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番禺太石村村民絕食事件的聲明

發表:2005-09-10 07: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驚聞廣州番禺區魚窩頭鎮太石村村民為罷免村委會主任的合理訴求得不到回應而於8月31日開始絕食抗議,我們極度關注絕食村民的健康與人身安全,為此,我們籲請有關當局以人為本,以民為本,妥善處理此事。

今年7月,該村400多村民在發現村裡存在重大財務不清的證據之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向上級部門遞交了要求罷免村主任陳進生的動議。然而,地方相關部門卻未能與村民積極協調並遵守法律規定接納民眾訴求,先是令鎮政府部門多次強行衝擊太石村財會室,而後又於8月16日出動600餘名防暴警察和武裝警察,打傷50餘名村民,重傷2人(包括一名80多歲的阿婆和一名16歲的少年),並抓走7名依法推動罷免活動的村民領頭人,在此過程中,村民一直沒有還手。

8月29日,在必須對太石村民罷免動議作出答覆的法定日期,番禺區民政局拒絕批准太石村民的罷免動議。考慮到行政復議或司法訴訟曠日持久,其成本為日夜看守村財會室的村民所無法承擔,太石村民被迫選擇激烈行為。8月31日,80餘名村民在區政府門前絕食抗議,警方抓走3位村民,並於次日晨強行拉走和驅散其餘絕食村民;9月2日,又有40多名村民趕到區政府門前絕食。

我們認為,目前最為重要的是,番禺區政府及廣東省、廣州市當局能夠秉持人道精神和寬宏心態,對絕食村民給予妥善照顧,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及其人身安全。

村民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冒著生命危險,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尊嚴,我們對此極為感佩。但我們希望村民保持理性與冷靜,盡快結束絕食,回到行政、司法與政治框架內,以更大的耐心、更靈活的態度,伸張自己的冤屈。

我們也希望地方當局有勇氣維護一個公平的行政、司法與政治框架。體現出比村民更大的耐心、更理性的民主與法治的精神。

我們同時也請求富有良知的媒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監督地方政府,確保地方當局不對村民進行打擊報復。

為平息事態計,我們呼籲地方當局及時對村民的正當要求作出善意回應,尤其是廣州市民政部門應立即審核村民罷免村委會主任的動議。我們也呼籲地方人大承起自己的責任,督促相關行政機關履行其法定職責。我們同時呼籲中央政府適當予以干預,指導地方政府妥善處理此事。

推進村民自治,建立基層民主,乃是中國政府所確立的一項合乎民心的政治目標。此一目標若能實現,當可化解目前農村的緊張與衝突,以自由權利為本、以民主制度為據,重建鄉村秩序,並為中國更大範圍的民主轉型積累經驗。

不幸的是,地方當局及基層官員由于思維慣性,或特殊利益驅動,時有蔑視村民權利、干預民主選舉之舉。此類事件近年來屢見不鮮,持續月餘的太石村罷免事件,不過是其中較為極端者。基層官員所實施之此類錯誤甚至犯罪行為,損害了法律的權威,亦破壞了農村的穩定。

我們認為,事態之所以發展至此,地方當局的蠻橫和推諉,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尤其是政府動用警察對付提出罷免動議的村民,實屬濫用警察權力。我們呼籲廣東省人大對太石村罷免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全面調查,把這一業已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事件之來龍去脈和各方面在其中的責任,給予權威、可信的說明。我們也呼籲廣東省檢察機關介入,調查基層官員及地方政府是否存在瀆職和濫用權力的嫌疑。

我們認為,欲推進村民自治,穩定農村秩序,必須約束基層官員權力,保障農民的自治權利。因此,我們呼籲,全國人大修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更為嚴厲地限制地方官員干預村民自治事務的權力。我們也相信,進行廣泛的司法與行政改革,當能使民政部門和司法部門更為積極地執行相關法律。


簽名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簽 名:

姚中秋(北京,學者)
王 怡(成都,學者)
郭飛雄(北京,作家)
李建強(山東,律師)
胡 平(學者)
孫建國(作家)
杜導斌(湖北,學者)
吳偉(廣州,網名野渡)
樊百華(南京,學者)
劉曉波(北京,學者)
許醫農(北京,編輯)
昝愛宗(浙江,作家)
高智晟(北京,律師)
滕 彪(北京,律師)
江天勇(北京,律師)
李春富(北京,律師)
李和平(北京,律師)
趙 昕(北京,學者)
孫富貴(福建三明,學者)
溫克堅(浙江,學者)
俞梅蓀(北京,公民)
大衛張(江西,教師)
陳壁生(廣東,學者)
蘇少鑫(廣東,學者)
吳孟謙(杭州,失業者)
楊 濤(湖北,學者)
施曉渝(重慶,失業者)
更特東珠(學者)
蔡 楚(記者、編輯)
東海一梟(廣西,作家)
徐文立(政治流亡者)
張嘉諺(貴州,學者)
南 朵(重慶,學者)
張耀傑(北京,學者)
李劍虹(上海,學者)
梁 泉(珠海,企業主管)
秦 耕(海南,學者)
張祖樺(北京,學者)
牟 波(上海,學者)
李任科(貴陽,自由撰稿人)
康 成(貴陽,自由撰稿人)
莊閔軍(江西,學者)
黃 民(廣西,醫生)
趙達功(深圳,學者)
黃大川(遼寧,自由職業)
楊天水(南京,學者)
柳漫(德國,科研人員)
井蛙(詩人,美國)
張樹春(雲南,民間憲政研究者)
石 勇(貴州,學者)
黃大川(遼寧,自由職業)
綦彥臣(作家)
江明峰(北京)
羽戈(浙江)
王為民(南京,網站編輯)
劉自立(秦皇島,電視臺記者)
鄭 楚(北京,編輯)
景凱旋(南京,學者)
吳定邦(香港,公民)
劉正有(四川自貢,農民維權者)
王雨墨(北京,學者)
千歲蘭(北京)
孫秀萍(記者)
漢 ? 模u籩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