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腐敗問題的四大集中表現

發表:2005-05-23 14: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節選《中國危局》

  目前中國腐敗問題的集中表現是:

  一,權錢交易。(1)在體制轉軌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公權力過大,一些原本市場經濟要求的資源配置,仍被政府公權力所掌握,企業要想獲得這些資源,必須得到政府的審批,在此情況下,掌握審批權力的官員倚權要錢,需要這些市場資源的企業倚錢要權,形成了混帳的權錢經濟,嚴重阻礙了市場的公平性和資源配置按照價值規律流動。目前《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矛盾,但又出現行政許可中的權力變相擴大現象,比如,備案制度的實施,可以被公權力機關以手續不足,條件不夠為由吃拿卡要,逼迫企業養肥官員。(2)一些和企業在市場活動無直接關係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發展的政府公權力的運用,也產生了權錢交易的問題。比如,企業為了取得政府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證來合理避稅,不惜花大本錢賄賂官員等。

  二,越權瀆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杜鋼建教授曾舉過一個典型的例子:「四川有個市,衛生系統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居然出臺一個《群宴申報登記制度》條例,條例規定五十人以上赴宴叫『群宴』,要打報告,由衛生部門檢查。當地村民請客往往一擺好幾桌,它就要來檢查,廚師是不是有廚師證、合格證、是本地的外地的,有沒有帶病菌,理由是防止霍亂。」「山東濟南、菏澤,全省70多個建築工地待工,因為工地上的塔機由誰管說不清?建設部門要管,計委也要管。兩個職能部門打架打上了法庭,結果是『神仙打架,企業遭殃』。」(《「用生命捍衛共和國」研討紀要》)該管的事情敷衍塞責,不該管的事情卻去伸手,政府公權力行使的混亂,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政府和執政黨的先進性與戰鬥力,結果是問題一大堆,政府忙不停。更有甚者,為了追求政績,大搞面子工程、獻禮工程,大把花掉納稅人的錢,卻對國計民生於事無補,可謂國之蠹蟲!

  三,政令不通。(1)一道很好的政策,到了地方就「歪嘴和尚故意念錯經」,政策不能貫徹。這一方面反映了地方官員管理水平低、素質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行選人用人機制的嚴重缺陷,即下級官員實際是直接上級的附庸和棋子,並不事實上遵從中央政策,並不事實上關心民生,而惟直接上級領導的心意辦事。(2)民眾遭受地方政府和公檢法司機關濫用權力造成的自身權益受到傷害時,要麼無處申訴,要麼申訴之後杳無音信、石沉大海,要麼受理之後不公正裁決,要麼公正裁決後不能執行,要麼執行時不能公正。甚至諸如信訪之類的部門,也形如虛設,上下不通,這些執掌地方政府權力的官員既不能維護中央政府的權威,也不能代表民眾的利益,除了私利以外,別無他利。

  四,黨同伐異。一些地方的黨政組織出現了很多背離執政黨的宗旨、違背組織原則、違反政策、違法違紀的行為和事,而且不少時候是公開的,甚至是某級組織認可或者所為的。黨政組織背叛職守的現象頻頻發生。他們編製一張看不見的網,這張網是以同學老鄉關係為紐帶建立的,已經成了非正式組織。這種非正式組織凌駕於正式組織之上,架空了正常的黨政組織以及組織原則和政策,為了自己群體同上同下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排斥異己。整日不幹正事,多謀人,少謀事,一心緊密編製這張網,並自詡為陞官發財的「不二法門」。許多持身以正,高風亮節的黨內人士受到排擠和打擊,曾有某地方遭受打壓的官員向筆者透露:殘酷和無原則是當前官場的通病,用人神秘,「認」人為賢,以個人和小群體利益劃線,對圈子之外的人不論成績和才能,一律隔離在核心層的外邊,對人對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一旦遭到圈內人的打壓,往往遭遇災難性的、毀滅政治生命的、殘酷無情的後果。

  腐敗問題產生的後果是嚴重的,集中體現在掌握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資源的精英階層的墮落和合謀而造成的社會腐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