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年終專稿:臺灣政局變化多端

發表:2004-12-26 17: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004年的臺灣政局變化多端。錯綜複雜的政治角力,也牽動著北京和華盛頓的神經。記者回顧了過去這一年來臺灣的政治演變。

2004年的臺灣政壇好比走馬燈,層出不窮的政治事件讓人目不暇接。2004年一開始,臺灣民眾就已經明顯感受到兩股政治勢力為了贏得3月20號總統大選而出現的緊繃和對立局面。

執政的民進黨結合了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在野黨--臺灣團結聯盟,組成了所謂的「泛綠」陣營,而4年前在總統大選中敗北,由連戰領導的國民黨和由宋楚瑜領導的親民黨共同組成了被稱之為「泛藍」的陣營,來挑戰陳水扁的總統寶座。泛藍和泛綠這兩股勢力的鬥爭,主導了2004年臺灣政壇的發展。

*大選激戰 陳呂險勝*

3月20號大選前,泛藍得到很多不滿民進黨執政的民眾支持,不少民調都顯示國親聯盟領先自己的對手。而民進黨則不斷製造各種議題,並且強力主導在大選中同時進行一項針對臺灣和大陸關係的公投。

由於這個做法被認為有「大選綁公投」嫌疑,加上民進黨強調臺灣意識、本土認同,刺激族群對立,因而大選前臺灣島內出現了激烈的爭議和衝突。

3月19號總統選舉投票日前夕,陳水扁和副總統呂秀蓮在臺灣南部的競選活動中遭到槍擊。第二天的投票結果顯示,陳水扁僅僅以不到3萬票的些微差距險勝。

*藍營訴諸法院和街頭抗議*

連宋在選舉結果揭曉後,立即宣布向高級法院提出上訴,要求重新驗票並調查一些被指控的舞弊現象;成千上萬名藍營支持者則走上街頭,對陳水扁的勝利提出質疑。

*角力立法院*

總統大選過後,臺灣的立法院變成了泛藍和泛綠角力的舞臺。泛綠聲稱泛藍只為反對而反對導致政策難以推行,而泛藍則指控泛綠對他們打壓抹黑。雙方陣營於是都以爭取11月立法院選舉能過半數為目標。

立委競選期間,陳水扁參與了許多競選活動。前總統李登輝也為急獨主張的的臺灣團結聯盟到各處奔波造勢。泛藍陣營則是在財務短缺的情況下奮力出戰。

由於目前臺灣立委選舉採用複數選區制,也就是一個選區可以選出多位立委,因此造成黨內候選人自相競爭的局面。為了達到「席次過半」的目標,兩陣營不約而同的選擇「配票策略」。但是臺灣民眾在經歷一年兩次密集的選舉和長期對立氣氛之後,對政治感到疲憊和冷淡,因此11月的立委選舉創下了投票率新低的記錄。選舉結果是泛藍獲得立法院多數席位。

*未來政局堪憂?*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包宗和教授指出,泛藍實質過半對執政黨而言,當然形成了制衡的力量,但雙方仍然需要理性行事。

他說:「前提就是彼此有基本的遊戲規則,民主的娣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