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逝世的李銳是中共黨史專家,1950年代中期被任命為毛澤東的私人秘書之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
我一直認為,對毛澤東的研究要深入下去,無論是他正確的或錯誤的方面,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對於他正確的方面的文章、書籍已汗牛充棟,固然也待進一步研究;然而對他缺點、錯誤方面的研究就顯得很不夠。須知,正是他的一些錯誤,給我們中華民族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其影響既深且巨。我說過,他的陰影仍然籠罩著我們。這不能不有待研究。
這本關於毛澤東翻雲覆雨、出爾反爾、變化無常的書,是從一個側面、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研究毛澤東的,據我所知,這樣的書,迄今還未曾有過。編者說,這本書的寫作,是受我的有關這方面的一些說法的影響而促使的。他在《前言》中引用了我的話:「言行不一,出爾反爾,在毛澤東晚年達到了令人害怕的程度。」然後循此發掘開去而寫成的。書中大量事實不僅說明我的言之無虛,同時也闡發了我的觀點,發揮了我未及細述的一些問題。對此,我當然是支持的。
我上面的講話,是在1980年10月25日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案)小組討論會上發言時講的。當時講這個話是有充分根據的。與會許多老同志談到這類問題時,十分激動,有些話講得也很尖銳,如方毅談到,毛是一個暴君。當時大家之所以要講這些,一是由於這些問題對我們黨的傷害太大,必須如實地講出來。二是希望在《決議》中能對毛澤東這方面的問題有所反映,以便全黨能夠從中汲取教訓。但是,當時有個指導思想,叫做「宜粗不宜細」,所以涉及毛澤東的錯誤,尤其是作風、個性、人品等方面的問題都迴避了。鑒於當時「文化大革命」剛結束不久,毛澤東的個人迷信及其社會影響還廣泛存在,從政治上考慮,在《決議》中暫時不談這方面的問題是可以的,參與討論的人大多也能接受。但是,作為歷史科學的研究,則與「宜粗不宜細」相反,應該「宜細不宜粗」。所謂的「細」,就是涉及毛澤東的許多錯誤的具體的客觀事實,都需要仔細研究。比如說「文化大革命」,不去研究毛澤東是何種心態,如何策劃於密室,背著黨中央進行暗中活動等等問題,只說「毛澤東同志負有主要責任」,這顯然是很不夠的,也不可能從中汲取真正的教訓。結束毛澤東的錯誤至今已有二十多年,還要迴避這個問題,就說不過去了。這二十多年來,類似毛澤東那樣獨斷專行的錯誤,還時有發生,不能不與當年為維護毛澤東,同時也維護了他的一些錯誤,或對他的錯誤「宜粗不宜細」,也是就是粗枝大葉、大而化之、馬虎過去了有關。記得「大躍進」全國饑荒餓死幾千萬人之後,在討論經驗教訓時劉少奇說過:「成績要講夠,缺點要講透」。這個話用到今天,就是要把歷史上所有的問題包括毛澤東的錯誤在內,都需要「宜細不宜粗」。只有把這方面的問題弄得「細」一點,弄清楚一點,弄明白一點,才能真正避免重犯毛澤東類似的錯誤,不然是很難做到的。
這裡涉及到制度與人的關係問題。鄧小平說過:「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33頁)這是講得很好的。當時我們聽了這個講話,深受鼓舞,以為從此啟動政治體製改革,可以從制度上解決問題了。二十多年過去了,改革得怎樣呢?鄧小平所講的「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一類家長製現象」,不是還是缺乏必要的制度約束嗎?鄧小平還講道:「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毛澤東同志就說過,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西方國家不可能性發生。他雖然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由於沒有在實際上解決領導制度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同上)人們不禁要問,毛澤東既然認識到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製的問題,為什麽不從領導制度上去解決呢?我認為,從後來批露的許多史料說明,毛澤東根本就不認為斯大林有多大的錯誤(他的話是「列寧、斯大林這兩把刀子不能丟。」)反而對揭露斯大林錯誤的赫魯曉夫斥為修正主義頭子,恨之入骨。他是基本肯定斯大林執政的正當,怎麽可能想從領導制度上來解決他那無上權力受到約束的問題呢?毛澤東的許多重大錯誤,都是在他說這個話之後,而不是之前。如果他有一點這方面的意願,還能因彭德懷、劉少奇的一點意見分歧,就把人家往死裡整嗎?這說明,有了像毛澤東這樣容不得不同意見的人,又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根本上就不想建立能夠防止斯大林那樣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製的制度,誰也管他不了,誰也對他無可奈何。他為什麽不想解決自己的權力受到制度約束的問題呢?從延安整風運動之後,使毛成為黨的絕對權威,就是一把手說了算。毛本人也逐漸聽不得不同意見,1949年之後,更對任何不同意見視為拂逆之舉。他被神化,直到自視為「馬克思加秦始皇」。在他之後,鄧小平雖然提出並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關於政治體製改革中曾有所反映,但是,他也多少有點毛澤東第二的做派,也不可能有多少前進。鄧之後又過去了這麽多年,有多少前進呢?這不正是說明毛澤東這方面的流毒和影響還有待消除研究嗎?
我認為,中國要改革,要前進,要「與時俱進」,要能夠真正成為現代化的國家,必須對毛澤東的各種錯誤進行清理,消除其消極影響。毛澤東政治上的皇權專制,經濟上的小農經濟、民粹主義,文化上的鼓勵愚昧、歧視科學、打擊知識份子等,都曾給我國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和影響。這些東西,不準說,不準寫,一個勁地捂著,難道是一個慎重的黨的態度嗎?斯大林的錯誤和罪行被揭露後,採取捂的辦法,沒有能從中汲取應有的教訓,以致重犯了斯大林的錯誤;對毛澤東的問題一個勁地捂著,同樣也是重犯了毛澤東的某些錯誤。為什麽就不能改一改呢?真要改革,對毛澤東的錯誤就不能迴避。
這本關於毛澤東翻雲覆雨的書,雖然不是全面論述毛澤東錯誤的,但從這一專題,作為冰山的一角,也能展示毛澤東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一些錯誤思想,供人們去認識和研究毛澤東,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翻閱這本書之後,給人這樣一個深刻的印象:新中國建立以來,毛澤東的每一次重大錯誤,幾乎都和他出爾反爾、翻雲覆雨有關,大者如丟掉他多次講過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急急忙忙搞「窮過渡」;響應他號召「幫助黨整風」,提意見,沒有料到他來了「陽謀」、打「右派」;廬山會議原本要糾正「左」的錯誤,彭德懷寫了一封糾「左」的信,就被打成「反黨集團」頭子;吳晗本是響應他「學習海瑞」的,卻成了他發動「文化大革命」向知識份子開刀的祭品,等等。由於從這一角度所考察的問題,都是建立在確鑿事實基礎上的,也就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說服力。這與那些汗牛充棟、連篇累牘地只對毛澤東頌揚,歪曲歷史、掩蓋歷史的書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些為掀起「毛澤東熱」的書籍,對其錯誤諱莫如深、三緘其口,是完全違背實事求是原則的。有的黨史書上,竟然說謊話到「文化大革命」的發動者都不知是誰了。這種「導向」,要把人們引向何處去?日本人總是不願意承認和反省過去侵略中國的罪行,激起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憤慨;難道我們中華民族也是不願意承認和反省過去歷史的民族嗎?一個不知道反省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這本尊重歷史、還歷史本來面目的書籍,僅就其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來說,我認為也是十分可貴、值得鼓勵的。這類的著述多一些,對我們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就會多一分益處,對推進改革也會多一分動力。果能如此,乃人民之幸,民族之幸。
2004年1月6日
来源:《翻雲覆雨毛澤東》序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