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雜誌:誰與房改新政較勁?

發表:2005-08-11 14: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到目前為止,房改新政雷聲大雨點小,老百姓的田裡,地皮都沒打濕,對那些麼夢寐以求一個安身之地的低收入老百姓來說,他們還在望梅止渴。人們不禁要問:

房改新政:誰跟政府掰手腕

魏雅華

為經濟適用房瘋狂

2005年6月8日央行調查表明,居民買房意願回落降到歷史最低。但5天後播出的新聞《開發商雇民工排號,普通購房者排兩天仍無望》卻又讓人驚愕:北京經濟適用房小區天通苑開盤,近萬人排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長隊等待放號,排了一天一夜的大隊,卻聽說放號不在此處,於是又蜂湧而至,到另一地點排隊,又是一天一夜,仍不見開發商的面。排隊中,有人雇民工,有人搭著帳蓬,在發號處安營紮寨。黑市也出來了,有人說:一個號己被炒賣到了14萬元。

看得出,老百姓對經濟適用房是如飢似渴,望眼欲穿。

經濟適用房是個什麼玩意兒?

實際上,它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個怪胎,它構成了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兩個價格體系。說白了,經濟適用房就是曾實行了二十多年的,我們太熟悉不過的糧票油票雞蛋票。

可怪就怪在,如今它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過剩經濟條件下。對中國的老百姓、北京的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四五千元一平米的經濟適用房並不便宜,可相對於八九千元一平米的商品房,它便變得便宜了。可是北京的經濟適用房的開工面積還在逐年逐月下降。從2001年以來己下降了7個百分點,2004年經濟適用房的開工面積,僅佔商品房開工面積的4.6%。2005年,北京的經濟適用房市場需求是2000萬平米,可市場所能提供的經濟適用房僅200萬平米,供需比為1/10。

北京的商品房就賣到經濟適用房這個價,開發商仍有利可圖。可讓老百姓不解的是:為什麼老百姓想要的房子你們不蓋,淨蓋些老百姓買不起的房子?

穩定房價要刀下見菜

2005年5月27日,一項房價問題的新舉措,在億萬公眾的期待中發布:那就是建設部《穩定房價工作的6個時間表》。

《時間表》所展示的是,國家對於穩定房價絕非僅僅是說說而己,絕非僅僅是造造輿論而己,儘管這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穩定房價要刀下見菜。國家不會放縱房價的隨意上漲,該出手時便出手。

《時間表》的第一個時限是:今年6月底前,直轄市、計畫單列市、省會城市和住房價格上漲過快的重點城市,要基本實現商品房預銷售合同網上即時備案,其他有條件的市縣也要抓緊推進這項工作。

僅從文字上看,「商品房預銷售合同網上即時備案」似乎是件無足輕重的事,但對瞭解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的人會非常清楚,此事非同小可。對於充滿了假數字的,假數字成災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一件意義非同尋常的陽光工程。如果沒有真實而具體的數字為基礎,我們來憑什麼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和動態?又如何制定針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政策?

那麼,真實的數字與我們的統計數字究竟有多大的出入?

根據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上海目前商品房的加權平均價約在8500元/平方米左右,然而,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是5135元/平方米,前者比後者足足高出67%。上海的老百姓說,滿上海找不到5135元/平方米的房子。

誇張點兒說,如果認真而紮實地「對所有房地產交易實行網上登記備案」,僅此一點,便能讓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空置率暴露無遺,便能將瘋漲的房價一拳打翻在地。

實際上,房市的火爆是房市的虛假繁榮與房價的欺騙性上漲聯手製造的一個假象。對此可以從三個問題入手分析:中國房地產業有多少空置房?中國房地產業有多少爛尾樓?中國房地產業製造了多少呆壞賬?

只要認真地負責任地限期清理房地產商拖欠銀行逾期不還的貸款,中國房地產業就能很快地掃清那些早己蓋好多年的、數量超過了一億平方米的空置房,還有幾乎同樣數量的爛尾樓。十多年前,海南和北海正是用這個辦法,成功地將房價降到老百姓買得起的水平。

但是,人們期待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房改新政,誰跟政府掰手腕

針對中國房地產業的房改新政,實際上從2003年10月便己開始發難,可過去了一年多,中國房地產市場情況依舊,2005年前5個月,房價又漲了 8.9%。盤點歷時一年多的宏觀調控,中國房地產業所受的影響最小,今年以來房改新政一項接一項地出臺,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我們不能不問:房改新政,誰跟政府掰手腕?

毫無疑問,為房改新政埋單只能是中國的房地產商們。控制房價的過快上漲,矛頭所指的是房地產商和他們手中的奇貨可居的樓盤。

讓房地產商為房改新政埋單沒有什麼不公平,中國房地產業己多年蟬聯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之首。房地產商在這幾年房價的飛漲中,成為中國最大的暴發戶,成為中國社會財富最集中的暴富社會階層。

從2002年第一版《中國十大暴利行業》,到2004年第三版《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中國的房地產業己一連三年蟬聯《中國十大暴利行業》之首。

發表於2004年10月的,2004年胡潤版的《中國百富榜》上,涉及房地產的富豪們竟佔據了近半數,準確的數字為45人。而在全世界進入《全球百富榜》上的房地產富豪,不過5名。這與美國、英國及歐盟國際經濟研究機構的所作出的分析判斷,「中國的房地產業的暴利為全球之冠」完全吻合。

2002年進入《中國百富榜》房地產大亨為25人,2003年為35人。2004年為45人。這個數字不斷在攀升,這表明中國的財富正在加快速度,向中國的房地產業大亨們的私家錢櫃裡集中。

房改新政,你不埋單誰埋單?

可站在房改新政對立面的如果僅僅是房地產商,那麼,推行房改新政這件事便太簡單太容易了。問題是房地產商的身邊還站著銀行和主管該行業的政府部門(不僅是地方政府的行業主管部門)。

房價的快速上漲,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是第一受益人,房地產商實際上只是第二受益人,房價的快速上漲所烘烤出的大蛋糕,相關的政府部門切走的是蛋糕最大的一塊。政府部門得到的除了房價中22%的地價,還有豐厚的、總數多達四十多種的稅費。其次,剩下的那塊才是房地產商們的暴利。

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在小心翼翼地護著房地產商們,他們與房地產商們是一條繩子上拴著的倆螞蚱。銀行更是不敢得罪這幫爺,如今的黃世仁怕楊白勞。在這種背景下,2005年3月26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切實穩定住房價格的通知》,即《國八條》。

《國八條》中將「房價提高到政治高度」的提法,表明瞭房價問題的嚴重性,房價問題己事關全局,事關中國經濟的安全。過熱的中國房地產業己成為中國經濟的心腹大患,成為從2003年10月以來,所發生的通貨膨脹的發動機。所以,對房價要建立政府負責制,直接問責省政府,將省政府明確為直接責任人。
這道政府令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房地產價值的回歸之路,可現在的問題是,許多地方政府部門至今還在明打明地在處處呵護房地商,他們說「房價不能大起大落」。

面對房改新政,北京市建委出來說過兩次話,一次說,北京的房地產市場不存在泡沫,第二次說,政府的房改新政不在打壓房價,而是不要房價漲得太快。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上海的房地產大佬們說,咬著牙頂,絕不降價,頂到年底,就熬出頭兒了。
房改新政,政府跟誰掰手腕?也許是左手和右手的角力。


(原載《百姓》雜誌第8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