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促黨張安樂「白狼」(居中)。(圖片來源:ISAAC LAWRENCE/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翁友德綜合報導)美國權威媒體《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耗時數月,進行了一項如手術刀般精準的深度調查,剖開了一個潛藏在台灣民主社會下的巨大國安威脅——由「白狼」張安樂所領導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簡稱統促黨)。這篇重磅報導揭露,這個表面主張「和平統一」的政黨,實則與台灣黑幫竹聯幫緊密結合,藉由北京的金錢與操縱,成為中共在台灣進行滲透、間諜招募、認知作戰,乃至戰時內部破壞的「影響力工具」,即外界憂慮的「第五縱隊」。報告指出,一旦兩岸爆發衝突,這個由黑幫轉型的政黨,就能在各地立刻轉為內應,展開破壞行動,從內部攻破台灣的防線。
從竹聯幫到統促黨的張安樂
現年77歲的張安樂,其人生軌跡從黑幫、流亡中國到最後轉向政治操作。張安樂1949年隨家人遷台,年僅16歲即加入以外省人為主的黑幫「竹聯幫」,並獲「白狼」稱號。因毒品走私案在美服刑近十年後,張安樂返台又因政府掃黑行動被列為通緝犯,於1996年潛逃至中國轉向,展開近20年的流亡生涯。
正是這段中國經歷,成為他從黑道老大轉向政治人物的關鍵。張安樂在中國經商,投資了大型運動器材製造商「韜略運動器材有限公司」,並得益於他與中共的關係,事業蒸蒸日上。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學者桑德(Benjamin Sando)指出,北京樂於吸納這些來自台灣的黑幫分子,允許他們建立小型勢力,因為中國將他們視為影響台灣的「好工具」。桑德直言:「還有什麼人比黑道更合適?因為只要給錢,他們什麼都願意做。」2004年,張安樂在中國創立統促黨,並於2013年返台後持續推動。張安樂對竹聯幫毫不避諱,內政部次長馬士元則強調:「在政府眼中,他們的組織就是幫派」。
承平時期的滲透與認知作戰
張安樂所領導的統促黨,藉由與中共中央、地方官員及統戰部官員的頻繁會面,將北京的宣傳與滲透任務化為實際行動,在承平時期對台灣社會進行全方位的「認知作戰」與「諜招募行動」。
在認知作戰方面,《華郵》報導引述台灣檢方起訴書,統促黨發言人張孟崇及其妻洪文婷,遭指控收受中共約7400萬新台幣的巨額資助,用於在台灣傳播親中宣傳。檢察官指控,這對夫婦透過他們的廣播電台、YouTube及臉書等管道,於2024年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中支持特定候選人。他們的宣傳內容極具煽動性,除了批評香港民主運動人士外,最引人國安單位高度警戒的是,他們公然勸降台灣國軍於兩岸戰時放棄抵抗、陣前倒戈,並宣揚解放軍軍威,企圖從內部瓦解台灣的防衛意志。
在情報獲取與間諜招募方面,張安樂所領導的政黨更是直指台灣國防核心。統促黨副秘書長溫瓏、以及兩名同為統促黨黨員的退役軍人朱新瑜、江瓊麟,因涉嫌在台灣招募現役與退役軍人作為中共潛在間諜,已遭判刑。判決書揭示,溫瓏經張安樂介紹認識中共官員,並被指派招募間諜的任務,特別是從台灣軍方人員手中獲取情報。中共則以免費辦公室、商鋪和折扣土地等經商利益作為回報。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處長葉麗卿指出,中國將黑幫分子視為情報工具,因為他們「要求的回報少,提供的情報價值高」。
此外,統促黨成員亦多次被控利用黑幫手段恐嚇批評中國政府的人士,並干擾台灣的民主活動,包括在街頭騷擾罷免反中政治人物的志工、以黑社會粉專貼文製造台灣社會混亂假象等,顯示其在政治活動中,慣於結合暴力與犯罪手段。
囤積軍火:「第五縱隊」的武器化跡象
更令人不安的是,張安樂所領導的政黨及其相關組織,已出現「第五縱隊」的武器化跡象。《華盛頓郵報》取得的台灣政府內部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內,台灣當局已從統促黨及其相關的竹聯幫成員手中,查獲近200支槍械。在槍枝管制極為嚴格的台灣社會,這一數字極度異常,引發國安單位高度警戒。
這批不斷增加的武器庫存,讓台灣官員憂心忡忡。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林秉宥警告:「在中國(共)的指揮下,他們可能利用這些槍枝來破壞台灣社會。」張安樂本人對此亦有所預示。他接受《華郵》採訪時坦言,他鼓勵台灣人與中國接觸,並稱:「真要打起來,和中國(共)保持聯繫的人就能站出來。」這段話被解讀為在暗示,一旦兩岸爆發衝突,統促黨及其黑幫人脈將即刻成為內部協力者,配合解放軍在台灣各地展開破壞、癱瘓關鍵基礎設施的行動。
混合戰模型:黑道、宮廟與資訊攻擊的結合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進一步指出,中共對台的資訊攻擊是「混合戰」的一部分,其滲透網絡遠超單一政黨。這種混合戰會結合宮廟、里長交流、同鄉會等地面群組,建立在地信任機制後散播假訊息。沈伯洋特別點出,黑道與地方宮廟的結合,形成了「高風險群」。他提到,有黑道份子藉由宮廟主委身分,吸收現役國軍;而追查其金流甚至可一路從台商查到中國、再查到解放軍,形成一條難以追蹤、卻能將資金投入認知戰的地下網絡。他警告,黑道充當第五縱隊,戰時可能刻意製造「治安案件」,以製造台灣社會紛亂,以達到內部破壞的目的。
解散政黨的憲政挑戰與刑罰不足的困境
面對統促黨的國安威脅,台灣政府已展開行動。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表示,政府已對至少134名統促黨成員展開刑事調查,並已依憲法增修條文及政黨法規定,向憲法法庭聲請宣告該黨違憲解散。馬士元強調:「我們尊重人民的結社與言論自由,但我們不會容忍對憲政地位的威脅。」
然而,解散政黨面臨漫長的憲政挑戰,而現行法律對於間諜與滲透行為的刑罰不足,更是台灣國安的致命傷。統促黨副秘書長溫瓏企圖為中共招募軍中間諜,最終卻僅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批評,台灣對間諜罪的「可笑的懲罰」幾乎不具任何嚇阻作用。
對比外國相關法令的刑責,差距極為懸殊:
•台灣(溫瓏案):違反《國家安全法》,有期徒刑10個月。
•美國(間諜活動):違反《美國法典》第18卷第794條,最高可處終身監禁或死刑。
•美國(非法傳輸國防資訊):違反《美國法典》第18卷第793條,最高可處10年監禁。
這種輕判與重罰的巨大落差,讓潛在的中共協力者認為為其服務的風險極低,即便被抓獲也能很快出獄,嚴重削弱了法律的嚇阻力。面對幾乎不具任何嚇阻作用的刑罰,張安樂曾表示:「今天解散一個黨,我們明天就成立另一個。」
華盛頓郵報的結語:民主自由的「致命弱點」
《華盛頓郵報》的調查結語指出,台灣對國安間諜行為的輕罰,以及對結社自由的寬容,正在被敵對勢力利用,這正是台灣民主自由的「致命弱點」。立法委員沈伯洋與學者呼籲,政府與國會必須正視這個法律困境,盡快推動修法,將這類組織和間諜行為納入更嚴格的法律框架,賦予法律應有的嚇阻力,才能有效防範中共利用黑幫、組織和代理人在台灣進行滲透與破壞,防止「第五縱隊」的威脅在戰時成為內部攻破台灣的致命一擊。台灣的自由與安全,正處於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混合戰最前線。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