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貴州全省一半人氟中毒 燃煤含毒氣(圖文)

發表:2005-03-02 12: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資料圖:氟骨病使成人骨頭酸痛腰無法直立


活在煤毒中

  因燃煤含有毒氣體,貴州西部居民浸染砷毒、氟毒數十年
防治不足導致村民生活陷入因貧致病-因病更貧的惡性循環

 「6、7年以前,我一個人種十多畝地,一年要燒4窯磚。」55歲的邵先進說著他以前的事跡。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是個勤勞的人,通過辛勤勞動,當年的他就已有2萬多元的存款,準備蓋房子,娶媳婦,好日子原本是可以期待的。

  燒磚,是當地人最不願做的事情,被視為畏途。「燒磚的時候,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聞到一股臭雞蛋氣味,一丈遠的地方,眼睛就睜不開。」邵先進說。通過防疫站的宣傳他知道這是當地的燃煤裡面一種叫「砷」的東西在作怪,但他不知道砷就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幾克的砷足以使人喪命。

  如今,病入膏肓的邵先進躺在床上,等待死亡來臨,長期暴露在高砷環境下的他已是癌症晚期。「一走路腳就流血,好幾年前就是這樣了,不能下床。」邵先進說著說著開始哽咽,眼淚像是從枯井裡溢出的混濁的水,滲透過滿臉重疊蜿蜒的皺紋。他把手伸了出來,手上所長的像癩蛤蟆皮一樣的痱子已連成一片,並且正在潰爛。

  似乎可以說,正是他的勤勞,正是他每年燒4窯磚所用的那些煤,毀了他小康的夢想,他的健康甚至是他的生命。但是他,以及貴州西南部叫交樂鄉的這個燃煤含砷量極高的地方的人們不得不在這樣的生存悖論中掙扎,因為這是他們無法迴避的生存環境。

資料圖:氟骨病使成人骨頭酸痛腰無法直立


  砷毒:燒煤如吸砒霜

  在交樂鄉,人們清楚的是,48歲的砷中毒患者龔光能已因肺癌去世,正病入膏肓的55歲的邵先進也將步其後塵。但人們不甚明白的是,在交樂鄉的街道上,前來趕集的人中有多少將面臨相同的命運

  2月22日正逢趕集的日子,貴州省黔西南興仁縣疾控中心的黃建香和朱愛華陪同記者來到砷中毒最嚴重的交樂鄉。1976年,朱愛華作為知青曾在這個鄉勞動了3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在交樂鄉,中國確診了第一例砷中毒病例。

  「交樂鄉本地的小煤窯產的煤含砷量極高,這裡的人用敞爐的方式取暖、烘乾糧食,砷可以通過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造成砷中毒。」朱愛華邊走邊向記者說。

  中科院貴陽地化所曾做過試驗,分別用普通煤和含砷煤將玉米乾燥一個星期,然後再將烘乾的玉米給小老鼠餵食。由使用普通煤烘乾的玉米餵食的小鼠未出現死亡且生長正常,但是,由含砷量高的煤烘乾的玉米餵食的小鼠在15天內全部死亡,並且出現明顯的腸道、肝臟及腎臟損傷。

  天無三日晴的貴州又濕又冷,但來趕集的人卻是摩肩接踵,朱愛華在街上不斷遇到熟人,他和他們打著招呼,詢問他們的情況。

  「他就是一個砷中毒病人。」朱愛華停了下來,拉著一位中年漢子說。

  患者叫黃金書,43歲,正在叫賣他的兩捆甘蔗。他把手伸開給記者看,那也是一雙癩蛤蟆皮一樣的手,長滿了玉米粒一般大的痱子,黑黑的一片。「已經有 20多年了,痒的時候我就用指甲刀把痱子剪掉,剪的時候要流好多血,過不了多久又長出來了。」黃金書笑著,對滿手的疙瘩已經習慣了,「腳上也是這樣,身上長的是白點。」除此之外,吃飯不香,走路酸痛是黃金書感覺到的症狀。

  「我愛人也有。」他指著不遠處正在忙著賣小商品的妻子說,他的父母、岳父母也都中了砷毒,都已去世。

  「他也是。」沒走幾步,朱愛華又找到一個砷中毒患者段正強。56歲的段正強除了具有黃金書同樣的症狀外,他已感覺到左邊肋骨部位開始變硬。

  朱愛華介紹說,砷中毒的常見症狀為皮膚損傷,包括手和腳的角化症、軀體色素沉澱、皮膚潰爛、皮膚癌等。內臟器官中毒的臨床表現也很明顯,包括肺部機能障礙,神經疾病、腎毒等。肝硬化、腹水及肝癌是砷中毒後造成的嚴重後果。

  砷中毒是不可逆轉的,一旦患上即永遠成疾,藥物只能減緩病情加重,並且因為沒有市場,幾乎沒有藥廠生產這方面的藥。

  「我到興義的醫院去照片,照片後醫生也沒有告訴我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段正強說,他心疼他做檢查花費的兩百多元錢。

  告別段正強,我們遇到了年輕的唐建琴。36歲的唐建琴除了手掌和腳掌長了大顆的痱子外,還沒有感覺到其他症狀。將來會發展到什麼狀況,她不知道,也不敢想。

  在交樂鄉,人們清楚的是,2003年9月,48歲的砷中毒患者龔光能因肺癌去世,正病入膏肓的55歲的邵先進也將步其後塵。但人們不甚明白的是,在交樂鄉的街道上,前來趕集的人中有多少患者?有多少人將面臨邵先進相同的命運?

  「興仁縣有2000名砷中毒患者,但這是以前粗略的統計數據,現在到底有多少,我們還沒有做細緻的調查。」同行的興仁縣疾控中心副主任黃建香說。而中科院貴陽地化所研究員鄭寶山估計,貴州西南地區自1976年以來確診的慢性砷中毒患者至少有3000例,僅興仁一縣就有約2000例,另有6個縣大約7萬到20萬人口因使用含砷量高的煤而受到砷毒威脅。

  全省一半人口氟中毒

  在氟中毒最嚴重的荷花村,隨處可見彎腰駝背的人,即使是骨頭還沒受到損害的年輕人。村裡幾乎沒有身高達到1.7米的,並且大都乾瘦。這裡沒有活到70歲的人,一般是五六十歲的時候就死了

  除了砷中毒外,氟中毒是另一個由燃煤帶來的威脅。

   「貴州的地方病主要有三種:碘缺乏病、地砷病和地氟病。碘缺乏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基本已得到控制。地砷病主要在黔西南地區,而地氟病是全省性的疾病。」貴州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冬說。

  他對貴州氟中毒的情況也熟爛於心:「貴州有1000萬氟斑牙患者,64萬氟骨病人,以縣為單位,氟中毒的人口1900萬,佔貴州人口的一半。」

  氟中毒的嚴重性要遠遠高於砷中毒,貴州氟中毒最嚴重的地區是位於黔西北的織金縣。春節後,記者來到離織金縣城10公里的荷花村。荷花村的村名,據村裡的老人說源於民國十五年,當時村裡人從江南一帶帶回荷花的種子,在村前的池塘裡種下,荷花成活了,每年夏天都開出潔白的荷花。

  荷花村周圍鬱鬱蔥蔥,空氣清新,但是荷花村的人們長期以來都認為這裡「風水不好」。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種怪病籠罩了這個山村,得這種怪病的人,都有牙齒變黃變黑、腿呈X形或O形、躬腰背駝或者下肢癱瘓、手臂只能彎不能伸出去等等症狀。

  「每次記者來都要去荷花村。」織金縣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科長王德頂說。他接待過中央電視臺等媒體,「正是媒體的報導,織金的地氟病才引起省、中央和人們的關注。」

  在荷花村,隨處可見彎腰駝背的人,即使是骨頭還沒受到損害的年輕人。村裡幾乎沒有身高達到1.7米的,並且大都乾瘦。「我們這裡的人到外面去打工,人家都不要。」侯基文對記者說。他今年35歲,身高1.6米不到,腿向外彎曲。

  只要上了點年紀,身體的殘疾就會讓這裡的人喪失勞動能力,行走困難。並且如果摔了一跤,往往就爬不起來,只有臥床等死。「非正常死亡的人很多,一般都是摔倒之後死亡的。」王德頂說。據村裡的人說,這裡幾乎沒有活到70歲的,一般是五六十歲的時候就死了。

  村民楊正權的父親去年夏天在屋外摔倒之後就不能行動。楊正權曾到外省打工,感覺到自己幹活越來越吃力後他不得不回到家裡,「我早晚都會像我爸一樣。」 他顯得無奈而又麻木。32歲的他還沒有娶到老婆,因為流行怪病,村裡的姑娘都想往外嫁,其他地方的都不願嫁過來,婚嫁成了氟病流行區的年輕人的一大問題,從上世紀70年代發現氟中毒以來,荷花村的人口越來越少。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怪病?

  1979年,貴州省防疫站、中科院地化所到荷花村進行調查,發現當地8歲以上的人群氟斑牙患病率為100,氟骨症患病率高達77.6。

  調查組對當地群眾食用的糧食、生活用水及煤炭、土壤、岩石等進行氟含量檢測,發現煤的氟含量為598mg/kg,土壤的氟含量為903mg/kg,而生活飲用水和新鮮糧食的氟含量都在國家規定的標準範圍內,當時得出結論,荷花村氟中毒是由燃煤引起。

  「農村的糧食主要是玉米,秋天收玉米的時候,天氣潮濕,為了避免發霉變質,人們都要用煤火烘乾玉米。辣椒是主要調料,人們也用同樣的方式烘乾辣椒。農村都使用敞爐,這樣糧食和人都直接暴露在含氟量極高的煤煙中。」王德頂說。經調查,當地經烘烤的玉米、辣椒等農作物的含氟量超過國家標準的幾十倍甚至數百倍。

  這和砷中毒一樣。據中科院地化所的檢測,興仁縣砷中毒流行區居室內空氣含砷濃度要比中國的空氣質量允許標準高出5-100倍,空氣中的砷在被烘乾的食物表面形成覆蓋層並滲入食物,使得辣椒和玉米的砷濃度比普通食物要高出30-70倍。

南方都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