者的手中。」

  「我最初踏入這一行業的時候,也很茫然。」王韜對記者說,「當時公司的一位40來歲的劉姐來帶我,可以說是劉姐領著我進入了這個行業的。」

  當時,王韜所賣的靈芝孢子粉分為20g、50g和100g等不同規格。一包50g的靈芝孢子粉就賣到35元錢。

  劉姐首先向王韜灌輸了一套說明書上的內容,「靈芝孢子粉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但劉姐卻反覆強調,靈芝孢子粉能夠治病。然後將這一產品的銷售對象鎖定在了40歲以上的人群。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王韜就跟著劉姐跑社區。「2000年時,跑社區還是比較容易的,大家還是很歡迎的。」

  第一次進入社區的時候,令王韜印象深刻的是社區內的人同劉姐的那份熟悉與親切。當王韜問及社區內的老大爺們該產品如何時,「大家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好啊!」

  行業內有條規矩,對於從事所銷售的保健品,營銷人員是可以免費吃的。在一次沖泡靈芝孢子粉時,王韜發現,靈芝孢子粉如同油一般在杯子內擴散。「如果是純天然的食品,為何會有類似於油的物質呢?」

  發現這一情況後,王韜就告訴了劉姐。不久,公司的總經理就找到了王韜,婉轉地告訴他,「你不適合這份工作」。「我干了兩個多月,只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900元錢。」他說。

  如此暴利

  離開第一家公司後,王韜又來到另外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所銷售的保健品是有批號的。

  儘管這家公司銷售的保健品符合國家規定,但王韜卻發現,公司內所有的保健品營銷業務員在面對終端消費者推銷產品時,千篇一律地都會說:「這個東西治病,效果顯著,很多人都吃過,並且康復了。」

  給王韜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營銷人員不會說產品到底是保健品還是藥品,初次面對陌生的消費者時,他們首先強調的是該產品會起到何種調節作用。經營銷人員察言觀色一番後,發覺消費者不具備相關知識時,他們就會反覆強調該產品能夠根治何種疾病。以此為餌,推銷保健品。

  對於保健品的營銷策略的感觸並非是王韜的最大收穫。

  「第二份工作使得我真正意識到了保健品的暴利。」王韜說,「我曾推銷過一種保健品,如同先鋒四號那般大小的小藥片,100片一瓶的產品其成本不足一塊錢,但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為140元左右,最高時,賣到了480元錢。這款產品還沒有批文,但是銷售卻非常好。」

  為何會出現如此的景況,王韜認為,「這得益於保健品營銷的先進的銷售模式」。保健品的營銷人員幾乎個個都是老年人問題專家。

  許多營銷人員剛來時都對保健品誇張的療效有懷疑,經過不斷的洗腦,最後他們就完全相信了自己從事的「事業」,從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大多數業務員既是銷售者又是消費者,「賣產品給親人,認客戶乾爸、乾媽、干爺爺的現象很常見」。

  曾擔任過人事工作的王韜對記者說,保健品行業提供給業務員的待遇有三條:「一是不錯的薪水,二是良好的上升空間,三是家庭般溫暖的工作環境。」

  對於營銷人員的收入,王韜也毫無避諱,他告訴記者:「在保健品行業內,如果跳槽次數多,懂得醫學,那麼這樣的人比較受公司的青睞,相對地收入也會比較高。」

  對於新人而言,公司會設定一個保底任務。對於價格相對中等的保健品公司而言,一般的保底任務為兩萬元錢,完成保底任務會拿到保底工資1500元錢。超過兩萬元的,按照比例提成。在保健品行業內,最低的提成比例為4%,最高的提成比例能達到20%。

  危險與責罵

  6年的時間裏,王韜輾轉於全國13家公司,最長的呆了半年,最短的只有三天。

  在「臥底」期間,王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勸說消費者不要購買保健品。為了不讓行業內的人知道,他通過電話等隱蔽的方式提醒消費者,避免上當。

  每當公司要召開產品推薦會,他就盡量在最短時間內拿到出席會議的消費者名單,然後萬分小心地給消費者一一打去電話,提醒他們不要上當。

  有一次,當王韜將電話打通後,接聽電話的老太太十分信賴該產品,一聽王韜這話,當即就火了,表示要給王韜所在的公司打電話。王韜挂斷電話後,嚇得連公司都沒敢回,選擇了立即消失。

  在保健品行業「臥底」期間,風險無處不在。當王韜善意的提醒換來責罵時,「心裏委屈極了」,說到這裡,王韜的眼睛不禁濕潤了。

  但這些並未能阻礙他探求真相的步伐,因為2004年一位老人的去世再次震撼了他的心。

  2004年的春天,王韜所在的公司接待了這樣的一位消費者。「當時,作為保健品銷售,我們主打的人群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並且選取的對象為城裡人。」

  60來歲的王大媽住在農村,當時身患糖尿病的她去縣城的某家醫院看病,碰到了公司內的一名營銷人員。在營銷人員的熱情推銷下,王大媽和老伴決定購買該保健品。當時家境不富裕的老兩口,是回家賣掉僅有的一頭牛湊的錢。聽營銷人員說,當時老兩口湊來的錢還不夠,差20多元。

  聽到這些,王韜的心被觸動了,這些錢可是老兩口全部的積蓄呀!

  「如果當時我知道的話,我一定會告訴老兩口,不讓他們買。但發生這件事的時候,我出差在外。」王韜至今為此懊惱。

  6年間的悲苦與辛酸,被王韜一一記錄了下來,他告訴記者:「我會將這幾年的點點滴滴彙集成一本書,通過我的筆揭露出保健品行業的各種騙局,讓更多像我父親、像王大媽這樣的人不再受騙!」

  4個多小時的採訪結束時,王韜告訴本刊記者,他會將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他去世的父親,「為了給父親一份安慰」,同時他還想通過記者的採訪向廣大老年人轉達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法律與生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