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避諱」,有這麼一則趣事。古時候有個叫賈良臣的人,有一天他的兒子在讀《孟子》,當要讀到「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時,兒子心想:「不對啊,良臣可是父親的名字,我若能直接讀出豈不犯忌?」
一旁的父親見兒子停了下來,以為兒子書不熟,不高興的瞪了兒子一眼。兒子見狀,一時情急,就大聲的唸到:「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那賈良臣聽了又好氣又好笑,卻也難以指責兒子不是。
有關於避諱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在《公羊傳閔西元年》有曰:「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提出了封建宗法社會中避諱的原則,逐漸形成了一種避諱制度和體系,凡事違反這一制度的是要受到懲罰的。
在〈唐律疏議〉規定,故意犯諱者為「大不敬」,即是「十惡不赦」之罪,在宋代科舉考試中,考生如有失諱就會被申斥黜落,斷送前程;清代時更為廣泛,常以犯忌為由,大興「文字獄」,因此「避諱」之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古人的避諱方法很多,大致上可分為空字、缺筆、改字、改讀、換說等五種方法,由於避諱的須要,在古代書籍中許多的人名、地名、官名被無理的更改,給研究歷史者帶來相當的影響,但同時避諱成為歷史一種的現象,但是具有鮮明朝代的特徵,是有助於判斷史料的時代,確定古籍的真偽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