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图片来源:Pexel)
【看中国2025年5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采访/综合报导)本月稍早,美中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高层贸易谈判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时协议,为持续数年的贸易紧张关系注入一剂缓和剂。根据协议,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大幅下调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则从125%降至10%,并设立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期,为后续谈判提供关键窗口。此次谈判不仅标志着双方在经济层面的阶段性妥协,更揭示了中美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复杂博弈。民运领袖王丹与王军涛对此发表见解,指出协议背后的深层问题与未来不确定性,呼吁各界谨慎看待这场“战略性停火”。
美中协议详情与全球市场反应
此次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双边关税大幅下调、建立新的经贸磋商机制,以及为未来谈判设定90天的缓冲期。双方同意定期就贸易和经济问题展开对话,并指定各自的谈判负责人,这一机制被视为谈判的重大突破,为长期稳定的沟通管道奠定基础。此外,协议还涉及部分市场准入的放宽,特别是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的进口承诺,以及美国对中国部分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松绑。
协议公布后,全球金融市场迅速做出积极反应,显示投资者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的乐观情绪。美国道琼斯指数单日上涨954点,纳斯达克指数攀升3.6%,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6%。亚洲市场同样表现强劲,台湾加权指数上涨4.1%,日本日经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分别上涨2.8%和3.2%。欧洲市场也受到提振,德国DAX指数和英国富时100指数均录得显著涨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关税下调有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缓解通胀压力,对依赖中美贸易的经济体而言是一大利好。
对美国而言,降低关税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特别是在食品、能源和消费品价格高企的背景下。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稳定经济形势对共和党执政至关重要,协议的达成被视为川普政府的一项政治胜利。对中国而言,关税下调则为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喘息空间,有助于保护数百万与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并维持对美国关键商品的市场准入。这对中国国内经济稳定,尤其是面临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消费疲软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王丹:表面缓和掩盖深层矛盾
民运领袖王丹在自媒体节目中表示,90天临时协议的表面成果背后隐藏的深层问题值得关注。
- 关税战背后的战略对抗
王丹认为,关税战只是中美战略竞争的冰山一角,其核心在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全方位压制,以及中国试图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企图。虽然此次谈判降低了关税,但未触及科技竞争、产业补贴和地缘政治等更深层次的议题。例如,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限制措施(如对华为和中芯国际的制裁)以及中国对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出口管控,仍是双方博弈的焦点。王丹警告,这些问题若未能在未来谈判中妥善解决,可能引发新一轮冲突。
- 中国务实态度的持续性存疑
王丹特别指出,中共商务部对协议的正面表态与一个月前北京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他认为,这表明习近平在外部经济压力与内部政治考量下,选择了暂时的妥协。然而,这种务实态度是否能长期维持,受到中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制约。习近平近年来通过“总加速师”式的政策推进,引发内外争议,其政权稳定性备受关注。王丹质疑,习近平的务实转向是否仅为权宜之计,若国内经济压力加剧或民族主义情绪升温,北京可能重回强硬路线。
- 经济脱钩的现实困境
王丹坦言,美中经济深度交融使得完全脱钩几乎不可能。此前双方高达三位数的关税几乎等同于贸易禁运,但迅速达成协议表明,双方均意识到供应链的紧密联系。例如,美国依赖中国的消费电子产品和医疗设备,中国则依赖美国的农产品和高端芯片。
王丹总结,此次谈判是一场“战略性停火”,而非最终解决方案。未来90天的谈判将聚焦核心科技、国企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双方的长期利益。他警告,若中国在这些领域做出实质性妥协,可能面临内部政治压力;若坚持不让步,则可能引发美国更强硬的报复措施。王丹呼吁外界避免急于判断输赢,强调中美博弈的复杂性远超预期,未来数年将充满变数。
王军涛:双方妥协的内外压力
《看中国》近日采访了民运领袖王军涛,他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角度分析谈判背后的动态,认为协议是中美在内外压力下“各自找台阶下”的结果。
- 川普的经济与政治考量
王军涛指出,川普发动贸易战的初衷是迫使中国让步,巩固美国经济优势。然而,高达145%的关税让中国“被打蒙”,反而使谈判陷入僵局。川普急于达成协议,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正处于关键时刻,若贸易战导致供应链断裂或通胀失控,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损害其执政基础。此外,美国民众对物价上涨的高度敏感(特别是在汽油和食品价格方面)迫使川普必须谨慎行事。王军涛认为,川普有四年任期限制,恐怕会影响到其对华战略。
王军涛认为,中方面临压力更大。若全面接受美国条件,可能导致其政权合法性受损,甚至引发内部权力危机。因此,北京选择拖延战术,利用高压统治维持国内稳定,同时在谈判中做出有限让步。
- 未来90天的预测与不确定性
王军涛预测,未来90天内,川普将继续对中方施压,但考虑到避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不会让美中贸易完全中断。他形容川普为“天才”,擅长出奇制胜,不排除在关税之外采取其他手段(如金融制裁或技术封锁)打乱中共的部署。然而,具体策略难以预测,取决于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和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对北京而言,因其内部经济困境(如地方债务危机和失业率上升)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制约,将使谈判前景充满挑战。
王军涛特别提到,中共近期政策上的退让(如放宽外资准入和减少对国企的直接补贴)并不意味其全面退缩。相反,这是其在外部压力下的战术调整,旨在为长期博弈争取时间。他预测,若未来谈判触及核心科技或国企改革等敏感领域,北京可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导致谈判破裂。
全球视角:谈判的深远影响
此次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不仅影响双边关系,还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欧盟、日本和东盟等经济体对协议表示欢迎,认为关税下调有助于稳定全球贸易环境。然而,有分析人士担忧,中美妥协可能掩盖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例如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和技术标准的竞争。
在亚洲,台湾和韩国等高度依赖中美市场的经济体从协议中受益匪浅,但也面临不确定性。若中美未来谈判破裂,这些地区可能成为贸易战的间接受害者。在欧洲,德国和法国等国呼吁中美加快谈判进程,避免全球贸易陷入进一步动荡。与此同时,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则密切关注中美博弈,试图在其中寻找战略机遇。
长远博弈序章与未来挑战
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临时协议,为贸易战按下暂停键,但王丹与王军涛都认为,这仅是更长远博弈的序章。协议缓解了短期经济压力,但未触及核心科技、国企补贴和地缘政治等深层问题。未来90天的谈判将是关键,双方在战略、经济与政治层面的角力将决定最终走向。
王丹强调,国际博弈的复杂性往往超出预期,美中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对抗尤其如此。无论是关税战还是技术竞争,未来都可能出现令人震惊的转折。他呼吁各界保持冷静,密切关注谈判进展。王军涛则指出,川普与北京的决策受各自国内环境制约,中美关系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90天,美中关系走向将继续牵动全球目光。无论如何,美中博弈的下一幕都将为世界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