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說,由於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不民主,因此不少海外媒體和觀察者在分析大陸對臺政策時,往往會忽視民意的因素。即使大陸人普遍表現出強烈促統的傾向,許多人似乎還是寧願相信這是專制政權操縱的結果。
這種用標籤來看待事物的方式,正在對我們正確瞭解中國的發展,帶來越來越大的盲點。因為,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對各種課題的看法與反應,已經不再是政府可以輕易通過官方媒體來左右或操縱的。
網際網路和網路論壇興起為民間重要的交流平臺,更削弱了中國政府對輿論的控制能力。民意的力量越來越不容忽視,去年數十萬中國網民在網上聯署,反對京滬高速鐵路使用日本新幹線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是好事嗎?從理想化的角度看,答案似乎是如此。民意如果能左右政策,尤其有助於避免重大的決策因為統治階層少數人的好惡而走向極端(中蘇由1950年結盟到50年代中後期交惡,其中一個主導因素就是毛澤東對赫魯曉夫的成見)。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社會大眾並不一定能從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民意其實也很容易受到情緒干擾(一兩顆子彈讓臺灣總統大選徹底翻盤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中國國內民族主義不斷升溫的今天,中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受到民意影響,實際上也可能增加了這些政策的不確定性,甚至非理性。
對這一點感受最深的應該是人民日報原評論員馬立誠。他前年底在《戰略與管理》撰文,主張把中日的歷史恩怨擺到一邊,以新思維發展兩國關係,結果在網際網路上被痛罵為「媚日分子」。原本一個政策取向的問題,成為輿論焦點後,變質為道德問題。結果呢?即使官方有意推動中日關係向前進,也再不敢輕舉妄動。
在辯論初期努力回應批評的馬立誠最後逐漸沉默下來。最近,他在接受週刊《南風窗》訪問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一個崛起的大國如果始終懷著受虐的、仇恨的、報復的心態,是非常可怕的,這種情緒極易被利用,造成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的後果。現在我們要考慮,國家富強了,我們除了工業產品還能向世界輸出什麼?難道輸出仇恨嗎?」
網上「沉默的螺旋」
另一個擔心中國被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劫持」的社科院訪問學者劉小彪幾個月前也直言,中國的民族主義已進入了一個「高火險期」。
在他看來,網際網路上正在形成一種令人憂慮的「沉默的螺旋」現象:因為相對比較寬容的溫和者不願意過分批評激進言論,所以情緒極端者在彼此鼓勵下,聲音變得越來越大。溫和者卻因為激進者不斷打壓而逐漸失去信心,越來越不敢反言。最後,激進成了主流,人數眾多的中間派因為受到極端言論的「耳濡目染」,正在逐步走向偏激。
馬立誠、劉小彪談的主要是中日關係,台海問題其實還更為危險。公平地講,外界並沒有給予中國決策層疏導民意的努力應有的肯定。
例如,在去年底兩岸關係再次惡化的時候,就有人建議在今年3月份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統一臺灣的議案,讓人大代表們投票表決,用大陸的民意來抗衡臺灣的民意。很難想像,如果中國領導層當時為了向國際展示它對臺政策的正當性,而採納這個建議,今天的台海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影響中國和平崛起
這並不是說中國民眾缺乏理性,而是要強調外界在看待中國的時候,應該重視1840年以後一個多世紀在國際上受盡屈辱和孤立的歷史,對中國人心理上和思維模式上的影響。臺灣人有悲情,大陸人何嘗沒有?臺灣人悲情的宣泄會不會造成大陸人的歷史屈辱感發酵?這值得我們去深思。
中國的政治及知識精英近來一直在努力宣傳,中國要力爭「和平崛起」,不會走德國、日本過去的老路,企圖用戰爭來推翻原有國際秩序。
我們沒有理由質疑他們的誠意。然而單靠領導層良好的意願,就能避免戰爭嗎?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後,也一直努力讓德國扮演歐洲秩序維護者角色,不過因不少德國人仍認為當時國際秩序歧視德國,俾斯麥死後,德國的對外政策逐步轉為激進,結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然,中國不一定會走上這條路,只是,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今天,如果還有人在謳歌臺灣民意出頭天時,是不是該想想,如果大陸的民意也盼到出頭那天,這會是個怎樣的世界?如果這一天必然會到來,是不是應該從現在就開始更多地去瞭解它,引導它呢?
(4/5/2004 14:3)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