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尊稱馬加爵為「爵爺」雲大封鎖殺人寢室(組圖)

發表:2005-09-08 19: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高校又開學了,大學公共安全話題再度成為家長與學生關注的熱點。人們忘不了一年前,印有馬加爵猙獰面孔、粗壯上身的通緝令曾張貼於重慶大街小巷每一處醒目位置,讓這個「大學生屠夫」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我市許多高校網上,馬加爵被部分學生尊稱為「爵爺」、「帥哥」,同時被冠以「最有性格的人」稱號。可見學生對其生平為人,有著與社會倫理觀不同的看法。一位重大學子戲稱,現在學校流行的格言不是「做人要厚道」,而是「做人要小心」。

「誰知道睡在你上鋪的兄弟,某天會不會發夢沖一個鎯頭向你砸來?」

馬加爵現像在某種層面上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與處世觀,這值得人們深思。2005年9月6日--恰是馬加爵被判死刑後的第500天,記者來到馬加爵的老家廣西賓陽縣和他曾經就讀的雲南大學,目睹了一個家庭從幸福走向衰敗的瞬間--這就是馬加爵事件的終極意義。

 黃包車伕:馬家過得很慘

2005年9月6日上午10時,廣西賓陽縣。

一年前,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城,因為馬加爵的名字被人們熟知。而一年前全國各地記者所挑起的喧囂,如今已歸於平靜。只是提及馬加爵名字時,汽車站的黃包車伕們才興奮起來,爭先恐後想帶記者去馬家:「現在馬家慘得很!足足一年了,你是去他家的第一個記者。」

馬加爵生前居住的賓州鎮馬二村一隊,位於縣大街旁一條塵土飛揚的支馬路內。每天清早,馬母李鳳英便挑著沈重的菜擔沿著這條路去賣菜。「如果馬加爵沒出事的話,都上班賺錢了。現在他們哪至於過這種日子?」馬二村村委書記馬建倫嘆道。

正是這場突出其來的災難,把馬家徹底整垮了。「全村3000多人,數馬家最困難,家裡僅有一畝多田地,年收入不到千元。」



馬加爵受審



抓獲馬加爵的地點



馬加爵乘飛機被押解回昆明




3月17日凌晨,公安部A級通緝在逃犯罪嫌疑人馬加爵被押解回到雲南昆明。這是馬加爵在數名警察的押解下從飛機後機艙門走出。隨後他將被送往昆明市第一看守所

 村長:馬家菜最好賣

數月前,馬家借錢修了兩間平房。「不修的話,以後就得不到征地補償費。為這,聽說他家背了兩萬元債務。」馬建倫稱,以前社會各界捐助的幾千元錢,馬家早已用光。而馬加爵被判的6萬元民事賠償,至今一分都未兌現。

所幸的是,村裡人並沒有歧視馬家。「相反,大家都十分同情他們。他們的菜一挑到菜市,絕對是最好賣的。」

馬二村村長馬玉義答應帶記者去馬家採訪。臨行前,他打量了一下記者:「你懂不懂採訪規矩?」記者茫然。馬玉義解釋:「去年全國很多記者採訪馬家,都被拒絕了。有個記者靈機一動,買了點水果上門探望,馬家就不好拒絕了。他家窮,你得理解一下。」

 馬加爵堂兄:馬家經常吵架

今年55歲的馬父馬建夫,面目幾乎就是馬加爵的翻版:顴骨突出,關節凸起,皮膚黝黑。所不同的是,這張佈滿紋路的臉沒有那股呼之欲出的暴戾殺氣,只有一臉蒼老與憔悴。

馬家門口,擺著兩臺陳舊的縫紉機。據說馬父曾幫附近小製衣廠的老闆熨褲子,每熨一條有2角5分錢的收入,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可以熨上百條,已經干了20年。但出事後,悲痛之下馬父再無能力上班。

隔壁馬加爵的堂兄稱,這一年來經常聽見他家傳出爭吵聲。但馬父否認了這種說法。「我們三十年的夫妻了,平日家沒紅過臉。可能是生活困難,我說話聲音大了些。」說到這裡,他的聲音低沉下來,「一句話,我對不起她!」

 馬父:我兒子中了邪

培養出兩個大學生兒子,曾是馬父生平最大的驕傲。指著牆上的「光榮軍屬」字樣,他的聲音突然高昂起來:「大兒子參過軍,小兒子考上雲大。以前村裡誰不羨慕我!」

馬父最想不通的是,原以為最安全的校園,竟為兒子招來殺身之禍。「但雲大畢竟給了我兒子求學的機會,給了馬家榮耀。因此,我不想評價學校的保安制度。」

老人固執地認為,兒子犯罪是中了邪。「去年對面房子有根木頭,正對著我家,觸了霉頭。」今年砌房時,他專門在屋門上方放了兩個八卦與一面鏡子避邪。

馬加爵的後事,馬父沒有理會。「我再也不想聽到他的名字,甚至連他的照片,我也一張沒留。我不需要媒體關心和救助。我的心,早就死了!死了!」馬父反覆囁嚅著最後一句,老淚奪眶而出。

 滇渝高校齊「攻心」雲南大學「療傷」

2001年成立的雲大心理健康諮詢中心,在案發前僅有六七名兼職老師。「現在我們已經增加了3名專職老師,以提高學生心理服務質量。」該中心一名專職老師告訴記者,目前雲大學生諮詢的熱點主要涉及感情、社交等方面,與校園暴力相關的內容比較少。

突發的馬加爵事件,曾讓雲大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備受爭議。短時間內,「面對心理危機」、「人際關係」、「心理壓力與化解」等講座在該校相繼上馬。去年秋,雲南省教育廳更是啟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項目,首次為10萬高校新生建立心理檔案。雲大心理健康諮詢中心透露,今秋,該校還將按教育部新出的軟體重新制定新生心理評估標準。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如今已成為雲南高校保證大學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

 重慶大學「建檔」

上月初,沙坪壩某高校中門便發生惡性搶劫傷人案;月底,毗鄰重慶的成都西南交大在校園電氣館發生碎屍案……類似的校園惡性事件,在重慶大學民主湖BBS 等校園網上已引起轟動。而各地的校園犯罪者,在這一年間被媒體相繼冠以「重慶馬加爵」、「北京馬加爵」、「成都馬加爵」等十分「時髦」的字眼。

「不能否認,馬加爵陰影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學生的思想。」西南大學心理學院一位老師告訴記者,為了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去年秋,西南大學首次啟動新生「綠色心理通道」,對新生生活應急、生存適應能力及人格等進行測量存檔,「這也是為防止類似馬加爵事件的再次發生。」

今秋,重慶教委將該活動擴大到全市,聲稱要為所有高校新生建立心理檔案。「對那些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學校將長期跟蹤、及時輔導,以防患於未然。」市教委一官員稱。

 記者調查雲大封鎖「殺人寢室」殺人寢室:陰氣逼人

在造訪馬家前,9月5日,記者專程趕到「2.13血案」案發地、雲南大學北院鼎鑫學生生活園區6幢。

「你要找317寢室?沒搞錯吧?這個寢室自從出事後就沒人敢住了。」同住三樓的生物技術專業2003級學生趙華十分吃驚。離他幾米遠,便是案發的317寢室。偶爾有同學經過那裡,總是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

記者看到,緊挨317寢室的五六間寢室全部被封,該樓層僅有少數幾間寢室住人。除了317寢室封條上的時間為2005年1月20日外,其餘寢室被封時間都定格在2004年8月24日--此時,馬加爵已槍決兩個月。趙華告訴記者,「殺人寢室」的封條曾被人撕毀過。

當談及「同門學長」馬加爵時,趙華顯得毫不在乎:「事情都過了一年了,我不怕。」但他承認,每晚經過317寢室時,「總覺得陰嗖嗖的,膽小的早就給嚇飛了。」

 治安科:業績「打潑」

雲大北院校門張榜公布的惡性事件中,僅2002年1-5月發生的惡性事件便有4起。此後,公布欄從未刷新。

「其實類如馬加爵案的惡性事件,每所大學每年都有發生,只不過情節沒這樣惡劣罷了。」趙華告訴記者。

同樣的話,出自雲大治安科一位工作人員口中。「以前我們做了那麼多工作,全被這件事給打潑了。」他認為,是媒體的亂炒讓「一惡遮百善」,「有報紙稱我們出事後才開始執行學生安全零報告,其實這個報告我們早在5年前便實施了。特別是假期,我們要求住校生要登記,外出打工、旅遊需向學校及保衛處報告。如果不是這樣,那4具屍體說不准到什麼時候才發現呢!」

據警方消息,馬加爵先後殺害4名同學的時間為2004年2月13日至15日。直至2月23日,4具屍體方被發現。從殺人至發現屍體,整整相隔10天。

10天時間--對雲大實施了5年的學生安全零報告,是一個諷刺。

 案情回放馬加爵落網始末

2004年2月13-15日:馬加爵先後殺害4名同學

2004年2月17日:馬加爵乘火車離開昆明

2004年2月23日:雲南大學一間男生宿舍裡發現四具男屍。警方查明,該校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2000級學生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

2004年3月1日:公安部懸賞20萬元人民幣在全國範圍內公開通緝馬加爵

2004年3月15日:晚7時30分左右,馬加爵在海南省三亞市河西區落網

2004年4月24日:昆明市中院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判處馬加爵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04年6月17日:馬加爵被槍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