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自己也说过亡国有三大预兆。(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洋务运动刚刚发轫的时候,国门打开,电灯、电话、火车、铁路这些西方新奇玩意儿纷纷引进,让满清王朝一夜之间好像走进了现代。“赶英超美”或许言过其实,但至少看上去与世界接轨了,满城洋气、举国高歌,“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目眩。
但在这一片看似繁华背后,真正清醒的,只有曾国藩身边的幕僚——赵烈文。1867年盛夏夜里,赵烈文与曾国藩对面长谈。他冷静分析时局:官府明火执仗,社会两极分化,百姓困苦不堪,朝中大员多是尸位素餐。赵烈文断言,不出五十年,大清必亡,“先是朝廷垮台,接着地方无人主事,各自为政,到那时分崩离析已不可避免”。
曾国藩听罢长叹:“我日夜只愿早死。”他自觉无力挽救大厦将倾,不忍目睹清廷“抽心一烂”、土崩瓦解,只盼自己能闭上眼睛,不见这黑云压城的一幕。
果不其然,二十年后,曾国藩撒手归天。又过二十载,慈禧太后驾崩。三年后,正值民国肇始,大清王朝轰然崩塌,这距离赵烈文预言,恰好不足五十年。
曾国藩感知的王朝灭亡之兆
实际上,曾国藩自己也说过亡国有三大预兆:
1、黑白不分,社会丧失了应有的净化与清算功能,就没了正义与邪恶之别,自此踏上了死亡的第一个台阶。
2、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一个社会小人越来越猖獗,好人就只能忍受坏人的猖獗了。由此就踏上了死亡的第二步台阶。
3、问题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之后,偏偏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没有人愿意为这艘破船补补窟窿,却全当没有看见。(有如今天的专家教授大放厥词,很多人却都默认。)
于右任的亡国三部曲
于右任。(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于右任(1879年~1964年),原名伯循,字诱人,故后以谐音“右任”为名,晚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他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近代中国重要政治家、教育家、革命报人和书法家。
无独有偶,于右任也提出过《亡国三恶因》。
1、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
百姓贫穷,物价飞涨,社会呈败落之象。
而老百姓为什么会贫穷?是因为“国有金,吝不与人”,财富不往普通人手里流动,国与民争利。一切资源归“权贵”私有。劳苦民众虽竭尽劳作,终不足以维持生计,两极分化严重。残民,掠民,扰民以自肥,最终也就只能民不聊生,由此种下了亡国恶因。
2、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
行善的不能受到褒扬,作恶的不能受到制止,社会道德急剧下滑。
官员虽多,但作恶,忙于吃喝嫖赌,聚敛财富,使“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善恶本人兼而有之,所以于右任老先生说“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其中的“化”、“使”两个动词很生动的说明了官员普遍贪腐、社会道德败坏原因。在社会层面上,“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就呈现出溃败的状态。
3、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财富有了贫富不均,权力有了两极分化。
财产聚于恶者之家,而社会又丧失了自我更新的功能,也就有了“此哭中、彼笑中”的现象。“外人”指列强,“窥伺”中华大地,伺机捞起好处;“霄小”指内奸,挑动拨弄,出卖国家利益,搞金钱外交,用通商拉拢外国政要“助纣为虐”,维持其祸国殃民的统治。“侦探”金钱收买外国政要,甚至其行为举止、罢免升迁都以金钱利益为动因,用这样的方法维持统治,社会怎能不败亡。
历史的巨变、灾难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在一瞬间,人们甚至都来不及做准备,庞贝古城遭遇灭顶之灾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商贾名流还坐在海边,悠闲的喝着葡萄酒,沉醉于当下的生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那样一个强大的政权怎么会突然灰飞烟灭;柏林墙的倒塌是在一夜之间,第二天东西德的人们依然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在2019武汉肺炎(“中共病毒”)肆虐之前,你会相信突然之间,全球40多亿人就居家了。
曾国藩、于右任总结的政权灭亡的征象对今天也是很有启发的。
责任编辑:禾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