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共封鎖全面斷電 台灣加強能源儲備尋求美援(圖)


台灣正積極強化能源儲備與供應鏈安全,以防止在遭遇中共封鎖時陷入能源斷供危機。
台灣正積極強化能源儲備與供應鏈安全,以防止在遭遇中共封鎖時陷入能源斷供危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10月8日訊】隨著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華爾街日報》近日指出,台灣正積極強化能源儲備與供應鏈安全,以防止在遭遇中共封鎖時陷入能源斷供危機。

台灣目前約97%的能源仰賴進口,其中液化天然氣(LNG)是發電的主力燃料。一旦海運通道受阻,現有的儲氣量恐僅能支撐約11天,使整體電力系統面臨中斷風險。

🇹🇼台灣的能源焦慮:從依賴進口到尋求「戰略備援」

台灣政府近期已啟動多項計畫,包括擴建儲氣設施、提升再生能源比例,以及重新評估停機核電廠的可行性。

目前台灣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不到12%,距離政府設定的2050年達70%目標仍有巨大落差。短期內,天然氣與燃煤仍是維持供電穩定的主力。

同時,中油公司正與國際供應商洽談長期採購案,特別關注美國阿拉斯加的LNG項目,以減少對亞洲轉運點的依賴。

🇺🇸美國的角色:能源安全也成為台美戰略合作的一環

面對潛在封鎖風險,美國政界與智庫也開始關注台灣的能源安全。有美國參議員提出草案,主張在緊急狀況下,美國政府可為台灣的能源運輸提供保險與護航支援,確保美國LNG能安全抵台。

美方分析人士指出,強化能源鏈結不僅能穩定台灣供電,也有助於鞏固印太地區的民主盟友體系,減少中國在能源與經濟層面的脅迫能力。

封鎖風險與電力脆弱性:科技島的致命弱點

專家指出,中國若採取「灰色地帶封鎖」戰術,可能不需開戰即可重創台灣經濟。

目前台灣的電力備轉容量率常在10%以下波動,若同時遭遇燃料短缺或機組事故,供電中斷的風險將急速上升。

半導體產業首當其衝。由於晶圓製造對電力穩定性極為敏感,即使短暫停電也可能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

能源安全,已成為台灣國防戰略的一部分

這場「能源備援戰」不只是電力議題,而是國家安全的延伸。

再生能源的困境與機會

台灣具備發展離岸風電與太陽能的潛力,但電網調度、儲能技術與投資速度仍不足。若無法解決間歇性問題,再生能源難以支撐基載電力。

美國若能提供LNG穩定出口與運輸保障,將使台灣在戰略上擁有更堅實的後盾。反之,若美方支持有限,台灣可能被迫尋求更多元來源,甚至重新考慮核能與日本、澳洲的合作方案。

電網韌性是下一場戰爭的防線

電力中斷不一定需要飛彈攻擊。網路攻擊、港口封鎖、資訊戰,皆可在數天內癱瘓供應。強化電網分散化與區域微電網建設,將是台灣下一個戰略重點。

台灣的能源政策正從「經濟議題」轉變為「戰略防衛」。

在可能的地緣封鎖與能源脆弱性之間,台灣正試圖打造新的能源安全網。

這不僅是為了避免停電,而是為了在任何情境下,讓燈光不熄、晶片不斷、國家不陷入黑暗。



責任編輯:立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