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律師親述生死經歷:半年死了好幾回

發表:2001-11-09 03: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回想起3個月前的那次打假經歷,打假律師張欣(因當事人再三請求,這裡只能用化名)仍然覺得毛骨悚然:「真沒想到自己還能撿一條命回來!自己還能坐在辦公室裡跟你打電話!」

近年來,不少企業被假冒偽劣弄得焦頭爛額、顧此失彼,漫長的法律訴訟令企業疲憊不堪,假貨氾濫的消息一旦公開,在消費者當中造成負面影響更令企業難以承受。於是,一些企業便把求助的目光盯向了一些由打假律師(他們自稱「調查員」)組成的所謂的「打假公司」---民事調查事務所。張欣所在的公司便是這麼一家有英資背景的國際著名的調查事務所。

據張欣介紹,2001年2月1日,他正式到這家打假公司上班,應聘時只知道到公司負責知識產權事務,但沒想到只是單純的打假。到辭職時,張欣總共在這家打假公司干了6個月零7天。然而在這短短的半年裡,他輾轉於全國24個省、市、區的數百個制假窩點,「險些死了好幾回!」他心有餘悸地說。

險些搭上一條命

同事們經常跟張欣說打假是一項高危險的職業,張欣剛到公司時就聽說有一個調查員在潮汕調查制假窩點時被人打死,現在凶手還逍遙法外。

據張欣介紹說,造假是一個暴利「行業」,往往被當地視為重要的「經濟支柱」。  於是,一些造假者與當地政治勢力形成一種利益關係。以造假煙為例,沒有當地一些部門的保護是很難繼續的。造假者與當地政治勢力這種利益關係形成後,打擊更加困難。有些地方甚至達到武裝制假的程度,形成一股很難觸動的黑惡勢力,調查員的身份一旦暴露便會有生命危險。

2001年6月23日,張欣和同事一起接受一家知名菸草企業的委託,到河南距離許昌市80公里的某縣一個小村子查找制假窩點。離村子老遠,張欣他們就發現那個小村子守衛森嚴,十幾輛「昌河」小麵包車跟電影裡的日本憲兵隊一樣繞著村子裡來回巡邏。每個車上均有4個彪形大漢,遇見有外地人進村就上前盤查。這次他們是在一個線人的帶領下進村看點的,同行的幾個河南人在路上小心囑咐張欣遇有盤查千萬不要出聲,生怕他不會講當地土話被發現。

他們在村子裡轉了兩圈,由線人指點造假點的準確位置。就在此時,他們的舉止還是引起該村巡查人員的注意,開車尾隨他們的桑塔納而來,線人趕緊叫司機加油門撤出,好在麵包車追不上桑塔納,他們才得以安全撤離。

第二天,他們會同該縣30多名武裝警察,在該縣縣委辦公室主任周和元的帶領下一行50多人前往該村查處。一走進這個偏僻的山村,就聞到到處瀰漫著一股刺鼻的煙味。簡陋的窩棚內,蹲著一排排捋菸葉的婦女,成捆的菸葉直接擺放在地上,旁邊幾個髒桶裡盛著染料和油類。他們就是用這種來源不明的紅色染料和油類噴染菸葉後,切割製成假煙絲,然後再生產出各種「名牌香菸」。

誰知他們剛剛從第一個造假點裡出來,就發現外面聚集了100多村民。當到達第二個造假點時,局面已經失去控制:500多村民已將檢查組圍得水泄不通,一群剽悍的造假者目露凶光地喊道:「不能讓他們拿走咱們的命根子!」人群邊喊著邊向中間湧。周主任大概想控制一下局面,命令所有警察槍上膛。沒想到這更激起村民們的憤慨,一個老者更是以黃繼光的姿態堵著一個警察的槍口,用當地最難聽的方言叫罵著。緊接著,不斷有磚頭從人群後面飛了過來,雷鳴般的罵聲伴隨著磚頭瓦塊鋪天蓋地而來。周主任當即被磚頭拍中頭部,直到現在仍然躺在病床上。檢查組趕快退入一個農房裡,500多暴怒的村民圍著3間平房,手裡的磚頭石塊不斷地從窗戶投入屋內,屋內50多人包括30多防暴警察手足無措地躲在牆垛後炕沿下……

張欣說,當時看著躺在擔架上的周主任胸膛艱難地一起一浮的,滿頭臉的鮮血,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對死亡的恐懼。

在極度恐懼中度過了5個多小時,該縣縣委書記親自帶著200多名武裝警察才將他們這些幾近虛脫的人解救出來。

回到公司後不久,張欣架不住家人的再三勸阻,辭去這家國際著名的打假公司的職業律師職務,到一家民營企業做起了法律顧問。

打假者竟被制假者污蔑為「賣國賊」

職業打假律師的第一職責是摸清制假窩點。據張欣介紹,一些資格老的調查員對全國各地各種物品的制假窩點是瞭如指掌。張欣說,制假窩點大體上呈現出「農村包圍城市」的特點,你甭小瞧了那些山旮旯,「名牌手機」等高科技產品都能造出來。

張欣到過的廣東汕頭某小山村便是遠近聞名的「造假村」。當地村民中流行著一句順口溜:「要想發大財,錢從假貨來。撈上幾十萬,多判兩年也划算。」該村生產假冒電池有50多年歷史了,制假者通常將買來的價廉質次的白電池芯、假標識等分發給農戶,農民在自己家中將假標識套在白電池芯上,加上絕緣墊,再用塑料封起來,一節或「松下」或「索尼」或「飛利浦」電池就造好了。張欣介紹說,該村中還有一戶村民門口有一個4立方米大小的蓄水池,你可別小看了這個蓄水池,自來水放入池中沉澱,不經過任何處理,便成了「名牌純淨水」。

2001年4月5日,張欣接受某外國知名食品公司委託去該村查處一個小糖果廠模仿其包裝裝潢一事。張欣首先找到當地工商局負責人蔡某,聽明白張欣的來意後,蔡某便開始推三阻四。張欣依照公司老同事的指點,塞給其一個信封(內有5000元錢),他立刻表示帶人和張欣一塊前往查處。等到了工廠一看,大門緊鎖著,怎麼敲都不開門。又不能強行破門,只能在外面苦等。此時,蔡某一直坐在車裡抽煙喝水。

等了一個多小時,該廠老闆才趕到。以往的經驗告訴張欣:打假必須搞「突襲」,即使剛到時假貨生產正如火如荼,一個多小時進去後也早就搬得無影無蹤了。進去後,發現果然如此。該廠老闆和蔡某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作了筆錄,象徵性地貼了幾箱侵權貨物,張欣提出其他侵權產品怎樣處理時,蔡某未置與否,只是說:「處罰決定以後會寄給你!」該老闆卻惡狠狠地對張欣說:「你們這幫賣國賊,中國就是叫你們這些人害的!」

一個月後蔡某將處罰決定寄給了張欣:只處罰區區500元人民幣,而申請企業為了此次打假共計花費不下3萬元!然而張欣的同事安慰他說,這已經夠可以的了,還有比你更慘的呢!

打假者和制假者:故人總相識

「打假實在是太難了!」幾個月的打假生涯使張欣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刑法雖然規定了製造偽劣商品罪、侵犯知識產權罪,但是現實中,制假設備難以沒收,假冒產品難以銷毀,以罰代刑現象嚴重,地方保護屢禁不止,造成假冒偽劣屢打不絕,而行政執法中罰款太低、處罰太輕,更是給了制假、售假者以喘息之機。與制假、售假的高額利潤相比,區區罰款,對不法份子來說,根本不能傷筋動骨。  據張欣介紹,1997年,全國工商系統共受理各類造假案件15321件,但受到刑事追訴的只有57件;1998年,共受理各類造假案件14736件,受到刑事追訴的僅有35件;2000年,全國工商系統共查處各類造假案件數千起,受到刑事追訴的僅5件。處罰太輕使造假者屢打不止,許多造假售假者,都已被行政處罰過四五次,有的甚至被罰過10多次,可他們從未放棄造假販假。行政處罰對於他們僅僅是增加了些許經營成本而已!張欣就曾跟蹤過一個造假機油的制假者,連續舉報過他5次,工商局也查處了他5次。前一段時間張欣在廣東中山發現他還在當地繼續造假。「真是不打不相識!」張欣自嘲似地說。


消息來源:生活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