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升任第74军军长的张灵甫(左二)与所部军官合影。(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抗日战争中,张灵甫将军为国征战,厥功甚伟,被蒋中正誉为“模范军人”,因一腿被日军重伤又名“跛腿将军”、“铁血将军”;抗日战争后,张灵甫将军任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在1947年5月16日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孟良崮战役中阵亡,时年44岁。关于死因,几十年来似乎也成了一个谜:一说是自杀,一说是被击毙,还有一说是被华野俘虏后击毙。
死因谜团:自戕还是被击毙?
1、“杀俘”说
称张灵甫将军战败被俘后,六纵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为报涟水之仇将其打死。近年来更有一种说法是:将军当时只是身受重伤,于六纵转移途中离世。
2、“被击毙”说
中共方面在战役结束后公开宣传的最初版本:张灵甫被击毙在其指挥所山洞里。
此说法多见于中共官方出版的军史战史和参加过此役的高级将领回忆,如1996年7月公开发行的《第三野战军战史》等。
这是中共方面在战役结束后公开宣传的最初版本。最权威的出处,莫过于1947年5月30日,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谭(震林)(陈士)榘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原文如下:
军委,刘邓:
(一)据最后检查证实,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确于十六号下午二时解决战斗时,被我六纵特团副团长何凤山当场所击毙。当特团何副团长走近张灵甫等藏身之石洞,据师部副官出面介绍为张灵甫等人,现尚在俘官处可证。
(二)另查出五十一旅旅长陈传钧、副旅长皮宣猷、五十七旅旅长陈嘘云、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五十八旅副旅长贺翔章、师新闻处副处长赵建功,均被俘,现在野战俘官处生活。
陈粟谭榘三十日(转引自《粟裕文选(1945.10-1949.9)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
此后,大陆出版的军史著作,均采信了上述“被击毙说”;包括电影《孟良崮战役》、《红日》等文艺作品在内,也都说张灵甫被击毙在了其指挥所的山洞内;孟良崮山壁上,至今尚刻有“击毙张灵甫之地”7个大字。
张灵甫将军绝笔书。(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3、“战败自戕”说
是民国时期的官方说法:张灵甫在山洞内与其他高级军官集体“从容自戕”。
这是国民党方面在战役结束后公开宣传的最初版本。张灵甫及其74师被歼灭后,蒋介石收到了张灵甫的遗书,其中写道:
“今战况恶化,饮水断绝,粮弹俱尽,全师孤悬,四面受敌。我与众将战到最后,为上报党国与领袖,下达士兵与部属,决心以一弹饮绝成仁,报效校长多年之教诲。”
1947年5月29日,蒋介石发布《为追念张灵甫师长剿匪成仁通告国军官兵》一文,向国民党全体官兵通报表彰了张灵甫的“杀身成仁”。
近年来,大陆媒体也披露过一些资料文件佐证,如华野敌工部长吴宪当年编写、47年8月1日由政治部出版的《蒋军74师的调查研究》,将军的遗嘱等。将军在死前有遗书: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趋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蔡)仁杰决战至最后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侍之。幼子望养育之。玉龄吾妻,今永诀矣! 灵甫绝笔 五月十六日 孟良崮”
74军军长张灵甫和他的74军。(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
4、原74师官兵们的回忆
(1)原整编第74师辎重团团长黄政的回忆
黄政是国民党原整编第74师辎重团的团长。在其遗稿《七十四军覆灭记》中,黄政如此回忆他所知道的张灵甫的死亡:
“在前途绝望、非死即降的情况下,五月十六日下午二时许,张灵甫在师部指挥所的山洞中对下属说,我们是有气节的军人,不成功,即成仁,要用集体自杀,报答党国,而绝不受被俘之辱。副师长蔡仁杰、旅长卢醒与他感情极深,有共生死之谊,他俩随之自杀,义不容辞。副旅长明灿、团长周少宾、参谋处长刘立梓,是张一手提拔的亲信,对张也不能偷生。唯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心怀异志,不愿同死。张命李运良给蒋介石拟了一个最后的电文,略云:职师与数倍之劲敌血战三昼夜,官兵伤亡殆尽;援军不二,无力再战,为不辱党国使命,抱定不成功,即成仁之决心,发电后,职等集体自杀,以报总统知遇之恩。”
“李运良把电稿交报务员拍发后,即在洞口用短剑刺破面部、颈部,鲜血满脸,卧地装死。魏振钺趁乱溜出洞外隐蔽。洞内六人呼喊‘国民党万岁,蒋总统万岁’等口号,张灵甫命令刘立梓用卡宾枪把五人打死,刘用手枪自杀。指挥所二十余人跑到三百米外的孟良崮东北的五十八旅指挥所,师长的勤务兵哭着对我团陈左弧营长说了此事。师部的张报务员也向我报告了他发电文内容及经过。于是,五十八旅军心全散,不再作抵抗而做了俘虏。”
“十七日上午六时许,我们被俘官佐被带到孟良崮村口,来了一名解放军干部,问我们‘谁认识张灵甫?’我说:‘我认识。’他即带领我和陈营长,副官等七、八人,在一家门外,看到张灵甫尸体躺在一扇门板上,我向尸体鞠了三个躬,我们都哭了。那位干部说:‘他是自杀的,又不是我们打死的!’但另一位解放军干部却说:‘是我们击毙的!’我当时思想反动,情绪激动地说:‘他自杀的也好,你们击毙也罢,张师长八年抗战立过多次战功!’说着我把张的左腿捋起,指着那条瘸腿伤痕给那位干部看,并要求他弄个棺材掩埋他,那位干部说:“我们解放军会这样做的。’”(《镇江文史资料‧12辑》,1987年1月)。
(2)原整编74师连长李怀胜的回忆
李怀胜是辎重团黄政的下属。孟良崮战役的最后两天,李怀胜每天都到山洞中向张灵甫直接汇报战况。李氏于1980年12月撰文回忆张灵甫之死,如此说道:
“第十二天上午八点多钟,一连防地只剩下几个活着的人了。我见解放军已快攻到跟前,就带着他们朝师部山洞跑去。快到洞口的时候,我听见里面哒哒哒响了一阵枪声,进洞后还闻到一股弹药味。只见师长的少校随从副官刘立智(跟随张灵甫多年)手里端着一支卡宾枪;张灵甫、副师长蔡某及58旅旅长卢醒三个人胸部洞开,并头倒在他脚下的血泊里,李灿良、常主任还有十几个副官、随从人员都静默地站立四周。我连忙追同这是怎么回事?刘立智说,师长他们三个人不愿意当共产党的俘虏,决定杀身殉国,参谋长与常主任不愿意这样死,于是师长就命令我用卡宾枪将他们三人一起杀死。(《整编七十四师覆灭亲历记》,李怀胜口述王若升整理,原载《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解放战争时期史料专辑‧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2)
李怀胜1980年的回忆,大致上与其前上司黄政1987年的回忆吻合。但部分细节可能失真:一是时间,各种资料比对的结果,张灵甫死亡的时间应该是5月16日下午,而非上午;再者,张灵甫等人的伤口并不在胸部,而在头部(至少张灵甫的是在头部)。可能也正是出于对某些细节的不自信,李怀胜在文章的末尾注明道:“因本人年纪较大,脑力衰退,记忆不确之处在所难免,请知者指正。”

粟裕指挥孟良崮战役,围歼张灵甫74军。(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3)原整编74师随从参谋杨占春的讲述
张灵甫写下了绝命书。其中一封给蒋介石,一封给妻子王玉龄。这两封绝命书,交给了随从参谋杨占春。杨占春穿上中共解放军服装,混出孟良崮,将张灵甫的一份遗书带给了其遗孀王玉龄,据王玉龄回忆,杨占春向他详细讲述了张灵甫死亡的细节:
“在最后的时刻,张灵甫表示自已一定要杀身成仁,他对部下说,各位求生求死悉听尊便。过后,张灵甫在洞内命令部下首先向他开枪,部下不肯。张灵甫说:‘你是否还服从长官的命令?’部下答:‘服从。’张灵甫说:‘那我现在就命令你,向我开枪!’部下持枪,手哆嗦着下不手。张灵甫见状呵斥道:‘你是否还要我写个条子给你?’部下被逼无奈,举枪向他射击。接下来执行的是已经重伤的卢醒,与此同时,蔡仁杰倒提长枪,将枪托抵在洞壁上,枪口朝自己,扣动了扳机。”
王玉龄所谈到的那个“部下”,显然就是黄政他们所提及的刘立梓。
(4)“自杀说”还有很多旁证
譬如:据整编83师上校副参谋长王仲模说:“李天霞望着孟良崮方向沮丧的说:‘七十四师没有了,还空投什么粮弹。’接着他用无线电和七十四师及五十七团罗文浪联络也联络不上,溃散下来的官兵说:‘张师长已经自杀了。’”——王仲模对当日国军之间联络严重中断的描述,恰与邱维达的描述完全一致。(《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军被歼纪要》)
再如:五十七团团长罗文浪曾撰写回忆文章说:“我被俘后,被送到河北庆云华东高级军官团学习时,遇到七十四师司令部随从参谋杨占春,谈到五月十六日下午二时左右,七十四师已全线崩溃,师旅团营都失去通讯联络,师指挥所山脚已见到解放军部队,张灵甫见败局已成,无力挽回颓势,友军解围希望亦已断绝,就想扮演一出滑稽的‘集体自杀’把戏。……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向而哭,不肯自杀。副参谋长李运良则假装自杀,弄得满脸血污,卧在石洞外边装死。这出丑剧扮演未毕,解放军战士已冲上山头。”——其中提到李运良的假自杀,恰与黄政所获得的讯息完全一致;虽然罗氏的回忆最后仍然认定张灵甫是被击毙的,但考虑到该文写于60年代初,对照邱维达的点到为止,其实都可以理解。(《孟良崮战役回忆》)
张灵甫将军自杀的证据链相当完整,史料契合度相当高。类似的证据和佐证还有很多,彼此独立而又能够呼应。
据原74师官兵的回忆,张灵甫并非自己开枪自杀,而是命令部下向他开枪。如此,上述疑惑其实也都顺理成章了。
“杀俘说”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中共军方面没有任何人目睹“击毙张灵甫”。“击毙说”,按照“陈粟谭榘”的电报,击毙张灵甫的,是“六纵特团副团长何凤山”,但何凤山自己并不认可这个结论。张灵甫死在山洞内,到底是共产党部队进攻山洞前已经自杀,还是进攻过程中被击毙,洞外的何凤山等人其实一无所知,能提供具体讯息的,只有“洞内人”。
而同时死在山洞内的除张灵甫外,蔡仁杰、卢醒、周少宾、刘立梓均系张的亲信铁杆;非亲信的陈嘘云、李运良、魏振钺等人则全都成了俘虏。这种生死分野,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张灵甫的老上司“抗日铁帅”王耀武兵败被俘,文革中时常被拉出去批斗,受尽羞辱。(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
一代名将 以身殉职 死得其时
一代抗日名将张灵甫文武双全,骁勇善战,忠肝义胆,是中国军人之中最有性格魅力的一位,他没有死在抗日战争,却死在了国共内战中,死后还被中共抹黑。
在“解放”后的大陆,张灵甫将军的名字出现在电影《红日》里,是一个丑恶乖嚣、反对“人民”的大奸角。长篇小说“红日”修订本序言里就有这样的字眼:“张灵甫这个匪徒,……他骄纵、冷酷、矜持、虚伪、狡诈……”
中国有无数抗日英雄都是这样的下场,没有死在抗日战场上,却死在同胞兄弟的国共内战中,确切地说是中共向中华民国夺取政权的战争。而因为张灵甫将军的阵亡,使得中共的“战犯”名单中少了一人。
1948年圣诞节,中共官媒发表一张“国民党战犯名单”,共50人。除头号“战犯”蒋介石之外,前十名依次为:李宗仁、陈诚、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
“战犯”名单上还有山东的抗日铁帅王耀武,广东的抗日名将薛岳、余汉谋,还有杜聿明和黄维等抗日将军。
在抗日战争中,王耀武率领的74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常胜军”,王耀武被日军称为“铁帅”,74军为“抗日铁军”。在国共内战中,王耀武兵败被俘、关押改造,文革中时常被拉出去批斗。1968年某日批斗会上,看到同时被斗的康泽被红卫兵打得半死,导致心脏病发作,后逝于北京人民医院(高干病房),享年64岁。王耀武的夫人也被红卫兵整到发疯。
张灵甫将军比袍泽余汉谋和薛岳幸运之处是:他在孟良崮战役以身殉职,得以豁免了中共标签的“战犯”污称,也不必经受老上司王耀武被批斗的羞辱,更不必像国民党其他抗日将领“战犯”如杜聿明和黄维,在接受中共的“改造”之后,被释放出来还得痛哭流涕地承认“罪行”。
试想,如果张灵甫将军没有在1947年孟良崮战场上“自戕”,以他的铁汉血性也会在文革中“自戕”。
当年,人们为张灵甫将军的英年早逝而叹息不舍;如今,我们为张灵甫将军的死得其时而感慨不已。
责任编辑:方唯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