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政權的滅亡宿命和警示

作者:磨齋居士 發表:2005-01-18 06: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專制制度創造了中國絕大多數的歷史政權,又毀滅了它們,然後循環往復。這就是中國歷史政權的滅亡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歷史上多個在人民暴動中誕生的專制政權之一,它的命運會如何呢?

從三皇五帝到今天,專制制度貫穿了中國的整個歷史。在中國的專制主義政治制度下,國家權利結構是金字塔形,統治者或集團在權利最高峰,各級官員依次在下。行政權凌駕於立法權和司法權之上,而且缺乏制約。傳說中堯舜禹的禪讓制固然另人神往,但是因為缺乏監督制度,所以只持續了兩位帝王,從禹開始帝位就只傳位給親族了。夏商兩代都是以帝王為中心的專制王朝。周朝的分封制是分散的君主諸侯專制[1]。秦代施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同時以嚴刑峻法的法家思想統治國家。帝制從此成了絕對的皇權專制制度,皇權超越任何力量的制約。漢代吸取了秦滅亡的教訓,開始以溫文而雅的儒家思想粉飾殘暴的法家本質,所謂「儒表法裡」,奠定了以後兩千年曆代王朝的政治模式。及至民國在戰火中建立,雖然以「民族,民權,民生」為綱領,由於當時深厚封建基礎,第一共和國很快又陷入蔣家王朝的專制統治之下。第二共和國的奠基人更是把專制發揮到了新的境界,人民無食無衣卻還山呼萬歲。十一界三中全會後,國家廢除了幹部終身制,寡人政治終於退出中國的歷史舞臺,專制卻以集團的形式繼續統治中國。

專制主義政治制度存在著嚴重的內在缺陷,是中國歷史政權滅亡的根源。歷史政權滅亡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多樣的,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導致分崩離析,秦代的嚴刑苛法招致人民反抗,唐朝的藩鎮制度導致安史之亂。紛繁蕪雜的歷史掩飾了真正的原因:行政權在專制主義政治制度的權利結構中沒有制衡。制衡機制既可以及時糾正調整不當的行政政策,又可以監督行政權,及時剔除其腐敗份子,保持整體的健康。首先,無論什麼政治制度,國家政策在制定之初都不可能是完善的,需要日後不斷的調整。如果國家權利結構中存在對行政權的制衡力量,那麼政策在被發現可能或已經產生負面影響後,制衡力量有權利要求政府調整政策亡羊補牢,那就可以避免破壞的深化。其次,行政權的制衡機制對執政者起著健康的監督作用,否則就容易導致權利濫用、漠視民意,那麼政府必然像桃子從裡向外逐漸腐爛,而且一個桃子腐爛導致整筐桃子全部爛掉。

中國的專制制度由於缺乏制衡而導致了災難性的歷史後果,直接塑造了中國史。首先,在專制制度下,統治階層不受任何制約,可以為所欲為,最終導致國家混亂。八王之亂因為爭奪皇權而促使西晉亡國就是典型的例子9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