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句】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图)

作者:林婉如 发表:2025-10-16 11: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雁
雁有五德,符合儒家人格的伦理规范和要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常听人说:“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飞过后会留下声音,人度过一生后会留下姓名。后来引申为,人生在世,要为人间做点有意义的事,留下好的名声和影响,不要连只大雁都不如。

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

据传,五代时有个叫王彦章的人,认为人活着就应该建功立业,死后应该流芳百世。王彦章虽是一介武夫,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却常常用俚语对别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后人根据这句话再创作,便产生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样一则具有积极意义、富于进取精神的俗语。

“雁过留声”这一俗语的着眼点在于“过”,即活着应该是怎么样的状态。也就是说,人生在世,应像大雁飞过天空,留下声音一样,以自己的品德和功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让后人铭记不忘。

其实,除了建功立业之外,通过一个小小的善举,也能让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比如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这些行为就像大雁发出的美妙鸣声,都可能成为温暖的光,照亮别人的生命!

大雁是五德之鸟

雁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禽中之冠,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兼备之鸟,也是聘娶仪式中的重要信物。

雁有五德:仁、义、礼、智、信,符合儒家人格的伦理规范和要求。

大雁之仁表现为,一队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食为生,其余的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而会养其老、送其终。

大雁之义表现为雌雄相伴,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是雄雁亡,那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

大雁之礼表现为大雁组队,无论“人”字还是“一”字,阵头都是由老雁引领,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到老雁前边,这是其礼让恭谦之意。

大雁之智表现为雁群灵动难以捕获,非常机警。

大雁之信就更不用说了,鸿雁是随着季节变更而迁移,每年来去都有定时的候鸟,它们信守时间,有组织的群聚活动,因此有苏武牧羊以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古代的婚礼基本沿袭了周人开创的“六礼”制度,即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的礼俗。而古人在“六礼”中有五礼用雁作为贽见之礼,就是因为大雁的五德具有劝示和教化的功用。因此,“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句谚语用大雁来做比喻也就不足为奇了。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