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莊:從建國以來口號看執政走向

作者:田奇莊 發表:2004-10-27 23: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十六屆四中全會重點是研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回顧建國五十多年來黨和國家提出的一系列口號,不難看出共產黨執政理念發生的深刻變化,也會對黨今後如何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作出自己的判斷。

  口號是「為達到一定目的、實現某項任務而提出的,有鼓動作用的、簡練明確的語句」(《辭海》)。一句口號往往是一條政治綱領,能起到千言萬語、千軍萬馬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筆者沒有出過國,不知外國社會有沒有口號。可是對於生活在大陸的國人來說,不瞭解口號就等於不瞭解國情。

  中國歷史上,成功的農民起義軍都有喚起民眾的響亮口號。當年李自成就是以「開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贏得社會廣泛響應推翻了明王朝。太平天國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口號,收到了一呼百應的效果,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十分重視口號的作用,他說:「無產階級政黨實現政治領導的重要方式就是根據歷史發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號和動員口號。」

  當時的革命主力軍是貧雇農,他們大都沒什麼文化,難以理解深奧的馬列主義理論,卻很容易接受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口號。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足以喚起無數民眾揭竿而起。而「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激勵百萬雄師突破蔣軍固若金湯的防線,取得了摧枯拉朽般的勝利。

  革命戰爭時期口號在動員民眾革命時具有無可替代的神奇作用。奪取政權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是確定了發動群眾抓革命促生產的方針,口號繼續成為動員群眾的最常用、最有效工具。為了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實現黨和領袖的政治目標,各級黨委都把制定口號當成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於是口號佔據了媒體主要空間和時間,寫滿了大街小巷及各個角落。筆者試將建國以來印象較深的口號記錄如下:

  五十年代口號: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

  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

  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打退右派份子的猖狂進攻。

  六十年代口號:

  向雷鋒同志學習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建國。

  階級鬥爭,一抓就靈。

  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萬歲。

  七十年代口號:

  唸唸不忘階級鬥爭,唸唸不忘無產階級專政,唸唸不忘突出政治,唸唸不忘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

  抓革命,促生產。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解放軍。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鬥私批修。

  在全國一盤棋,個人無條件服從國家利益的背景下,口號所產生的震撼力和威懾力足以排山倒海。然而億萬人民群眾一旦發動起來,便如同高山滾雪球,雪球越滾越大必然導致雪崩,造成難以控制的後果--誰能想到大躍進的後果是上千萬人餓死;誰又能想到文革的後果是幾百萬國家精英非正常死亡,國民經濟瀕臨崩潰,而風雲一時的始作俑者成為階下囚。毛澤東在建國初期曾說:「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事實證明,搞群眾運動適用於破壞舊世界,只有走科學民主的道路才能建設新世界。

  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國摒棄了階級鬥爭群眾運動理論,走上了致力於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正確道路。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綱領,雖然還能不時看到當年口號的陰影,但與運動群眾的口號相比已有天壤之別,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八十年代口號:

  解放思想,改革開放。

  科教興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五講四美三熱愛。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九十年代口號: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發展是硬道理。

  三個有利於。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進入新世紀,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又有了質的飛躍。這一點在口號上體現的非常鮮明:

  依法治國。

  以德治國。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三個代表。

  搶抓機遇。

  穩定壓倒一切。

  十六大以來口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以人為本。

  牢記「兩個務必」。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人類思想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精華。在憲法法律範圍內各種思想相互爭鳴,相互交融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最重要標誌。然而在極左思潮肆虐時期,民眾成了馴服工具,其生存目的就是落實領袖最高指示和國家口號。所以當年毛澤東在著名的「五七」指示中說,「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裡主要指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北京大學建國後幾十年都不敢承認蔡元培的「兼容並包,自由思想」校訓,學者教授們只是為當局政治主張提供理論依據,論述政治理論的現實和深遠意義。文科大學辦到這個份上,也真難為學者教授們了。

  用口號推行政治主張,說到底是政治初級階段。人類社會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推動社會進步,需要在法律框架內,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用民主科學的方法來實現。用簡單的政治口號群眾運動解決複雜的社會矛盾,只能適得其反。

  重讀當年口號,不難發現一個規律,就是當局總是向老百姓提要求,指導老百姓如何做:要艱苦奮鬥,要勤儉建國。要學習雷鋒,要鬥私批修。後來毛澤東提出:「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平建設時期的國家領導人號召自己的國民不怕苦不怕死,這的確是個非同尋常的境界。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曾經鋪天蓋地的口號被越來越多的廣告取代,黨和國家的口號開始越來越多地反映民情民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建設小康。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三講、三個代表口號,則是要求官員改善和改進執政能力。十六大以來,圖解政治理論的宣傳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用法律規範和約束政府行為並維護公眾利益。

  回顧五十多年的口號變化,大家不難看出國家執政理念的變化軌跡。但是用筷子吃飯的人都知道,若想使權力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還需要實現一個最重要的目標,也就是當年毛澤東答覆黃炎培先生時所說的惟一辦法--民主!

  官本位特徵是誰能決定烏紗帽去留誰說了算,市場經濟特徵是出資人說了算,民主社會特徵是選票多說了算。

  公民有了直接選舉官員的權力,官員才不敢得罪公民,他們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到首位,權為民所用才能落實到錢為民所花。到那時,絕對不會出現強民眾所難,讓民眾火中取粟的口號。也很難出現說大話使小錢,把老百姓當猴耍的口號。想當官的人都要主動承諾給人民辦好事,而且拿出可信可行的方案證明自己能說到做到。而公民們則可以橫挑鼻子豎挑眼,專找官員和政府的錯誤公開批評。只有到了那一天,咱們老百姓才能稱得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那時的官員才稱得上是人民的公僕。

  雖然大轟大嗡的政治口號已經漸行漸遠。但誰都明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也許十六屆四中全會能夠促使這一天早日到來。


  作者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