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炒房手法大起底 10萬元炒房1年賺上億

發表:2005-04-14 06:5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動物凶猛」--用王朔小說的標題形容某些操縱市場的房地產商和炒家毫不為過。長期跟蹤研究房地產業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認為,我國法律缺乏對這些人的震懾力,「操縱股票價格是要判刑的,但炒房卻很少有相關法律的制約」。

  如果房地產商用假按揭等手段騙取銀行貸款,銀行的利益有法律保障。然而,普通百姓上了房地產商和炒房者的當,花大價錢買了不值錢的房子,往往只能自咽苦果。因此,尹中立呼籲:國家應立法嚴懲炒房者。

  -房產商作弊:

  雇民工排隊,虛擬客戶哄抬房價

  上週,由尹中立任顧問的一期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節目記錄了房地產商的欺詐手段:上海某些樓盤大肆假造購房合同,製造無房可賣的假象,抬高房價。某些假合同載明的購房者名字甚至用a、b、c來代替,身份證號碼用1、2、3代替。

  這只是冰山一角。尹中立調研發現,房地產商的慣用手法是:先讓中介機構在開盤前一週雇佣民工排隊,製造緊張氣氛。到開盤時,讓部分房源被中介或內部員工等虛擬「客戶」以高於申報價格10%到20%的高價簽訂合同。中介再以此價格為「標桿」,到排隊的真實購房者中去兜售,哄抬價格。真正的買房者中有人憋不住「上鉤」,以高價或加價從中介手裡買進。隨即,購房者產生「羊群效應」,引起大批搶購。開發商藉機大量出貨,中介的房子也乘機出手。等房源快售完時,開發商以各種理由撤銷當初「演戲」時簽訂的高價合同,收盤謝幕,卷款而去。

  -炒房者鑽空子:

  轉按揭自賣自買,10萬元一年賺上億

  4月6日,上海頒布新規:購買不滿一年且未還清按揭貸款的住房如要出售,銀行不得提供轉按揭服務。這斷了炒房者的一條財路。尹中立在網上看到,有自稱上海炒家者宣稱,他利用轉按揭漏洞,以10萬元啟動資金在一年多時間內炒房賺得上億元。具體做法是:炒家自己扮演上下家,利用轉按揭反覆自買自賣,不斷抬高交易價格,從銀行套取現金。最後,房子被炒到天價,炒家也不必繼續付月供,任憑銀行按規定把嚴重高估的抵押房產拿走。

  所幸的是,在北京,不僅轉按揭業務量小,銀行不受理跨行轉按揭,且購買不足一年的房屋向來不能轉按揭。這也是北京炒房風不及上海的原因之一。

  -開發商「偷梁換柱」

  相關法律仍是空白

  尹中立指出,炒股做莊要受罰,要被判刑坐牢,而房地產商惡意操縱市場、欺詐消費者的行徑卻鮮有法律約束。上海最近涉嫌欺詐的7家樓盤只受到了行政處罰,停止銷售,部分開發公司被取消資質證書。但業內心知肚明的情形是:開發商經常專門為一個樓盤項目單獨註冊一家公司,單個公司出了問題無損大局。

  尹中立建議,有關部門應嚴厲追究「殼公司」幕後開發商責任,取消其市場准入資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