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後中國非正常死亡的新聞解讀

發表:2005-10-06 07: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亞洲時報 昝愛宗撰文) 讀中國的新聞,是需要「功夫眼」的,比如一些細節,可以說明所發生的新聞背後還有著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秘密存在。

10 月4日,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文稱,10月2日,2005年第19號強颱風「龍王」兩次登陸福建,颱風風力強、影響範圍廣、降雨強度大,給福建省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危害。截止到4日17時,共找到遇難者遺體50具,還有36人下落不明。在解放軍總部機關、武警總部工作組和福建省有關領導的現場組織指揮下,經7000多名官兵、公安民警和當地幹部群眾連續40多個小時的全力搜救。

按照常規,新華社在哪裡發稿就用哪裡的地名,如福建搜救武警失蹤事件,應該用「新華社福州電」的冠名。為什麼要「北京電」呢?我特意查閱10月5日一些黨報、都市報,發現該消息上第一版的不多,就連權威的《人民日報》,也不過是最後一版(第四版),標題是:軍隊和地方全力搜救武警福州某部遭受山洪襲擊失蹤人員。記者卻沒有署名。

我知道新華社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的紅色通訊社,傳遞的是中南海的聲音。而此刻公布的這一短消息,無疑是通過中南海審查後發出的,連標點符號也不過107個字。

再看看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彷彿福州遭遇的是大喜事一樁:積水退了,公交車通了,市民生活正常了--福州努力讓群眾過好國慶節。這個消息是有署名的,如 「本報福州10月4日電 記者蔡小偉、江寶章報導」:因颱風「龍王」一度關閉的福州西湖今天再次迎來了大批遊客。在福州的各大公園、廣場,人們也恢復了往日的休閑、健身、娛樂等活動等等。

不過,《人民日報》如此處理新聞用的是「馬屁功夫」,拍馬屁決不能拍到馬蹄子上,哪裡讓主子順心就拍哪裡,不該拍的就堅決不能拍。比如《人民日報》前駐河南記者站站長、現中國青年報總編輯李而亮就是這方面的大師,他最得意的是向中國青年報的記者們傳授「策劃新聞」招術,舉例說若干年前,河南鄭州建成了一座大型立交橋,當地官員很想在《人民日報》上露臉。「全國有成百上千的立交橋,為什麼鄭州這座就可以上《人民日報》頭版呢?」本來這是不可能的事,可善於揣摩「主子」心態的李而亮,作為人民日報駐河南的記者、站長,於是就「策劃 」了一起50對50年婚齡的夫婦齊上立交橋參觀的活動,果然,這條「新聞」上了《人民日報》第一版。據中國青年報內部消息說李而亮很得意自己的這一創造,並稱此舉受到了時任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的表揚。

看中央電視臺,祖國處處花團錦簇,鶯歌燕舞;看《人民日報》,神州之內,莫非王土,在《人民日報》上每天露臉的「人民」都是官員們的政績,記者們每天湊在一起都在探討如何歌功頌德,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至於今年10月颱風「龍王」因何發怒,死了多少子弟兵,又死了多少老百姓--官員一般不會死的,才真正是值得關注的新聞。可是,看我們的報紙、電視和網路,卻找不見值得看的細節,我直覺得「秋風秋雨愁煞人」。

國內的新聞界可以裝聾作啞,記者們可以不動聲色,但新聞就是新聞,真相是誰也掩蓋不了的。我查閱10月5日新加坡《聯合早報》,看到該報引述香港《星島日報》10月4日採訪當地居民的報導,稱「被沖走的武警學員可能遠遠不止這個數目」。報導說,「出事的訓練基地位於閩侯縣上街鎮,距離福州市區大約9公里」。當地村民告訴該報,事發後,「整個兵營都給沖走了,失蹤的哪止59人,至少200人。」另一名村民則說,被山洪沖走的武警學員,至少有100多人,因為山洪過後,訓練基地沒有什麼人生還。目前事故現場仍被嚴密封鎖,一般人進不去也出不來,救援情況只有武警部隊才知道。為此,法新社4日還發出的報導說,當地媒體接獲指示,不得自行採訪、報導這個事故,一切報導以新華社的通稿為準。法新社跟有關武警指揮學校和福州的武警總部聯繫時,對方不是拒絕透露詳情,便是一再把電話掛上。

人死不能復生,真相也不容掩蓋。當前,福建當地政要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救人要緊,救災次之;開放新聞採訪限制,盡快調查並公布調查結果,盡快在網上公布所有死難者和失蹤者的名單,並盡快通知其家屬處理後事;再者就是好好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重大傷亡事故?是天災大於人禍,還是人禍大於天災?到底有多少人遇難,除了「子弟兵」外還有沒有普通百姓遇難或失蹤?如何發放撫恤金,應該追究哪些人的法律責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