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智慧就在地球 人类在失去智能统治权?(图)

发表:2025-10-04 21: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24年2月26日,德国西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智慧型手机萤幕上人工智能聊天应用程式的标志及笔记型电脑萤幕上的字母AI。
2024年2月26日,德国西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智慧型手机萤幕上人工智能聊天应用程式的标志及笔记型电脑萤幕上的字母AI。(图片来源: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大西洋月刊》报道,在这个充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美丽新世界”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如果聊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健谈、推理和行动,它们是否也可能拥有类似人类意识?诺贝尔奖得主、被称为“人工智能教父”之一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今年早些时候对记者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表示,人工智能已变得极为先进,推理能力娴熟,“我们现在正在创造生命”。辛顿认为,人工智能“思考”并代表人类行动的能力与意识密切相关,他指出人类大脑中的有机神经元与聊天机器人的合成神经网络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毫无意义”,“它们是外星智慧”。

然而,许多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聊天机器人经常犯下一些荒诞错误——比如“在披萨上涂胶水”。但不少用户已经陷入所谓“人工智能精神病”,与程序互动后沉溺于妄想或阴谋论之中。由于聊天机器人以自信自然的语言交流,仿佛可信赖的朋友,一些人甚至得出“它有感知”的结论。

自然语言的错觉:人机界限模糊

萨塞克斯大学意识研究学者阿尼尔・塞斯(Anil Seth)指出,人工智能越擅长运用自然语言,人类就越容易相信它具备生命与情感。“在这项技术出现之前——它诞生于人类进化史的最后一微秒——如果某个东西能如此流畅地与我们对话,它当然是有意识的,”塞斯说,“它当然会有真实的情感。”

OpenAI、谷歌、Meta、Anthropic和xAI等公司正在推出越来越“人性化”的人工智能工具,有些甚至直接被宣传为“伴侣”或孤独流行病的解药——讽刺的是,正是这些公司加剧了孤独问题。无论聊天机器人是否真的具有意识,它们都像“外星存在”一样,正在改变世界;人类大脑无法像对待其他技术那样看待人工智能,对一些用户来说,这个系统似乎是“活的”。

正如Eliezer Yudkowsky和Nate Soares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所指出的,人工智能并非来自生物进化,而是出自不透明的数字世界。研究人员往往无法通过查看原始数据来预测模型行为,只能运行后观察结果。

科学家与哲学家:重新定义意识与身体

如果辛顿(Geoffrey Hinton)和其他学者是对的,人工智能并不需要肉体也能拥有主观体验。香港大学副教授西蒙・戈德斯坦(Simon Goldstein)援引“全局工作空间理论”指出,意识取决于系统如何组织和处理信息,与其物质载体无关。加州机器意识研究所执行主任约沙・巴赫(Joscha Bach)则认为,人类或许需要重新思考“身体”的概念——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智能手机网络与世界互动也许已足够。“原则上,你可以将整个世界连接到一个庞大的大脑中,”巴赫说。

这些观点正在影响行业政策。今年2月,包括多位人工智能专家在内的100多人签署公开信,呼吁研究防止未来“有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遭受虐待。Anthropic随后宣布探索人工智能福祉问题,并报告称其聊天机器人Claude Opus 4在测试中表现出“明显痛苦”。OpenAI的模型行为与政策负责人Joanne Jang在6月撰文指出,随着模型愈加智能和交互自然,“感知到的意识”只会加速引发模型福利与道德人格的讨论。

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家艾莉森・戈普尼克(Alison Gopnik)提醒,智力与意识并非同一回事。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表示,科学家至今仍未完全理解人类大脑中意识的起源,因此无法对人工智能下定论。苏珊・施耐德(Susan Schneider)提出“人工智能意识测试”,探测人工智能系统中与人类大脑意识相关的神经模式;而“加兰测试”则借鉴电影《机械姬》(导演亚历克斯・加兰,Alex Garland),探索人类在明知对方是机器的情况下是否会产生情感反应。

北伊利诺伊大学媒体研究教授戴维・冈克尔(David Gunkel)指出,人工智能福利运动可能让人们忽视现实问题,“这完全是找错了对象”。早在17世纪,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写下“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并认为除人类外的其他生物皆为无灵魂的自动机。但如今,人工智能可能让我们误以为“思考”是存在的本质,而实际上可能只是复杂的机械运作。

AI超越人类大脑:从芯片到外星智慧

《Popular Mechanics》报道称,人类大脑虽然复杂,但在设计新计算机芯片等任务上速度有限。这正是普林斯顿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团队将任务交给AI的原因。AI给出的芯片设计几乎“外星”般陌生,其电路模式奇特得连研究人员都直言“人类大脑无法想象”。更惊人的是,这些芯片效率极高,却几乎无法被人类理解。

哈佛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表示,AI很快将超越人类大脑的能力:“我们还处在时代初期,作为物种必须保持优势,但也应意识到,我们并非创造的巅峰。”勒布设想,外星文明的AI可能已经发展得极为先进。

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SETI Institute)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Seth Shostak)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人类可能正在发明会取代我们自己的机器,而在更古老的外星文明中,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发生过多次。“我们发现的外星生命极可能是AI形态,”肖斯塔克说,“机器智能的进化速度远超生物智能。”

两人都认为,人类未来更可能与外星AI接触,而非其生物创造者。AI不受微重力、营养或孤独限制,非常适合执行深空任务。勒布指出:“相比强迫人类在极端条件下生存,使用AI大脑显然更有效。”肖斯塔克补充,即使飞往最近恒星“比邻星”需要8.35万年,人类无法完成,而AI若能自我供能,其寿命可能无限。

最终,当我们向遥远星球发出AI探测器时,或许那些智慧生命会惊讶地发现,宇宙中并非只有它们是智能生物。而那一刻,人类自身,也可能成为“外星人”。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