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溫家寶是人民的兒子 人民,人民在哪兒

作者:記者高毅 發表:2006-03-15 09: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總理似乎有自己特殊的模式和形象:親民、勤儉、務實,從周恩來、到朱鎔基、到今天的溫家寶,以至於在"兩會"前中外媒體關注的是溫家寶穿了十年的綠色棉服。

在今年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兩次直言"我是人民的兒子,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溫總理繼而回顧三年執政,說:"最讓我感動的是人民對政府的支持,這種支持來自鼓勵,也來自批評,總是那麼熱情。我最痛心的是三年工作中還沒能把人民最關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和安全各方面問題解決得更好。"

溫總理展現的是親民一面,畢竟人大是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最高權力機構,不替人民說話辦事,那替誰?

我也回顧我採訪兩會的十來天,每當我走往人民大會堂的時候,我的一個疑問就是"人民在哪兒?"天安門廣場四周裡三層,外三層都被警戒線戒嚴,滿場的警察、武警、警車,人民大眾往往在代表們的車隊進出廣場時,遠遠地呆在警戒線外注目觀望。

天安門上的兩份訴狀

師洪梅狀告石河子公安分局看守所

今天是採訪兩會最後一天,也是最讓我想問人民在哪兒的一天。

我離開大會堂的時候,黑壓壓的一大批群眾被擋在天安門廣場的警戒線外,警察在放行重要車輛後,解除警界,人群像潮水一樣流動起來。

走在我前面的是四名國內年輕記者,看上去二十來歲。這時,一名戴著帽子的中年婦女衝著他們迎上去,手裡攥著幾張紙,硬是要塞給這幾名記者,說:"你們看看吧,幫我反映反映。"

而那四名記者像觸電一樣地側身躲到一邊,根本不搭理她。這名婦女說:"你們躲個什麼呢?"

婦女又衝我走來,說:"你是記者吧。這個給你看看,幫我反映反映。"我問:"你從哪兒來?"

"新疆。"

馮永紀為自己丈夫伸冤
"專程來這裡找代表的嗎?"

"是啊。"

這時,一名警察走了過來,這名婦女迅速地把兩張紙塞到我的手裡。

另一名婦女見狀也過來,手裡也攥著兩張白紙,她正準備問我什麼,第一個婦女說:"還說什麼,把東西趕快給他。"說完,她們就走開了。

出了天安門廣場後,我打開這幾張紙,才知道第一位婦女叫師洪梅,住新疆石河子。

她的控告這麼寫著:控告人:師洪梅 被告:石河子公安局城區公安分局看守所;控告事項:1.非法拘禁 2. 傷害致死人命罪……

第二名婦女叫馮永紀,也是新疆石河子的。

申訴信的抬頭是致中央電視臺、岩松信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岩松在"兩會"期間開辦的欄目),信的內容是替冤屈的丈夫申訴。兩封訴狀上都留下了她們的電話。

師洪梅和馮永紀不遠萬里從新疆來到天安門,到了這裡卻邁不過這短短的幾百米。她們的心目中或許真的企盼人大代表能替她們當家作主,但最終只求將一紙訴狀塞給陌生的過路記者。

今夜,師洪梅和馮永紀也許舒了口氣,也許會更焦慮地企盼,而我無所適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