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外交大突围 重塑东亚格局(图)

作者:陈静 发表:2025-11-04 21: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高市早苗
川普与高市早苗。(图片来源: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

2025年的日本政坛,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悄然到来,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支持率几乎是以“爆炸式”的方式窜升:根据《产经新闻》的最新民调,高市的整体支持率高达75%,其中20至29岁的年轻族群更是达到惊人的90%。这样的数字,在日本近代政治史上几乎前所未见。

这位来自奈良的女政治家,并非自民党派系政治的“天之骄女”,她一路走来,是在男性主导的政治体系中披荆斩棘、从逆境中突围的代表人物。曾经民调仅居第五的她,竟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一跃登顶,这不只是选战的奇迹,更是一场象征“新日本”诞生的民意革命。

“洋派”作风震撼外交圈与川普的惊艳互动

高市早苗于10月21日正式就任首相,上任仅一周,美国前总统川普便旋风访日。

两人的首次会晤不仅气氛热络,更被媒体形容为“外交戏剧性的一幕”。高市主动以英文对话、笑容大方、肢体自然——与过往日本首相拘谨严肃的形象判若两人。

川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称赞她是“亚洲最有活力的领导人之一”。

这场外交会面,不仅打开了高市的国际舞台,也让日本年轻人首次看到一位“不再唯唯诺诺”的领袖。她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柔性魅力,同时兼具坚定战略感,这种“刚柔并济”的领导风格,正是她支持率飙升的关键之一。

敢言移民问题触动日本社会的“沉默痛点”

然而,高市早苗的高支持率,并不仅止于形象。她敢于触及日本长期回避的议题,外来移民与社会秩序问题。

近年来,日本社会对部分中国移民的不满情绪急速上升。从房东拒租中国房客,到中国旅客在奈良公园虐待鹿的事件频发,种种不文明行为引发日本民众强烈反感。

高市早苗在竞选时明确表态:“对违法或破坏社会秩序的外国人,必须依法严惩。”这句话震撼全场。对日本媒体而言,这是“禁忌”的话题——历届政治人物都担心此议题会被解读为排外或煽动仇恨,因此避之唯恐不及。

但高市选择正面应对。她以自身在奈良的成长经历为引,讲述童年与鹿为伴的故事,呼吁保护日本的自然与文化尊严,并批评“外国人践踏日本的传统”的现象。这种直言不讳,反而赢得日本国民的广泛共鸣。

积极财政与“安倍经济学”的继承者

在经济政策上,高市早苗继承了安倍晋三的“三支箭”精神,但更为果断。

日本国债占GDP比率高达200%以上,是台湾的十倍。过去历任首相皆以“还债优先”为口号,导致长期财政紧缩,民间消费疲软,年轻人收入停滞。

而高市早苗主张:“与其让国家萎缩在贫困中,不如以积极财政创造繁荣。”她提出大规模基建投资与科技振兴方案,并呼吁以“国债促成经济再生”。

虽然反对者质疑“债留子孙”,但日本庶民心中更在意的是“今天能不能活得更好”。这种务实的民意,正是高市早苗崛起的社会基础。

外交突围 从川普到习近平,重塑东亚格局

高市早苗上任仅一周,便迎来川普总统访日。两人互动自然、默契十足,川普甚至在公众场合主动挽起她的手臂,意味深长地说:“我支持你。”这一幕,象征了美日同盟的重新加深。

高市随后登上美国航空母舰,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在海外军舰上公开亮相,象征日本正式走出“战后非军事国家”的阴影。对中国而言,这是战略噩梦;但对台湾与自由阵营而言,却是希望的象征。

此后,据失板明夫透露原本拒绝会面的习近平临时改变立场,在韩国与高市早苗短暂会谈。据其透露,中方此举是因“日美关系过于密切,必须调整姿态”。

高市在会谈中严正提出日本公民在中国遭拘留问题,语气不卑不亢。会后,她更主动在社群平台上发布与台湾代表林信义的合照,引发中国外交部强烈抗议,但这场外交“抗议剧”,反而让全世界看清:高市早苗的日本,已不再是可以被喝止的“附庸国”。

民意与媒体日本社会的“政治觉醒时刻”

高市早苗的高支持率,并非一时的偶然,而是日本社会在长期政治低迷与经济停滞后的集体心理反弹。

根据《产经新闻》与《富士电视台》于2025年10月公布的联合民调,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75.3%,在20至29岁族群中更达89%。这个数字在日本战后政坛仅见,甚至超过了1970年代田中角荣内阁的高峰期。

日本NHK在分析中指出,高市早苗的民意基础呈现“跨世代现象”:年轻人喜欢她的直率与自信;中年族群认同她的经济务实与反官僚态度;老年人则被她的爱国与传统价值观吸引。

此外,《读卖新闻》评论指出:“高市早苗让日本人重新相信政治人物可以既有信念,又有温度。”

女性首相的象征力量从被忽视到被期待

日本长期被视为“男性政治的堡垒”,即使安倍晋三曾提出“女性活跃社会”口号,但在政坛中真正能掌握实权的女性寥寥无几。

高市早苗的崛起打破了这一结构性困境。她不是靠家族、门阀或裙带关系,而是靠实力与长期基层经验一步步走过来的。

她曾在NHK担任节目主持人,也在安倍内阁中历任总务大臣、经济安全大臣等要职,以严谨著称。她推动的“关键技术保护法”与“芯片自主战略”,成为日本重建科技主权的关键基石。

这使得她的形象超越性别界限,被视为“日本精神的现代化代表”。

韩国《朝鲜日报》甚至以头版评论称她为“令男人佩服的女人”,并形容她“不仅是女性领袖,更是重塑亚洲政治格局的关键人物”。

“高市学”以礼制敌以诚动人

高市早苗在外交场合的表现,被日本舆论称为“高市学”,一种结合日本传统礼节与现代战略思维的新外交方式。

她的原则是:

“强硬时有理、有节;友好时真诚、可信。”

在与韩国总统会谈时,她特意安排站位让韩方国旗与日旗等高、等距;会后亲自目送韩国代表团上车离开,并鞠躬致意。这种看似细节的小动作,被韩国媒体称为“外交礼节上的柔性胜利”。

在与美国川普总统会谈时,她则展现出不同的一面——语速快、用词准、反应敏捷,能在川普连番玩笑中稳定节奏,赢得美方尊重。川普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留言:“高市首相是我见过最懂得平衡力量与温度的领导人。”

而在与中国领导人短暂会晤后,她于翌日发表的声明措辞冷静却强硬,明确提及“人权与法治原则不容妥协”,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共鸣。

媒体观察 从“保守女铁人”到“新日本的象征”

在国际媒体眼中,高市早苗的形象已远超日本政坛范畴。《纽约时报》形容她是“一位在男性政治世界中打开未来之门的女性”。

《泰晤士报》指出,她的领导风格让人想起“撒切尔夫人”,但更具东方智慧。《路透社》评价她的崛起“显示日本保守主义正重新找到现代化语言”。

而在日本国内,社交媒体上更出现了“高市旋风”与“高市时代”等热门标签,连动漫圈都纷纷以她为原型创作二次元形象,象征着一种“政治与文化融合”的新现象。

她成为了日本久违的“全民话题”,也是战后政治史上少数能跨越阶层、性别与世代的领袖人物。

正如《产经新闻》社论所言:“高市早苗让日本不再只是活在战后,而是重新走向未来。”她的崛起,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日本的过去,也映照出亚洲未来的方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