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大量死亡?很多中國人活不到老年!從「未富先老」到「未老先亡」 中國政府化解養老負荷的新途徑!(視頻)


大家好,我是自媒體「Edward文鳴」。中國今天正走進一個深度老齡化社會,一個養老體系尚未完善,家庭支柱卻被摧毀了的時代,人口出生率斷崖式下跌,80後、90後年輕人正在大量猝死。這一切並非偶然,而是中共數十年一胎化計畫生育政策與雙軌制帶來的惡果。中國人正迎來死亡浪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歷史根源到未來推演,揭開「未富先老」與「未老先死」的殘酷真相。

「未富先老」的國情

中國已經是一個老齡化社會。什麼是老齡化社會?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到總人口的10%以上時,它便步入了老齡化的門檻。按照該標準,截至2023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超過2.96億,佔總人口的21.1%。中國已經遠遠滑向一個比日本更嚴峻的深度老齡化社會。所有人都在圍繞著養老基金缺口、醫療負擔、勞動力短缺等而展開討論。

但是,如果未來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就活不到我們所定義的「老年」呢?當一個龐大的金字塔下層民眾,正在被邪惡制度系統性侵蝕,以至於平安地活到60歲,都可能成為一種奢望時,我們再去討論「如何養老」,是否就像一隻螞蚱根本活不過去秋天,卻擔心冬天的風雪造成飢寒一樣毫無意義呢?

在中國,突然之間人們感到處處變得那麼冷清,從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的街道和航站樓,到三四線的小城市,再到農村,冷冷清清的人流,冷冷清清的商業氛圍,蕭條觸目可見。但是,與此同時,醫院爆滿,火葬場火化排隊,直到今天持續不斷。人們在網路上議論,感覺身邊很多人去世了,包括很多年輕人。數據顯示,「80後、90後,死亡率超過5%,人們認同這一說法:「壓力大,內耗重,各種『卷』,食品衛生,核污染水,空氣,心情,體質等等。」「新冠後遺症,心梗腦梗猝死。」「感覺心腦血病越來越年輕化。」「癌症井噴似的。」

有網友說:「我三年前在荊州跑了三個墓地,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和不到60的中年人去世的真的很多,還有火化牌上滾動的信息表,一眼望過去,年紀大的真沒幾個。」網友在山東一殯儀館隨手拍的電子屏照片顯示,8個逝者中,3個年齡在14歲∼31歲之間,2個年齡在不到50歲,1個年齡為55歲,只有兩人70歲以上。另一山東網友說:「有個鄰居在火葬場工作,據說每10個死者裡有7位沒有活到70歲。說明交社保基本領不了養老金,太悲涼了!」。

中國今天所面臨的人口困境,嚴重程度,可能超過所有人的想像,而最深刻的歷史根源,就是那場持續了數十年的、以國家強制力推行的計畫生育政策。那場反人性的暴力運動,深入到大陸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體生命中。在「一胎化」的嚴厲政策下,中共執行手段突破人倫底線:強制墮胎、高額罰款、乃至更極端、更令人髮指的暴力行為,給整整一代人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創傷。高效且殘酷地在短期內迅速壓低了生育率,至少4億嬰兒被屠殺。但其代價,是徹底扭曲了中國未來數十年的人口結構,並從根本上改變了民眾的生育觀念。

歷史的代價,總是在未來償還。當年的短視,鑄就了今天的苦果。中國當前的出生率,已經徹底崩潰。從每年近1800萬出生人口,到跌破如今不足700萬,只用了短短數年時間。這種在和平時期斷崖式的人口坍塌,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在結婚率如此低的情況下,未來兩三年內,出生人口跌破500萬,是大概率事件。

有人將一個出生率崩潰的中國,對標日本,因為日本出生率也很低,似乎順理成章,卻忽略了兩國之間最根本的經濟基礎差異,即「先富後老」與「未富先老」的天壤之別。日本老齡化,人家是在經濟達到頂峰、社會積累了巨額財富、國民普遍富裕之後,才從容地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活得很有尊嚴。因此,日本面臨的老齡化危機,是一個富裕國家如何維持其高福利體系運轉的內部管理問題。而中國,則是在人均財富不足、經濟發展已然失速、社會保障體系根本不完善的背景下,迎面撞上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老齡化浪潮。國民財富被政府與奸商蠱惑著高度集中於流動性差且充滿泡沫的房地產,財富被洗劫一空。當經濟高速增長的紅利期結束,普通家庭再也無力通過個人儲蓄來為醫療和養老托底時,整個社會的脆弱性,徹底暴露。

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日本是在為一棟已經建好的堅固大廈,如何進行內部裝修而煩惱;而中國,則是地基尚未打牢,大廈的主體結構,卻已經開始老化和崩壞。

人們不禁要問:這是誰之過、誰之罪?

雙軌制社會

中國是一個雙軌制社會。一個軌道就是中共黨員體制內與依附者的福利體制,這個群體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軍隊、國企核心人員等,他們的養老、醫療,由國家財政直接擔保,標準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他們能夠優先獲得最優質的醫療、教育和生活資源,形成了一個封閉的、與外部風險絕緣的循環。另一個軌道是體制外普通大眾,包括私企員工、個體戶、數億靈活就業者和農民。他們是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也是所有風險的最終承擔者。他們的養老及醫療保障,微薄甚至沒有,在重疾面前不堪一擊。他們的健康和生命,在宏大的國家敘事中,是可以被忽略的統計數字,和可以被犧牲的韭菜。

這種雙軌制最致命的後果,在於當一個群體自己享用著特供食品、特供的器官、享受著頂級醫療服務時,他們就徹底失去了投入巨大公共資源,去治理與普通民眾相關的公共問題的內在動力。因此,當一個社會被割裂成兩個休戚並不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時,任何需要全社會共同承擔的危機,其最終的解決方案,必然不是共同應對,而是將代價和痛苦,系統性地、不可逆地,轉嫁給那個更龐大、也更無聲的韭菜群體。

除了以上外部因素之外,中國普通人的內在健康也在惡化。

系統性的健康損耗

疫情過後,中國人普遍身體變差、免疫力下降、怪病頻發。國民健康狀況嚴重下滑,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體感和共識。這裡面存在著病毒後遺症、毒疫苗長期影響,但政府卻諱莫如深,對異見強力壓制,導致了一個巨大的社會信任真空。

此外,幾十年來,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掠奪式發展,其惡果正在全面顯現。被污染的空氣、水源和土壤,已經成為誘發癌症和各種慢性病的溫床。與此同時,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科技與狠活」早已不是一句玩笑,而是普通人餐桌上的日常。在雙軌制的邏輯下,這個問題近乎無解:當決策層自身享有安全的特供食品時,他們又怎會有動力從根本上投入巨大成本去治理公共食品安全呢?這種制度性的隔離,默許了對普通民眾身體的長期慢性毒害。

還有,經濟的下行,催生了更殘酷的內部競爭。一方面是大量青年失業,另一方面在職者則陷入了無休止內卷之中。996、甚至007的工作模式,早已成為許多行業的標配。無論是打螺絲的工人、還是寫代碼的碼農,在這種情形下,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企業勞動強度都相當於正常國家2-3人的總和。如果從22歲大學畢業算起,工作到35歲,這短短13年,對身體和精神的消耗,恐怕已不亞於一個正常國家的勞動者工作到50歲的程度。當一個人的職業生命在35歲就事實性終結,當他的身體在40歲就百病纏身、垂垂老矣時,我們再去討論他65歲時的退休金,還有意義嗎?

在高強度的勞動和巨大的精神壓力下,中青年過勞死,已不再是新聞,而是一種常態。這種以透支生命為代價的生存模式,正在從根本上消耗這一代人的健康儲備,讓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根本無法健康地活到退休之日。

當下的中國,「35歲危機」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實:一個勞動者在35歲被企業「優化」下來後,便很難再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中國進入的,是一種被重新定義的老齡化社會,即45歲以上就被稱為「老人」的社會。這個社會45歲以上老年人口,其比例可能與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相當。這是一個非傳統意義的老齡化社會,而是一種歷史的殘酷回歸: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兜兜轉轉之後,一個社會的人均壽命預期,可能又會退回到百年前的水平。但這一次,不再是因為戰爭、飢荒或落後的醫療,而是源自一種中共的在和平時期系統性地消耗其民眾生命力的治理模式。

舊的被拆解,新的未建立

在中國,長期以來,是由家庭而非國家,扮演著養老和醫療的最終托底角色。然而,這一最後的、也是唯一的安全網,正在被經濟現實和歷史政策的雙重力量,徹底拆解。

在經濟上行情況下,家庭收入增加,使得子女有能力在關鍵時刻,自掏腰包為父母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但隨著經濟長期停滯和下行,當中年人自己都面臨著「35歲危機」、房貸斷供和失業風險時,他們將徹底喪失為父母、甚至為自己的重病托底的經濟能力。當家庭儲蓄被耗盡,這條維繫生命的經濟輸血管,也就被切斷了。

獨生子女政策的深遠後果,也將集中爆發。即將步入老年的60後、70後,他們的子女恰恰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獨生子女。一個典型的「4-2-1」家庭結構,即一對夫妻贍養4個老人、撫養一個孩子,意味著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已在物理上宣告破產。指望一個獨生子女去照料4個、甚至更多的老人,無論從經濟上還是精力上,都是天方夜譚。當他們自己生病時,更是無人可以依靠。

但最大的罪惡就是中共拆解了傳統的養老模式,卻並未建立替代模式,沒有哪怕最基礎的免費醫療、免費養老,卻撒手不管,任由自生自滅。

中共將用死亡潮撫平無解的困境

中共出於維穩的需要,官方數據很可能會在未來持續對殘酷的現實,進行平滑處理和美化。我們將看到兩個並行但割裂的中國:一個是數據上問題可控、逐步調整的「數據中國」;另一個則是民眾在現實中能切身感受到的、老人加速凋零、社會服務萎縮、未來充滿絕望的「現實中國」。

經濟停滯,讓家庭失去了經濟托底的能力;而「4-2-1」的家庭結構,則讓子女托底成為奢望。正是這種斷裂式的下滑,為即將到來的超級死亡潮,鋪平了道路。

在中國的人口結構圖上,60後與70後群體,總數超過3億人。這個龐大的群體,將集中進入60-80歲的重病爆發期,然而,他們面臨的將是全部生存風險的疊加。當他們赤手空拳地撞上最嚴酷的生存環境時,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大量的過早死亡,將構成未來超級死亡潮的主體。

這波死亡潮的殘酷性,還在於它並非只針對傳統意義上的老年人,數量同樣龐大的80後和90後群體,在這段時期正值壯年,他們將是承受經濟崩潰、社會動盪和家庭贍養壓力最直接的一代。在過勞與內卷的生命透支模式下,他們的健康早已被嚴重透支。許多人將以「未老先死」的形式,提前退出生命舞臺。

但是,這引出了一個最令人不寒而慄、卻又無法迴避的推論:這種讓體制外人群無法正常進入老年的結局,或許正是中共上層在有意無意間,所默許、甚至希望看到的。

人性真的如此陰暗嗎?是的,中共根本沒有人性,冰冷歷史無情。中共這個黑幫系統,為了掩飾它的管理無能、愚蠢決策惡果,曾經連續三年餓死4千萬可憐的百姓;當初為瞭解決一個潛在的負擔(新生嬰兒),可以採取等同於屠殺的方式,強行讓出生人口減少。那麼,在數十年後,當它面對一個已經成為現實的、巨大的、足以壓垮財政的負擔(日漸老去的龐大人口)時,它又怎會吝惜通過系統性的放棄,來讓這部分人提前死亡呢?歸根結底,這是一種殘酷的成本效益計算。對於一個決策層與民眾命運相割裂的雙軌制系統而言,以犧牲民眾的壽命為代價,來解決整個系統最沈重的養老和醫療負債,從而換取人口結構的優化和系統的存續,這在邏輯上是一條阻力最小、也最有效的路徑。



来源:Edward文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