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世錦賽閉幕 中國隊只獲一銀

發表:2005-08-15 05:3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第十屆田徑世錦賽今天晚上(8月14日)在赫爾辛基閉幕。中國田徑隊清點戰果,只奪得一枚銀牌。

這枚銀牌是劉翔在男子110米欄中獲得的。其他項目方面,黃瀟瀟在女子400米欄中獲得第5名的成績,這是中國選手在這個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

儘管劉翔奪銀使中國田徑隊避免了「顆粒無收」的尷尬,但中國田徑隊在本屆世錦賽上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不多。

也許,人們不應該把雅典奧運會上的兩枚金牌拿來比較。但是,人們對「更高、更快和更遠」的期待卻是無法被降低的。

世錦賽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在分析中國田徑隊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時說,這次參賽的選手有不少是年輕選手;一些運動員在賽前和賽中都出現受傷的情況。

「難言之隱」

他特別提到了中國田徑隊的一個「難言之隱」。他表示,參加本屆世錦賽的中國運動員代表了國內田徑項目的最好水平,一些選手本來可以獲得更好成績,但卻發揮失常;而另些人在首輪比賽時就被淘汰。

其中原因眾多,但不乏有「保全運」、對世錦賽不夠重視的想法。他甚至舉例說,據他瞭解,國內一些地方體育局領導曾對即將出征的自己省份的選手打招呼:「悠著點,別受傷。」

更新觀念

他還表示,田徑項目是技術性很強的項目,中國選手如果只是頭腦想贏,「但是動作全沒有,沒有正確技術的保證」,再怎麼勁頭足,都是贏不了比賽的。

他承認,中國選手在身體塊頭和力量等方面與外國運動員有一定差距,有些是短期內很難改變的。但他指出,中國選手要是想贏得比賽,就要改善訓練方式,通過提高技術的穩定性來盡量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他認為,一些教練員的觀念還需要更新,需要更多的走出去。

在談到處理好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關係的問題時,他說,有些選手在出名後不太聽教練的,影響訓練效果;而有些教練有時不能隨選手一同出國比賽,就乾脆不主張選手出去。

學會抓機遇

馮樹勇承認,雖然從積極的角度看,中國田徑在進步,但與外國選手相比,中國選手的差距還是很大。

他特別提醒中國運動員要「學會抓住機遇」。那就是說,當對手沒有發揮出實力時,那就變成是中國選手的機會。但如果抓不住,機會就失去了。

他說,面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中國運動員要是能抓住機會,比賽的結果就肯定會比現在好。


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