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親美抗中保臺 北京最擔憂的「安倍接班人」(圖)


2025 年 10 月 21 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東京首相辦公室舉行了她作為日本領導人的首次新聞發布會。(16:9)
2025年10月21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東京首相辦公室舉行了她作為日本領導人的首次新聞發布會。(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今日,日本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以眾議院237票、參議院123票的絕對優勢當選第104任首相,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這一歷史性突破標誌著日本政壇的深刻變革,高市早苗以「安倍接班人」身份,承諾推動國家正常化,包括修憲、國防軍化、經濟復甦與外交重塑。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指出,她展現女性政治力量崛起;臺灣經濟學家吳嘉隆稱她為北京「最害怕的女人」,將聯手川普(特朗普)強化印太戰略;曹長青預言她開啟美日同盟新時代。日經指數今日大漲4%,創歷史新高,市場看好「安倍經濟學2.0」。高市的上任不僅是性別突破,更是日本保守回潮的信號,備受全球矚目。

從平民到鐵娘子

高市早苗的當選是日本政治生態變革的產物。一年前,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她首輪領先卻被石破茂逆轉,當時女性議員比例僅眾議院15%、參議院25%,遠低於臺灣的40%。矢板明夫回憶,一年前臺日友好訪問團訪日時,感慨日本性別偏見根深蒂固,但高市勝出證明女性政治參與度提升。吳嘉隆指出,高市三次參選自民黨總裁,此次在安倍盟友麻生太郎支持下逆轉勝,首輪黨友票119票遙遙領先,第二輪以185票擊敗小泉進次郎的156票,反映基層民意保守回潮。曹長青強調,自民黨在石破茂執政下民調跌至30%以下,移民政策引發抗議,黨內保守派支持高市。高市輕鬆勝出野田佳彥的149票,靠與日本維新會聯盟穩固政權。

高市早苗,64歲,出生於奈良縣普通家庭,父親是汽車公司職員,母親是警察。她考上早稻田和慶應義塾大學,但因經濟壓力選擇神戶大學經濟學部,展現家庭責任感。矢板明夫指出,她是松下政經塾第五期畢業生,與他有學姐學弟關係,今年4月訪臺深化國際視野。大學時,她熱愛重金屬音樂,擅長架子鼓,報考松下政經塾時騎摩托車500公里趕到神奈川,展現冒險精神。2003年首次參選落敗,她安排助理包括弟弟給同僚山本拓,促成婚姻,未生育但收養丈夫三子,家庭和睦。曹長青稱她從平民奮鬥,42歲結婚,專注「挽救日本」。吳嘉隆提到,她以撒切爾夫人為榜樣,32歲當選眾議員,十次連任,曾任經濟安保大臣。半島電視臺稱她「日本鐵娘子」,常穿藍色套裝。

在性格上,高市重視傳統,矢板明夫提到她在總裁選舉中吟誦奈良和歌,強調人與自然共生。她每年參拜靖國神社,源於母親教育尊重為公獻身者,訪臺時堅持祭拜忠烈祠。2022年,她因承諾不訪臺與岸田文雄衝突,矢板明夫讚其原則性。但她不善應酬,回電話慢,或影響黨內人脈。曹長青稱其勤奮專業,辯論出色。吳嘉隆比喻她繼承撒切爾保守主義,激勵女性參政。

安倍經濟學2.0:經濟改革與貨幣正常化的挑戰

在經濟政策上,高市早苗繼承並升級安倍經濟學,吳嘉隆稱之為「安倍經濟學2.0」。安倍時代,日本面臨「失落的20年」通縮困境,安倍三箭——財政擴張、貨幣寬鬆、結構性改革——成功拉動經濟。但如今,日本已擺脫通縮,通脹率一度高達4%,吳嘉隆指出,高市內閣面臨新挑戰,輸入型通脹和貨幣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長期量化寬鬆導致日元疲軟,進口品價格上漲,形成惡性循環。高市早苗承諾大刀闊斧升息,結束輸入型通脹,讓利率超過通脹率,實現正常化。這將吸引熱錢回流日本,日元走強,軍工產業復興,推動內需和工資增長。目前,日本工資增長率超5%,高於通脹,吳嘉隆預測,這將改善消費信心,帶動股市和企業投資。矢板明夫補充,高市政權將積極財政,發行國債,導致日元貶值、日股升值,尤其利好軍工股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曹長青強調,高市不像安倍受黨內保守派牽制,將大膽推動減稅、簡化稅制,廢除累進稅率,轉向單一稅率,刺激消費與投資。

日本經濟長期受官僚體系和平均主義拖累,高市早苗的改革將針對農協壟斷、進口限制,推動私有化。但曹長青警告,這將是最大挑戰,日本社會主義成分高,改革阻力大。今日日經指數大漲,逼近5萬點大關,市場押注軍工股將受益。《經濟學人》分析,高市經濟政策強調財政擴張和寬鬆,但需應對國家債務近GDP三倍的壓力。

高市早苗的經濟視野源於其背景:神戶大學經濟學專業、松下政經塾訓練。她曾任經濟安保大臣,推動「綜合經濟安保法」,防範外國技術和人才外流。吳嘉隆強調,高市將與美國在關稅和出口管制上更緊密合作。

10月底,高市早苗將與川普會面,吳嘉隆預測,川普可能讓步,重談美日貿易協議,對日本汽車業如豐田、本田有利。美國參議員莫雷諾透露,川普考慮減免在美組裝汽車關稅,這對高市是大利多。高市表示,將審視石破茂時代協議,若不符合日本利益,將提出重談。吳嘉隆大膽預言,川普將支持高市,鞏固其領導地位,推動AI基礎設施投資。日本對美投資超5000億美元,高市將爭取尊嚴合作,避免「不平等」。這將影響全球經濟,日元升值可能打擊出口,但內需和軍工將彌補。路透社報導,高市任命資深議員片山為財務大臣,聚焦經濟刺激。

親美抗中保臺:高市的外交藍圖與臺日融合

國防與外交是高市早苗的核心議程,吳嘉隆視其為「日本戰後國家體制正常化」的完成者。她主張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廢除憲法第九條限制,增加軍費至GDP 2%以上。這將復興日本軍工產業,與臺灣高科技合作,形成印太戰略支柱。矢板明夫指出,高市年輕時在美國國會實習,瞭解美日動態,將親美抗中保臺。約30年前,高市訪華後對唐家璇的「戰爭責任」說辭不滿,稱中國才是人權破壞者,不能被道德綁架。今天,她一貫強硬:清除黨內親中派,如二階俊博,用「抗中大將」組建內閣。這讓中國「非常煩惱」,中日衝突或加劇。吳嘉隆指出,高市上任讓北京「最害怕」,因為她對華強硬:年輕時訪華後批評中國「道德綁架」日本;清除黨內親中派,用「抗中大將」組建內閣。中國外交部回應「注視選舉結果」,但媒體擔憂其臺灣政策和靖國神社參拜。中國媒體警戒高市「鷹派」觀點,可能加劇中日摩擦。曹長青強調,高市像川普,敢對左派媒體回擊,反對同性婚姻,強調家庭價值;對中共、北韓強硬,支持民主臺灣。今年4月訪臺,她會見臺灣總統,參觀高雄安倍銅像。

在美日同盟上,高市早苗強調鞏固關係。吳嘉隆分析,她將與川普聯手推動保守主義浪潮。10月底APEC會議,川普將訪日,高市有機會直接交手中共領導人。吳嘉隆預言,兩人「一拍即合」,強化美日韓小北約和四方安全對話(美日澳印)。但印度左右逢源、購買俄油讓四方出現「破口」,高市需調整。高市對韓關係敏感:每年參拜靖國神社,但強調「韓國是重要鄰國」,可能放下歷史糾葛,推動合作。吳嘉隆指出,以前日本殖民朝鮮半島,南北韓皆敏感,高市需美國撮合改善日韓關係。新聞週刊報導,高市支持修憲,中國和北韓高度警惕。

臺日關係是高市外交亮點。吳嘉隆強調,高市視臺灣為「極重要友人」,今年4月訪臺會見總統賴清德,建議准安全同盟,甚至軍售臺灣。她延續安倍「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主張,可能正式化。吳嘉隆預測,臺日從安全合作到產業、技術、價值觀合作,最終「高度融合」。臺灣海峽與日本領海相連,高市將推動深度交流,與美國協調,形成反中包圍網。這對臺灣是福音:軍工合作、高科技共享,提升印太穩定。矢板明夫補充,高市重視臺灣,不懼中國反應,訪臺時要求參拜忠烈祠,展現對歷史承諾的尊重。曹長青指出,高市支持民主臺灣,與川普理念一致,將加強美日臺合作。福布斯分析,中國擔憂高市臺灣政策,將「接棒」安倍對華強硬。

儘管前景樂觀,高市內閣面臨重重挑戰。吳嘉隆指出,自民黨議會席位不足233席的過半,與維新會聯盟脆弱,後者未入閣,隨時可能撤出。高市承諾縮減10%議員席位,將得罪黨內勢力。唯一的解決是提前大選,利用高人氣重獲多數。若能在年底或明年3月通過預算後解散國會,政權可長期;否則,或短暫如石破茂。矢板明夫警告,高市政權「朋友少、敵人多」,黨內人脈不足可能影響支持率。曹長青補充,黨內派系林立,安倍派和麻生派雖支持高市,但需更成熟的政治策略平衡關係。吳嘉隆警告,經濟改革難:官僚體系盤根錯節,平均主義傾向強,推動私有化、減稅不易。外交上,日韓歷史糾葛、北韓導彈威脅、中美貿易摩擦皆是考驗。RFI分析,高市上任後挑戰重重,包括女性議員比例低、移民問題和經濟債務。

展望未來,吳嘉隆認為高市早苗可能超越安倍,開啟日本新時代。她將推動保守主義運動,與川普影響世界格局。日本正常化將重塑印太,軍工復興、熱錢回流、經濟繁榮。臺日融合將穩定亞太,對抗中國擴張。矢板明夫祝福高市「帶領日本更強大、更富裕,促進臺日關係」。曹長青預言,高市可能成為日本140年來第七位偉大首相,影響力超安倍。作為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藍衣形象象徵撒切爾精神,日本女性議員比例雖低,但她的上任或激勵更多女性參政。國際媒體一致認為,這不僅是性別突破,更是日本保守回歸的信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