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記】銷夏錄之涼風夏生(圖)

作者:宋紫鳳 發表:2025-09-05 07: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欲效古人銷夏,先學古人心境。
欲效古人銷夏,先學古人心境。(圖片來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雖無復初春的清新,到底還是春色春光。而一入了四月,人間便又換了一幅天地,那光景,正是《楚辭》所謂「滔滔孟夏,草木莽莽」。此時你才知道,所謂生機昂然,春天不過是開了個頭,一入夏季,萬物瘋長,那樣的陣勢,鋪天蓋地,目之所及是蔽日的樹木,及膝的野草,還有肆無忌憚的攀爬的藤蔓。一個沒有留白的夏,反成荒蠻與單調。更何況驕陽似火,暑氣蒸騰,炎炎長夏,著實難耐,但也正因如此,滔滔炎夏竟有了另一種妙處——清涼。

「扇翣微動,涼風夏生」,此間之清涼,不同於春意之料峭,冬風之冱寒,秋氣之清冷,乃是上有驕陽,下有暑氣,天地燒成一爐火,卻於不經意間撞見一片清涼世界。或是柳蔭如蓋,坐於其下,或是寒溪幽澗,行至其旁,或是效顰陶潛,北窗高臥,無不可也。現在我們避暑靠吹空調,雖然要風有風,要涼有涼,卻絕無可能發人幽思啓人遐想而如陶潛那般「自謂羲皇上人」,因爲說到底,那份清涼不只是外在的,而更多是內裏的,不是用一臺造風機可以吹出來的。

所以,說起古人銷夏之法,讀書銷夏,作詩銷夏,夜遊銷夏,或如嵇中散以熱攻熱,以火攻火,在暑日裡趁熱打鐵,就不只是有趣,而全然是一種功夫了。門逕雖各不同,說到根本無非是轉移精神,超凡脫塵。現代人仿古,復古,往往徒具其形,難具其神,只因最難模仿,最難恢復的不在別處,全在心境——人心不古。

所以欲效古人銷夏,先學古人心境。而我於此盛暑之月,或讀書,或內省,或打坐,每於動心起念間,豁然有悟,而煩襟頓洗,以爲陶潛北窗清風,也不過如此,遂以小詩志之,聊以仿古人銷夏之意耳:

讀書北窗下,涼風自遠來。坐久生幽意,思遠忘塵懷。功修炎月暑,蓮香一瓣開。清境何由至,忘身是雲臺。



責任編輯:古風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