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早已看穿 中美贸易战最终的结局(图)

作者:禾子编辑整理 发表:2025-05-17 09: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邓小平
邓小平曾说:“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2018年,中共跟美国打了一场贸易战。中共党媒高喊“小打不如中打,中打不如大打,大打大胜”,结果是中共被打得一败涂地。

2025年,中共又跟美国打关税战。结果会怎么样呢?

中美贸易90天的暂时喘息?

中共前脚还在喊“绝不屈服”,后脚就跟美国达成了关税妥协。5月12日,两国代表在瑞士“握手言和”,同意暂时放下贸易“武器”90天。期间,中国把对美国商品征的高达125%的关税降到只有10%;中国还取消了今年4月刚加上去的那些报复措施、美国则把对中国商品的145%关税降到30%。

不过美国川普对芬太尼问题加的那20%特别关税没有动,说明美方态度依然强硬。

讽刺的是中共在芬太尼问题上的态度,中共认为芬太尼是美国自己的问题,美国别推卸责任,要求停止所谓“抹黑推责”;其后又再度宣称,中方对美方芬太尼征两轮关税,所采取的关税和非关税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中共这种甩锅态度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在美国政府眼里,芬太尼每年害死7万美国人,这岂是小事?他们认为中国作为这些化学品的主要来源地,必须真正负起责任来,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中国不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美国那20%的关税肯定是不会取消的。

至于90天后会怎样,CNN记者问了川普:“如果90天后谈不拢,关税会不会重新飙到145%?”,川普说不会那么夸张,但肯定会“大幅增加”。翻译一下就是:美国手里还攥着牌呢,虽然不会一下子把关税抬到天上去,但肯定会继续施压。

简而言之,这次协议更像是双方的暂时休战,真正的贸易战休不休还得看,特别是要看中共在芬太尼问题上会拿出什么实际行动。

其实,中美关税战的实质是制度之争,如果中共不做出根本性的改变,双方达成均可以接受的长期协议,并非易事。如何看出川普是真下决心了?纵观中美关系70年,即可见一段从美国战略误判到逐渐清醒的过程。

中美关系70年真相揭秘:从对抗到幻想再到觉醒

1)冷战(1949~1971)

1949年,中共篡政。美国政府明智地拒绝承认这一极权政权,坚持与台湾保持外交和军事关系。这一决定是基于美国认识到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威胁。

特别是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直接派兵与美军交战,展现了其对外扩张的野心。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联盟对中共实行经济制裁和技术禁运,防止一个极权政权获得更多危害世界和平的机会。

可以说,这一时期,美国的战略封锁有效地限制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和军事扩张能力,为亚太地区的自由民主国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2)战略失误(1971~1989)

然而,到了1971年,基辛格和尼克松出于短视的地缘政治考量,开始了与中共的秘密外交。这一“乒乓外交”背后的动机虽然是为了制衡苏联,但却低估了中共政权的本质。1972年《上海公报》签署后,美国实际上为中共打开了通往国际社会的大门。

1979年,卡特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做出了历史性的错误决定,与中共建交并断绝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尽管美国通过《与台湾关系法》试图弥补这一战略失误,但这一决定实质上使中共获得了国际认可。

邓小平访美开启了西方对中国的幻想(蜜月)时期。美国政界普遍认为,通过经济开放和技术转让,中共会逐渐走向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这种天真的“和平演变”理论导致了大量西方资本和技术无条件地流向中国。

3)天安门大屠杀 幻想破灭(1989~2001)

历史事实多次证明,中共是不会因经济开放而改变极权本质的。1989年,中共在天安门广场实行了血腥镇压。美国及西方国家虽然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遗憾的是,这些制裁很快因为经济利益考量而被削弱或取消。

特别是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让步更加明显。克林顿政府将人权与贸易脱钩,为了商业利益而牺牲了价值观原则。1990年代末,美国主导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果然,事到如今这一决定已被证明是美国最大的战略误判之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有所发展,离不开美资美企,但真正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伊始正是在与美国谈判成功,并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彼时没有意识到中共邪恶本质的美国“拥抱熊猫派”希冀通过让中共国纳入世界经济体系,使其经济发展起来,进而推动中国政治的转型。

在这一时期,中共狡猾地利用西方的经济利益冲动,成功地避开了真正的政治改革,同时收获了经济全球化的巨大红利。

4)警醒(2001~2017)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飙升,大量制造业工作岗位流失,美国中产阶级遭受严重打击。与此同时,中共利用不公平贸易手段,包括货币操纵、非关税壁垒、强制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盗窃,迅速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和技术实力。

奥巴马政府察觉到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执行力度不足,未能有效遏制中共的扩张。在南海问题上,中共无视国际法庭裁决,大规模填海造岛军事化;在科技领域,通过“千人计划”等方式系统性窃取西方技术;在国际组织中,利用经济影响力逐步改变国际规则。

这一时期,中共提出的所谓“新型大国关系”本质上是要求美国承认其在亚太的“核心利益”和势力范围,同时继续享受全球化的经济利益。

然而,中共目前加速向极权主义回归的趋势,最终导致美国战略界的全面觉醒。

5)全面认清中共威胁(2018~至今)

美国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逐步意识到,中国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不但没有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反而不断扩大对美欧的渗透和影响,试图将共产意识形态重塑全球格局,这让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2018年川普政府发动的贸易战,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转向。这不仅是针对贸易不平衡的行动,更是对过去数十年政策失败的纠正。贸易战随后扩展到科技领域,美国开始限制关键技术向中国转让,特别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0年,新冠病毒从武汉爆发并席卷全球,中共政权的信息封锁和对病毒源头调查的阻挠,进一步暴露了其对国际秩序的威胁。川普政府明确将中共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两党在对华强硬立场上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拜登政府继承并深化了这一战略转向,在联合盟友共同应对中国挑战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AUKUS联盟的建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的强化、芯片联盟的形成,都表明美国及其盟友已经认识到中共政权构成的系统性挑战。

2023年至2025年,尽管两国元首在旧金山和其他场合有所接触,但这些表面的“缓和”掩盖不了结构性对抗的现实。在台湾问题上,中共继续加大军事压力;在科技领域,两国的脱钩进程持续深入;在意识形态层面,体制竞争日益明显。

2025年5月中美经贸谈判的表面进展,不过是中共在面临国内经济压力时的策略性调整,而非真正的政策转变。那么如果中共为了保政权,选择与美国对抗到底会是怎样的结局?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邓小平的预言。

邓小平对中美关系的态度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随即,邓小平于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以中共国副总理的身分访美九天。因为其在中共内部的实际地位众所周知,美国也给予了高规格接待。

据中国大陆某媒体报导,当时陪同出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李慎之在飞机上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回答说:“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潜台词就是同美国搞不好关系的国家都比较穷,中国也得这么干。

二战结束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美国的支持和推动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和腾飞,逐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东德、东欧诸国、朝鲜、中国大陆、古巴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由于长期与美国对立,普遍陷入专制体制,既失去了自由,也难以实现经济繁荣。哪一个共产国家不是鸡飞狗跳、社会困顿、民生艰难?看得出来,邓小平也不得不承认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对于中国发展有益处。

李慎之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也写道,“邓小平如此重视美国是因为他认为,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首先就要对美国开放,不对美国开放,对任何其他国家开放都没有用。”

历史从不喜欢开玩笑,但有时却让人觉得颇为滑稽。邓小平曾在1974年4月1日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坦言:“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并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如今看来,这番话或许正预示着中美贸易战最终可能走向的结局。



责任编辑:文丽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