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徵收20%售房所得稅是假的? 樓市4天驚魂

發表:2005-06-07 14: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種種跡象表明,南京市地稅局徵收20%售房個人所得稅的嘗試已經難產。

  從6月3日,南京市地稅局正式將一份加蓋了公章的《個人銷售房屋稅收政策須知》擺在南京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到6月6日下午該局向《每日經濟新聞》坦承,「這是我們工作失誤」,中間只用了4天時間。

突發奇招

  5月11日,七部委的《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下發到南京。5月31日,南京市政府辦公廳轉發了南京市房產管理局等部門《關於切實穩定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江蘇省關於穩定房價的一系列政策。意見明確了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原則、重點和目標,調控措施涉及強化規劃引導、規範土地供應、完善住房保障、遏制投機炒房等8方面內容。

  就在售房者、買房者、中介公司等還在研究上述「新政」時,6月3日,人們在南京市房地產交易中心驚奇地發現,一頁藍色雙面的《個人銷售房屋稅收政策須知》(下稱《政策須知》)明確註明,個人銷售房屋繳納的稅收種類中,包括個人所得稅。

  對於這項個人所得稅,《政策須知》列明的計稅依據為,「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是20%。

  《南京晨報》在6月4日以此為據,報導稱,「都以為南京七部門穩定房價的18條政策出臺後,南京樓市的基本面已基本明朗,但是,昨天,南京市地稅部門公布的『個人賣房徵收20%個人所得稅』的政策還是讓許多人大吃一驚。突然襲來的政策不僅讓許多房蟲有一種『全軍覆沒』的感覺;不少開發商也直言,這是迄今為止出臺的最為嚴厲的一項政策,南京樓市將為此倍感壓力。」

  由於該政策出臺前沒有任何先兆,既未與房產交易主要利益涉及方(房產開發商、中介公司、購房售房普通百姓等)進行溝通,又沒有事先「吹風」,因此在南京很快引起了軒然大波。

  來自各方面的種種意見,將南京市地稅局推向了風口浪尖。

猜測紛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政策須知》亦未明確具體徵收時間。

  據《金陵晚報》報導,南京地稅部門在6月1日向南京市房產局遞送的文件中,重申了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規定,至於何時徵收、徵收細節等均未發布。

  於是,有業內人士分析,通常出臺此類政策時有關部門都會徵詢一些開發商的意見,但是該政策出臺後,許多開發商表示均不知情。這表明,「該政策出臺背後有隱情」。

  與之相對應的消息是,在上述《政策須知》出臺前後,由國家建設部總經濟師、住宅與房地產業司司長謝家瑾帶隊的一個工作小組正在南京檢查工作。謝家瑾會晤了南京幾大開發商、幾大中介公司的老總,以及南京市房地部門的主要領導。

  「南京的炒房現像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是最不突出的,為何要在這樣一個城市徵收如此重的個人所得稅?」在南京房產界,類似的疑問不斷。

  不少業內人士開始猜測,選擇南京作為杭州徵收房產個人所得稅失敗後的第一個城市,是不是一個試點?

  而日前,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指出,在對銀根和地根的調控不足以達到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下,政府將更多地動用稅收手段,尤其是對房產的持有環節徵稅。

「工作失誤」

  徵收如此高的賣房個人所得稅,對南京市房產交易的衝擊之大顯而易見。相關諮詢和質疑的電話幾乎打爆了南京市地稅局辦公室的電話。

  「這是我們的工作失誤,使得大家誤會我們將從6月1日起就個人售房徵收20%的個人所得稅。」昨天下午,南京市地方稅務局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南京晨報》在報導這個消息時,沒有與我們溝通,造成了很大的誤會。」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們也肯定不是全國開始徵收賣房個人所得稅的試點。」

  南京市房產局產權市場處黨委辦公室主任舒建紅分析,上述《政策須知》應該只是地稅局將法定的房地產徵稅範圍予以公示。

  舒建紅說:「這是將所有的應收稅種給大家宣傳一下,至於何時開始收,地方政府還沒有明確規定。據我所知,我們目前還沒有收到配合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而且,如果有這樣的通知,也應該由市政府辦公廳來發。」

  「我們正在研究如何善後。」這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他們並不打算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外界公布暫不徵收賣房個人所得稅的事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