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更自由還是管制更嚴?

作者:VOA齊勇明 發表:2004-11-16 01: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新聞媒體在信息時代有了更大自由還是受到了政府的嚴密控制?有學者認為,中國政府的宣傳越來越精緻了,但是控制並沒有放鬆。也有學者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表達思想的渠道比以往增加了。

*何清漣:中共對媒體控制更嚴*

在美國三一學院最近舉行的「資訊時代與族群關係」國際研討會上,不少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對媒體的控制越來越嚴格、政治宣稱手法也越來越精緻了。

曾經因撰寫《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而轟動全中國的經濟學者和媒體人何清漣說,中國在1978年到1989年6月的確出現過新聞管制相對寬鬆的時期。但是六四屠殺之後,中共恢復了對新聞媒體的嚴格控制,並採用法律、法規等措施使其制度化。

何清漣說,現在國家安全局公開監管因特網,並隨時逮捕一些他們認為散佈了危害國家安全言論的人。她說,中國政府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防火牆,還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建立了全面監控公民行動的金盾工程。

*何清漣:利用先進技術限制自由*

她說:「這個工程的核心點是要在全中國建立一個龐大的監視系統,能看、能聽、能思維。」

何清漣說,儘管一般認為現代科技和信息的發展會給中國帶來更大程度的言論自由,但是中國政府恰恰是利用世界先進技術來限制公民的自由。

何清漣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神話也只是中國幾個現代化的窗口以及不到百分之十五的人的生活狀況,跟全面、真實的中國社會相差太遠。她說,國際社會瞭解的中國其實就是中國政府在媒體上刻意營造的中國。

*吳國光:政府控制媒體手段更精緻*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教授吳國光認為,中國政府在信息時代左右媒體的手段已經達到相當精緻的程度,更具有欺騙性。

吳國光說,在實況報導新聞的過程中,中國政府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圖引導民眾。他舉例說,美國對伊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在香港一整夜都在觀看一家表面是海外媒體而實際是中國政府控制的電視臺的實況轉播。他看到的是美軍的猛烈攻擊和薩達姆軍隊的反抗,但就是沒有看到象徵薩達姆政權倒臺的鏡頭,也就是薩達姆雕像被拉倒和人民歡呼的場面。他說,因為是直播,政府的這種導向是很難被發覺的。

*吳國光:用市場機制控制媒體*

吳國光說,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很多媒體都形成報業集團。

他說:「中國媒體集團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以黨報為龍頭,下邊是子報副刊,那些小報。以前在八十年代,這些邊緣報紙的崛起對中國的自由化發生了重大的作用。現在黨用這個辦法把它們重新納入自己的體系。」

他說,這就形成了經濟上由小報賺錢來養活賠錢的黨報,反過來又以黨報來控制各下屬媒體,利用市場機制來繼續控制媒體。

吳國光認為,網吧使用者必須以實名登記的辦法就是明顯地為控制網上言論自由而規定的。

*趙心樹:中國媒體像青少年*

關於中國政府和媒體的關係,北卡大學新聞與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心樹教授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

他說:「當然,總體上,從讀者觀眾和一般老百姓的角度來講,信息量是增加了,選擇增多了,說話的餘地增加了,而且在繼續增加。政府對信息的控制是下降了,但這不等於有一些部門、有一些官員在某一時期的控制意願減少了。沒有減少。」

但是他指出,政府一、二十年前控制的媒體相當於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控制起來也得心應手。而當前,儘管政府仍在力圖加強控制 ,而這個媒體已經是個十五、六的青年,它身體的結構、肌肉的力量以及心智的發展正在走向成熟,不是很容易控制得了的。

趙心樹說:「有些評論家還是把眼睛緊緊盯在政府的意願這麼一緯度上,然後得出很掃興的結論說,『中國媒體總的說來是控制加強了』。這裡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覺得不全面。」

*趙心樹:中國媒體有更多空間*

趙心樹說,在當前信息時代,中國媒體實際上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決定權、空間和餘地了。

他說:「前一段時間有很多腐敗官員,有很多事故報導,有關非典,加上前一段對盲流的收容問題等,媒體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中國自己的媒體給揭出來的。這形成了有關方面官方政策相當震動性的改動,政府也是在媒體出動以後在變。」


趙心樹教授舉例說,在媒體的色情傳播問題上,那是老百姓在敦促政府加強對傳媒的管理;而在監督官員腐敗方面是老百姓和媒體聯合起來,要求政府縮手,因此形成了一種新型的三角關係。他說,儘管政府沒有放棄控制,但是媒體力量的加強實際上已經削弱了政府在傳媒領域的控制能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