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下去太沒意義」 北京一研究生「何苦」退學

發表:2005-04-15 18: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退學離校手續單蓋上最後一個大紅印章時,何苦(化名)突然覺得渾身輕鬆。從3月13日主動申請退學至今的20多天裡,他一心盼望早點辦完手續。「這下好了,我不再是這個學校的學生了」。

這一天是4月4日,北京春光明媚。由首都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聯合研究院和中科院計算所聯合培養的2003級研究生何苦提前結束了自己的讀研生涯。何苦說,導致他退學的直接原因是導師要求他參與的項目內容沒有科技含量。

「如果不退學續學下去還有什麼意義呢?」他說:「付出很多時間,卻什麼也學不到,難道要我拿一個沒有學問的學位證出去騙人?」

在東北大學的4年裡,讀化學的何苦一直自學計算機,兩年前一心準備考研的他,絕對不會想到,辛辛苦苦考上了自己喜歡專業的研究生,最後會無果而終。

清瘦的身子,一開口就是濃重的湖南口音,才22歲就已讀研二的何苦是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退學決定。如果還能忍,他說自己一定會忍下去,然後像絕大多數人一樣拿上一本藍色封皮的「碩士學位證」。「我寧願以後為退學而後悔,而不願兩年後為自己當初沒有退學而後悔。」何苦相信,自己在離校後的兩年裡得到的東西,將比一個學位更值。「還會重新考研嗎?」記者問他。他搖搖頭,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如果再碰上一個這樣的導師,怎麼辦?」

幾天前,就在那間擁擠不堪的實驗室,何苦收拾好自己的東西,紮紮實實地打了兩個包,隨時準備走人。但是,這裡再不好,總有難舍的地方,「我的師兄們和同學真的對我很好」。

之所以要把自己的遭遇講出來,是他覺得自己「不能白白地走了」。「我希望自己這一走,能給下一屆的師弟師妹多點幫助:使導師至少能對他們公平一點,而不能一點都不考慮學生的前途。」何苦有點激動:「我覺得『老闆』從未考慮過我們的前途。」

何苦堅決反對記者在報導中透露他「老闆」的姓名,他笑著說:「我不希望以後再與他發生瓜葛。」

在他遞交給學校的退學申請裡,並沒有提及導師和項目的問題,而是說「經過一年多的研究生學習,本人清楚認識到在自己研究的領域將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何苦這樣做也是出於一種害怕:擔心說出真實原因,檔案中的記錄會對自己不利。

何苦說,博士們幾年來也在做這種數據錄入工作

是什麼樣的項目讓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究生何苦如此難受?「簡單地說,我就是在介紹化學知識。」他用這句話概括了自己在一個大型科研項目中的主要工作。為此,何苦要查找許多化學類的詞條,然後分類,建立一個本體進行介紹,如氯化鈉有什麼屬性,密度是多少,諸如此類。在導師的這個項目中,有的研究生負責旅遊景點的介紹,有人負責醫藥方面,工作性質大同小異。

對於本科學化學的何苦來講,「現在做化學的東西就相當於學電腦的學會了開機和使用Windows和Word」。這種錄入工作讓他感到自己在漸漸丟失本來的專業。

何苦並不否認「老闆」那個項目的技術含量,但他說:「我做的是數據錄入,不能叫研究工作,也沒有體現技術含量。」為了讓記者明白這種說法,他做了這樣的類比:「假如在一家軟體公司,大家都是寫代碼的,就你一個人是掃地的,你能說你是在干IT嗎?」

2004年9月,進入研二的何苦正式參與了導師的項目,他花了一個月時間查化學類的詞條,幾乎把學校圖書館的相關字典查了個遍。接下來的兩個多月,他把那些化學知識進行了分類並開始建立本體,還到處找專家諮詢請教。

3個半月過去了,2004年12月中旬,何苦與導師談畢業論文開題的事,論文方向是「化學知識的獲取」。「你的技術路線不夠。」導師當著幾名同學的面說,「你這3個多月做的東西,我找一個不是學化學的人一週也可以做完。」

在前後兩次修改開題報告後,導師依然不同意何苦開題,也沒有給他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

在諮詢了學院的相關老師後,何苦得知,如果不能按時開題,意味著自己可能要推遲一年畢業。「那就退學吧」,何苦這樣想。「推遲畢業總比你退學沒有學位要好些吧?」記者問。「如果這個項目對我自身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推遲一年我也會接受。」何苦認為,問題就在於,「我相當於是在這裡浪費時間,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在退步。」

實際上,何苦正式參與項目的時間只有3個多月,那麼,這種被他稱之為「數據錄入」的工作,導師要求他做多久呢?導師沒有說,做到什麼時候只能導師說了算。而在何苦看來,化學知識浩如煙海,是一輩子也做不完的。

那麼,又會不會有這種可能:在參與初期,要做一些瑣碎的工作,等到後面就會有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內容交給何苦呢?「這種機會很渺茫。」何苦說,他「老闆」的幾名博士都做了幾年了,還在做這種數據錄入工作。

何苦記不清是哪天和導師說的退學的事,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老闆」很爽快地答應了,兩人只談了幾句話,何苦就匆匆離開。「其實我心中還是有某種奢望,希望他能夠挽留一下,這樣心理會好受點,至少會覺得『老闆』還有點人情味。」何苦笑了笑,若有所思,「不過也無所謂」。

從化學到計算機,跨專業考研的何苦走過了一段辛苦路。

因為英語成績不佳,他考研時沒有被第一志願中科院軟體所錄取,而被調劑到了首都師大,導師是中科院計算所的博導吳亮(化名)。「當時『老闆』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到這裡來,說我能在中科院上課。」何苦說,「他還談到了自己的項目,說怎麼怎麼大,是全國首創等等。」這對剛剛大學畢業的何苦而言,條件很誘人。 「當時,我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為此,何苦放棄了另外兩所大學:湖南大學和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他們都打來電話要他參加面試。

2003年8月,離正式入校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在導師的要求下,何苦來到了北京,開始幫著做項目。這一個月,何苦幹得很鬱悶,有師兄勸他:不要來學校報名了,趕緊走吧。「前幾天師兄還笑我,說當初不聽他的話。」

何苦的退學對父母打擊很大,但父親很開明:「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我們都支持你。」這讓何苦特別感動,他告訴記者,父親只提了兩點要求:不能因退學的打擊而頹廢;不能為此報復人,做違法的事。「我完全可以做到。」何苦說。

他想告訴所有正在準備考研的人:「要對選擇導師等問題看得更清楚點。」

導師:「如果他再回來讀,我還是很歡迎他。」

首師大研究生部副主任宋軍告訴記者,他與何苦交流過幾次,希望他能珍惜讀研的機會,「但他決心已定,我們也沒辦法,只能尊重學生的選擇」。

4月14日下午4時30分左右,記者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一間辦公室採訪了何苦的導師吳亮研究員。對於何苦認為的「在項目中學不到什麼東西,所做工作也沒有技術含量」的觀點,吳亮表示「不太好說」,他保留自己的意見。但他認為,一些研究不做進去是發現不了什麼的。「學生如果對課題不感興趣,是很痛苦的。」吳亮也承認這一點,他說在何苦接受課題後不久自己曾對他說過:如果不感興趣,可以換導師、換課題,還可以自由研究。但何苦否認了導師的這種說法,並告訴記者,他在接手項目時就表示想換課題,導師沒有同意。

在何苦提出退學申請後,吳亮向學校提供了一份何苦的開題報告的初稿,其中,吳亮用黃色標注了抄襲的內容,並指出:這是何苦不能開題的關鍵原因。在首師大研究生部副主任宋軍的辦公室,何苦看到了導師提供的那份開題報告,他告訴記者:那只是自己的初稿,以後又經過了兩次修改。「到現在為止,我沒有看到他修改後的開題報告。」吳亮說,至於退學一事,他稱自己從未聽何苦提起過。

記者手中有一份何苦修改後的開題報告,與初稿相比,內容有了較大變化。

今天,記者輾轉聯繫到了何苦,他已經回到湖南老家,正在辦理落戶手續。「如果他再回來讀,我還是很歡迎他。」吳亮說,「換一個課題也可以,但開題報告必須改」。

九派神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