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事件:“人治”与“法治”的历史临界点(图)

作者:脸书向光前行粉专 发表:2025-10-23 07: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于朦胧
网友创作的于朦胧受害漫画(图片来源:网络)

“待抬头时才惊觉——那是一场以他之名的星辰起义,他以陨落为号,唤醒了整片沉睡的夜空。”——引自大陆网友。

我长期的立场,都是希望两岸和平,甚至有一天水到渠成可以和统互利。但2025年911发生在中国大陆北京的“于朦胧事件”,真的让我吓破胆。整个事件让我开始怀疑,之前对中共统治的想像,是否过于理想与乐观?!所以,我持续观察于朦胧事件的后续发展,毕竟这也牵动日后两岸未来可能的走向。

从事发911至今,已经超过一个月,即使在微博、小红书、抖音高强度言论管控下,甚至连“鱼”都成了敏感词,还波及了卖鱼、钓鱼的频道莫名被封锁停权。大陆网上为于朦胧发声的热度,却有不降反升的趋势。

许多为于朦胧发声的人都不是他的粉丝,而是原本不追星的路人。他们在悲剧发生后,去了解事件的始末,因物伤其类与对公平正义的渴望,自动自发想为他讨公道。

然而,官方至今却仍未回应强烈的舆情,甚至在“明面上”(921警情通报疑点重重)尚未将此事件立案。

事件时间轴回顾

2025年9月11号

于朦胧被发现坠楼于北京阳光上东小区。据称发现时间约凌晨五点多。

上午11:25

首先发布消息的是一个微博帐号江小宴(狗仔),贴文称:于与五六个朋友聚会后将自己反锁,被发现时就坠楼在地上,口袋还有两块劳力士表。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此贴文后来又经过两次编辑,删除了劳力士。最终,帐号被平台销号,人也不知所踪。

下午6:44分

于朦胧工作室发布讣告,证实于坠楼身亡,并声称“警方已排除刑事嫌疑”。

9月12日

多平台同时转发观察者网〈官方通报难掩阴谋论?不要让于朦胧成为下一个乔任梁〉一文。

同时聚会名单与多角度同声音的影音开始大量流出。于朦胧并非死于自杀或意外,而是遭到虐杀的震撼弹,迅速在网络造成极高的讨论度。

并且工作室早在七月份就已注销,讣文的说词与合法性皆被质疑。同时,于朦胧被发现原注销的公司登记多项业务经营范围,其中竟包括军火烟火项目。于朦胧坠楼原因成谜,恐触及艺人被当人头注册公司洗钱的黑幕。

各种阴谋论与虐杀说蔓延,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开始高强度控评--于朦胧的名字成为敏感词,照片与影片开始遭抹除,其微博、小红书帐号更有不明人士登录,删除许多贴文。许多人因为讨论于朦胧或上传影片或照片,而被禁言、停权或封号。

名单上的嫌疑人,遭到网友抵制,并宣称被网暴。一时舆论热度居高不下。许多网友没被禁言、封号等“捂嘴”强度吓阻,反而更坚定要为于朦胧发声。而警方却迟迟没有正式官方通报。

9月16日

工作室以于母的名义,又发一则声明,指于乃酒后坠楼(第一次出现),请公众不要再传谣,让遗属可以尽快恢复平静的生活。此声明一出,舆论再度沸腾。因于母从事发后,从未露面,只被拍到在于公司痛哭的画面,随后全网删除。群众担心于母安危,要求工作室出示委讬书,却迟迟得不到回应。警方亦继续缺位。

9月20日

网友自发在国际非政府组织Avaaz上发起“为于朦胧讨公道”连署,期望透过国际舆论压力,推动立案调查。

9月21日

北京朝阳公安局发布“净网通报”,宣称抓了三个在此事件造谣的网民,并且为工作室两次声明背书,排除此案刑事嫌疑。

警方的通报一出,不但没有平息众议,反而掀起网友更大的舆论反弹。多数网友认为警方违反程序正义,有渎职之嫌。

多名嫌疑人,在警方通报后,同时发出声明,表示要提告网友。

至今

案件本身因着官方的缄默与不作为,迟迟无进展。

于朦胧的名字、影像甚至被计划性抹除,至今没有一场公开的追悼会。

Avaaz上的连署,已达55万人。(10月21日)

舆论与集体觉醒

虽然官方保持缄默,但民间舆论并未退却。此事件已然成为风暴,导致“公信力的丧失”、“集体创伤”、“信仰的崩塌”,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许多网友表示,事件本身已经很恐怖,但官方的处置更恐怖。他们被迫第一次直面自身的恐惧、无力感与愤怒。

网友说:

“他是受害的我,我是幸存的他,但如果阳光不能照耀大地,我又能幸存几时!为了他为了千千万万的我们,坚持发声呐喊,此局不破,执念不消,行动不止!”

“事件的本质已经超过演员或明星离世,已经成为公众对司法透明度、资本操控及社会集体对公平公正的追问,持续关注是对生命的尊重,亦是对现代法治社会的守护。我们追的是光,是公平正义善良为本的法治社会。”

“只想,把他的名字还给他,把他的影像还给他,把他的声音还给他,把他的清白还给他,把他的正义还给他。”

“这个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结果,一代人的信仰都会崩塌,后续要几代人才能修复。”

“他们把我们的信仰踩在脚下践踏了,三观无一生还,所以我们心痛到窒息要呐喊。我们要世界还死者公道,还社会大众安全感。”

“911挑战人性的极限,善与恶如此分明,案情如此明晰,证据如此确凿,证人目击者参与者如此众多,但是一个月了我们还在盼望立an!如果这个案件没有公正公开判决,911将成为很多善良的中国人心里阴影,或将见证中国的历史进程。”

于朦胧事件像切开了一道口,让光渗进来,点亮了公民意识的觉醒。许多大陆网友对于“村外”帮忙Avaaz连署的努力,感到既感谢又羞愧。他们并不愿意让家丑外扬成为国耻,但想要为于朦胧(那个受害的自己)讨回公道的迫切,在官方迟迟不肯回应人民诉求的冷处理中,成为了不得已的冀望。

临界点:从人治向法治的可能转向

许多为于朦胧发声的网友,原本对娱乐圈无感,甚至在911后才第一次认识他。但他们因物伤其类的共感,无法停止为一个陌生人的不公而愤怒。

有人深挖嫌疑人背后盘根错结的利益结构,自发抵制他们的作品与事发后无人为于发声的娱乐圈。并从逃税、洗钱、国安等具体可查的事实,向相关单位举报。

法学专业的网友,则引用《宪法》、《刑法》、《公安法》,从程序正义与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等角度发起举报。

大量网友每天打电话、写信、网上进行对相关责任单位的投诉。

随着时间推进,追究这场坠楼事件的真相,已成为无声的战争。

整个事件成为一次集体的法治教育,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确认。

许多发声的网友是基于对国家的爱,对公信力尚存的一点信任。于朦胧事件,不只是个体的悲剧,更是制度与人性的照妖镜。

于朦胧的死逼人直视:

当真相被封存,人民是否仍愿意追问?

当权力选择沉默,甚至包庇权贵时,公民是否仍敢发声?

而我们看到的,是千千万个个匿名的网友,用自己的萤光一起撑起理性、法律与良知。

他们让“人治”与“法治”之间的界线,不再只是抽象的理论,而是成为一场现实的较量。

或许,这正是历史的临界点——

当人民以法治的名义要求真相,

当正义不再仰赖恩赐,而是出自集体的坚持,

一个社会的文明,就正在向前推进。

他们没有放弃,他们仍在督促官方立案,要给逝者公道,并还大众一个真相。

愿他们的努力,真能建设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

愿他们的坚持,终能迎来于朦胧的天亮。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脸书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