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引導京堵截 中共操控反日兩頭忙

發表:2005-04-18 09:4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於週日(4月17日)抵達北京,與中國外長李肇星進行會談。日本外相町村信孝表示:對於連續三週來針對日本使領館等的破壞行動,以及針對日本公民的的暴力行為,日方感到極度遺憾。李肇星則拒絕了向日方道歉的要求。目前中日關係降至幾十年來的最低點。

多省遊行 中共開始轉向?
  
日本外相訪華前夕,在中國多個城市發動了新一波的反日抗議。上海的日本領事館星期六被兩萬人包圍投擲石塊,並有多家日本餐館被砸。 遼寧、廣東、廣西、四川等地星期天持續出現反日遊行。
  
但上週末曾舉行大規模反日示威的首都北京,並未出現群眾聚集場面。據悉,北京市教委曾緊急召開會議,決定限制北京高校生參加反日示威,並表態會把這些遊行視為違法行為。北京警察為了堵截大學生參加遊行全被停休派出,天安門廣場的警察對出入廣場的人士進行身份和開包檢查。
  
北京市公安局近日並重申:凡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活動的,要依法向公安機關提出申請並獲得許可。未依法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的;未按照公安機關許可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的;在進行中出現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情況的,均視為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何振華」的文章,呼籲社會穩定。
  
北京當局對反日遊行又推又壓,既想通過利用民眾愛國情緒轉移執政危機,又怕老百姓示威提出其他訴求,危及自己的統治。分析人士認為,當今中共貪污腐敗橫行,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由於長期打壓各種正教信仰團體導致社會道德崩潰,在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中共沒有能力控制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遊行,反日遊行可能成為國內民眾發泄對中共不滿的火山迸發口。 目前當局對待反日示威有轉向的跡象。

上海警察引導萬人遊行
  
4月16日上午八點多,在警察的引導下,示威群眾高喊口號、舉著中國國旗和橫幅向日本總領事館方向行進,遊行隊伍於中午11點半左右抵達上海市西部虹橋地區的日本駐上海領事館。
  
當天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周圍被兩千多名警察和武警護住,在拿著盾牌的武警和警察們的注視下,示威者向領館內投擲磚頭、石塊、飲料瓶、雞蛋、番茄、油漆等;示威者們還燃燒了日本國旗。從領事館步行五分鐘的日本料理店?味藏?的門窗玻璃也被打碎,桌椅被掀翻,一度出現過火災。
  
抗議活動顯然受到當局默許。據報導,目擊者見到指引抗議民眾正確行進方向的標誌,一輛紅十字會的迷你廂型車也停放在附近。警車上的擴音器偶爾會宣布,抗議民眾表達愛國情操值得嘉許,但大家必須開始解散離去。但沒有人介意此種溫和警告。

北京警察堵截學生
  
在北京,包括天安門廣場與日本大使館等敏感地點皆派駐有大批公安,反日情緒高漲的北京大學,校方也勸戒學生留在學校。各大學門口佈滿了大量警察。16日海淀區一帶就看到幾千穿制服的警察。
  
據北京人士透露,為了制止遊行,北京警察已經全部停休。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各大院校門前停有警車,穿制服的警察分布在各大院校的各個門口和附近,並對成群結隊的對出校門的大學生進行盤問,禁止遊行。
  
這個週末,天安門廣場三步一警、五步一哨,大批巡邏公安武警不時上前盤查逗留的民眾,甚至抽查民眾的手提袋,連周邊地下道也設置專門檢查遊客物品的警哨,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則停放數十部警車。

「合法」和「非法」
  
有評論人士注意到,「對日示威遊行起源於官方在國內網站及傳媒不斷的煽動反日情緒」,「官方理論上是反對日本的歷史問題,並以漸進式的形式歸結為歷史問題,教科書問題,賠償問題,東海油氣問題,釣魚島問題,日本入常問題等交織引起民間反日,實際上在社會主義國家沒有民間的概念,一切政治活動都是官方主導,沒有官方的許可任何的政治活動均為非法,無論其是否合法,未經官員許可就是非法。」


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