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原來是自己的弟弟:北京15%爸爸替別人養孩子!

發表:2005-05-18 03: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權威親子鑑定中心公布一年統計數據顯示,在受試者中15%爸爸替別人養孩子

  科學讓原本模糊的事情變得清晰起來。許多疑問解決了,但同時更多疑問也因此而產生了。一項最新數據表明,在一年內北京人委託專家進行親子鑑定的檢測中,有15%檢測結果為排除親子關係。也就是說,北京15%的受試爸爸在替別人養著孩子。15%意味著什麼?英國生物學家的研究結果:社會中的男人戴「綠帽子」的比例與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有直接關係;經濟狀況較差或社會地位極低的男人較容易被扣上「綠帽子」;中國社科院專家則分析說,具有社會意義的是對一個社會群體整體進行普遍DNA親子鑑定的數據,15%大概是一個人們對親子懷疑能夠忍受的限度。15%,一個耐人尋味的科學數據。


  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鑑定中心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在一年時間裏北京委託專家進行親子鑑定的近600例檢測中,有15%檢測結果為排除親子關係。也就是說,北京15%的受試爸爸在替別人養著孩子。這是本市首次出現有關親子鑑定的數字統計。

  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鑑定中心主任鄧亞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客戶委託鑑定中心進行親子鑑定的形式分為匿名郵寄樣本以及當面採樣兩種方式,15%的統計數據並沒有包括那些匿名檢測的結果。而如果將匿名檢測結果也統計在內,親子關係排除比率將更高。

  鄧亞軍說,對受試者檢測結果的統計數據不能說明整個社會的親子關係狀況。但根據親子鑑定專家對德國和美國等開展親子鑑定地區檢測結果的統計,15%的親子排除比率是一個基準線。各地檢測數據一般都在15%左右。

  一樁強姦案抖出「15%」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德國一個小鎮上發生了一起強姦案。罪犯作案時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讓警方發現他的線索,除了留在女方身上的精斑。警方將罪犯範圍鎖定在小鎮上後,為了找到罪犯,就對小鎮所有的男子進行了DNA檢測。結果除了找到罪犯以外,還發現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事實。小鎮上15%的父親撫養的都不是自己的孩子。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一個完整的社會群體進行普遍的DNA檢測。因此,「15%」這個數據引起了各國專家的廣泛關注。

  隨著親子鑑定業務在世界各國的開展,它的業務範圍也從司法領域延伸到民間。鄧亞軍表示,根據對各國相關文章的檢索,15%是各國親子鑑定檢測排除率一個普遍的基準。不同地區的數據都圍繞這個基準起伏。

  廣州中山大學法醫繫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統計數據表明,在他們檢測的人群中,排除親子關係的概率曾高達30%。


  誤差率為萬億分之一

  鄧亞軍向記者介紹了現代親子鑑定的全部流程。採用世界最先進的DNA檢測儀,鑑定中心將對樣本進行16個基因位點的測序與分析。這樣的檢測手段準確率達到了萬億分之一。

  一套完整的DNA親子鑑定包括若干嚴謹的程序。首先在接到客戶委託後,工作人員需要採集樣本。可以作為鑑定依據的樣本包括血液、毛髮和人體組織等。需要指出的是只有攜帶有效證件當面登記和現場採樣的樣本才具有法律效力。

  隨後科研人員需要從樣本中提取DNA。在經過PCR擴增將樣本放大處理後,將樣本送入DNA檢測儀檢測。DNA檢測儀將對DNA片段上的16個位點進行測序。測序結果出來後,研究人員將比較不同樣本之間DNA圖譜的異同。如果有超過3個位點存在明顯差異則可排除親子關係。雖然DNA檢測並不會給出絕對的結果,但能得出有關親子關係是否成立的接近肯定的數據。例如,在檢測報告上,接近肯定的結果會註明受試人存在親子關係的比率為99.99%。


  滴血認親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提起親子鑑定,很多人會想到古代小說上常常提到的滴血認親。鄧亞軍說,其實這種方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在這種鑑定過程中,親子關係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不是親子關係的血液常常能融合。


  親子鑑定下的眾生相

  案例1

  一份報告拆了兩個家庭

  一對男女帶著一個9歲孩子的血液樣本來到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鑑定中心要求進行加急親子鑑定。很快結果出來了,孩子是這對男女的親生孩子。可當女方獲得結果的時候卻在電話裡哭了起來。

  原來,陪她進行親子鑑定的並不是她的丈夫。而她的丈夫最近開始懷疑孩子是否是自己親生,要求做親子鑑定。女方為了確認才拉著自己10年前的情人做了加急的親子鑑定。她在電話裡哭著要求工作人員改變檢測結果。被專家拒絕後,她說,那只是10年前的一次錯誤,但親子鑑定卻一下毀了兩個家庭。

  案例2

  兒子原來是自己的弟弟

  2004年,在兒子的要求下,一家人來到了鑑定中心。爺爺、兒子、兒媳婦和孫子、孫女。鑑定結果是,孫子和孫女都是爺爺的孩子。對於這個家庭中的兒子來說,自己的兒子原來是自己的同父異母弟弟。

  案例3

  一個孩子三個候選爸爸

  一個年輕孕婦帶著自己和一個男子的血液樣本來到鑑定中心,要求給肚子裡的孩子做親子鑑定。結果顯示為非親子。得知結果後,這個年輕媽媽對專家說,我明天再帶一個樣本來。檢測出的結果仍然為排除。這次得到結果後,她喃喃地說了一句,這下我知道誰是孩子的爸爸了。


  經濟地位與「綠帽子」比例有關

  英國生物學家羅賓.貝克在他的著作《精子戰爭》中指出,根據對一些國家的親子鑑定結果統計,社會中的男人戴「綠帽子」的比例與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有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那些經濟狀況較差或社會地位極低的男性較容易被配偶矇騙,撫養的其實是第三者的孩子。就受到矇騙的比例而言,地位較高的男性當中約佔 1%(美國與瑞士),中等階級的男性當中佔5~6%(美國與英國),而地位較低的男性當中約佔30%(英國、法國、美國)。

  羅賓.貝克分析說,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那些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較高的男性容易得到女性的青睞,而他們的配偶不易與社會地位低、經濟能力差的男性發生關係。

  15%是忍受的限度

  中國社科院哲學博士田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5%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數據。田松說,雖然北京受試者檢測排除親子關係的比例為15%,但這個比例並不算高。因為要求進行親子鑑定的人都是對親子關係產生懷疑的人。15%恰恰說明在這些懷疑中,僅僅有15%是成立的,而有85%的懷疑不成立。

  田松表示,更具有社會意義的是對一個社會群體整體進行普遍DNA親子鑑定的數據。德國小鎮的數據以及隨後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現的類似數據都接近15%,似乎表明,15%大概是一個人們對親子懷疑能夠忍受的限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