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洲:中國人愛政府沒商量

發表:2003-08-06 07: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5月31的《人民日報.華東新聞》有一篇龍束鹿寫的文章,題目叫作《請給一種歸屬感》,文章講的是,住進新商品房的鄰居之間彼此形同路人,相當一部分人在新環境中不知如何溝通,使很多人難消孤獨感。於是,作者說,「心靈的空白總會有人填補。正常的交往得不到滿足,別的什麼東西就可能乘機而入。從這個意義上說,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權組織,應該把完善社區功能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它事關人的健康發展,及社會的協調與穩定,也是大有可為的一個新領域。」

那社區「心靈的空白」如何要政府來填補?那政府又豈能成為你的愛侶、夥伴,化解你心頭的「孤獨感」?那社區的小偷小摸、強姦、腐敗、搶劫,政府還忙不過來呢,那代表政府在社區轉悠的街道居委會小腳老太太連你們家來了什麼人、什麼時候走的,都摸得門兒清,你還嫌政府對你心靈「關懷」得不夠嗎?莫非你想讓政府這個幽靈在你的臥室遊蕩,莫非你想讓政府成為你思想牧師?

我時常想,也許中國人意識深處最大的可悲是,就知道有政府,不知道有自我。「政府」是個天大的概念,「自我」概念則比螞蟻還小。什麼事情都要找政府,就是不知道自己應該作什麼,典型地代表了中國人「大政府」、「小自我」意識。

那個著名帶頭搞「大包干」的安徽鳳陽小崗村至今流傳這樣一句話:「小崗想致富,愁的是沒門路,盼的是服務,想的是政府。」(祁貴興:《今日風陽小崗村》)那裡的農民也不想一想,如果事事靠政府的話,他們哪有「大包干」?再說得透徹一點,「大包干」其實就是要擺脫地裡種什麼東西都要管的那個「毛澤東政府」,連鄧小平都說:「農村搞家庭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其實當初小崗農民搞「大包干」的時候,他們心目中的政府完全是個惡政府,當時的政府也是一萬個不同意,不准小崗農民那麼干的,還要把他們抓起來呢。沒想到這個地方的農民對政府「相逢一笑泯恩仇」,還在那兒使勁念叨政府的好。中國人愛政府真是沒商量!

先前,我總覺得政府一會兒「五講四美三熱愛」、一會兒「三講」、「三個代表」,片刻不得安寧,變著法子折騰中國老百姓,而沒想到,就有那麼一些可愛的中國人,骨子裡盼望著政府來折騰他,好像政府一日不在,恍如三秋。我時常聽一些放洋的有高級知識的中國人講:出國以後,自在是自在,但總覺得沒著沒落,沒人「管」,很不適應。真想不到那政府的影子像月亮一樣跟這些人到了大洋彼岸,中國人愛政府、想政府可謂情真意切,這樣的可愛的中國人又如何承受得「自由」呢?

到美國走馬觀花,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是,這兒遍地教堂,且不少富麗堂皇。這些教堂沒有一個與政府行為有關。政府如果與教堂有瓜葛,可是違憲行為。這些地方都是老百姓自己找到的填補心靈空白、消除孤獨寂寞的地方。每到週末,教區的教民們穿得像節日般奔上教堂。

在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所在地的劍橋有個著名的哈佛廣場(說它是廣場,實際面積大概不到天安門廣場的百分之一),每到週末、節假日,那小小的廣場便簇擁著無數的人們,有唱歌的、跳舞的、耍雜技的、喊叫的、發瘋的、募捐的、化緣的、示威的、要求籤名支持和平運動的、擺攤推銷非盈利組織出版物的、買黃色出版物的……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裡巴人,讓你覺得這個地方的人,怎麼活怎麼自在?我曾經好奇地到一個非盈利國際組織的售書攤位面前,問一位在此服務的志願者:「你們到這兒來要得到許可嗎?」他告訴我,原則上只要在擺攤的地方給行人留條路便沒有事了。果真,旁邊的警察看著攤位,笑笑,然後履行他的「其他」義務去了。

在中國,政府權力可是水銀泄地,無邊無界。中央電視臺曾經採訪一個大蓋帽,那位記者問他你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權力有多大?沒想到這個大蓋帽居然說,他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在這種情形之下,老百姓如何知道在政府之外別有洞天?如果反抗,猶如以卵擊石,那聰明的百姓還不如「適者生存」,或者模仿如今知識份子說的,乾脆放膽子爭取一種叫著「缺席的權利」,對政府管天管地也「缺席」「缺席」,叫幹啥就幹啥算了,剩下的就是爹親娘親不如政府親。愛政府沒有商量,靠著政府、吃著政府,賴著政府,久而久之,對政府的依賴成為一種惰性,這也叫政府自作自受。

在萬能政府的帷幕之後,當然是老百姓權利觀念的黯淡、權利意識的淪喪。憲法上雖然白紙黑字寫著「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中國老百姓的經驗和意識深處,大多數是不知道政府的權力來源於人民的「委託」這種契約觀念的。說句白話,在中國的老百姓與政府的關係上,誰是老爸、誰是兒子,誰是老闆、誰是打工仔,這個道理許多人還沒有搞清楚。許多中國人就是在這種糊塗觀念中張口政府、閉口政府,從而使自己失缺了主人意識、個體意識,養育出了一個萬能政府。

一般來說,心靈的充實、寂寞的消解,有時是與個體的自由度、權利擁有狀況相關的。在委託給政府的權力之外,剩下的便是政府不得侵入的私人領地。這個私人領地便是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在中國,遍地教堂行嗎?遍地非盈利組織行嗎?在自由國家,老百姓組織個什麼滿足自身心靈需要的非盈利組織易如反掌,而在中國,什麼挂靠、什麼許可,什麼年檢、什麼註冊資金,好像老百姓搞個組織立馬就要把政府吃掉似的。在中國,辦個雜誌行嗎?好像政府主辦的之外的雜誌、報紙都要污染人的精神、煽動顛覆政府式的,在中國,政府除了嚴格地對人口生育實行計畫之外,另外一個實行嚴格「計畫生育」的領域,就是新聞出版。

  1998年春,我到風景秀麗的緬因州演講,客居一位美國政府前外交官家裡。他告訴我,他跟一幫退休官員、學者、家庭婦女搞了一個《中西部論壇》,定時邀請一些學者前往演講。除了組織這個論壇外,他還辦了一本汽車專業雜誌,印刷之精美,實在想像不出是一個前外交官搞出來的。他說,他在八歲的時候開始擁有自己的第一輛汽車,從此他的個人愛好就沒有跟汽車分開。退休以後,他就開始以
社會活動和辦雜誌來打發自己的晚年。在他的家裡陳列著各個時期的十來部汽車,有的竟是上百年的骨董車,但每部汽車都能上路。我在他家裡客居的兩天裡,他和他的妻子輪流帶我的家人座這些骨董車兜風。我現在想,這些人沒有政府管,他的心靈空虛嗎?寂寞嗎?

中國的老百姓是唱著《國際歌》長大的。也許是你唱我唱大家唱,唱的究竟是什麼也沒人在乎。如果回過頭仔細品味,會發現,其中有這麼一句歌詞:「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這句歌詞是真理:政府多擁有一份權力,老百姓將會多有一份災難。何以消災?惟有自由,惟有權利!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