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格斯「Last Days」5大預言:中東戰火、北美強震、歐洲長期戰爭(圖)


【看中國2025年9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美國牧師比格斯(Biggers)因其獨特的預言能力和一系列針對未來全球事件的預測,在YouTube的「Last Days」頻道上引發了廣泛關注。比格斯曾因精準預言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朗普)遇刺的場景而聲名鵲起,如今,他聲稱通過「天啟異象」接收到來自更高維度的信息,並將其解讀為即將發生的全球災難。

比格斯的神祕預言能力

比格斯並非傳統的算命先生或占卜師,他自稱擁有接收「天啟異象」的特殊能力。他的YouTube頻道「Last Days」雖然更新頻率不高,但每次發布新內容都能引起巨大反響,吸引了大量忠實粉絲。比格斯的預言方式十分獨特,他表示在冥想或禱告過程中會接收到象徵性的畫面,這些畫面需要通過其靈性洞察力進行解讀。他的預言風格傾向於使用大量象徵和隱喻,例如用「蠍子」來代表某種人格特質,或用「黑暗籠罩」來象徵政治道德的衰敗。這種獨特的解讀方式為他的預言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也要求追隨者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

五大驚世預言震撼全球

比格斯近期發布了五項備受關注的預言,這些預言與當前全球局勢的某些趨勢不謀而合,引發了人們對巧合與預知的深入探討:

  • 以色列再遭襲擊:中東火藥庫即將爆發 比格斯預言以色列將再次遭受襲擊,暗示這將是一場更大規模或更具破壞性的攻擊事件,且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鑒於當前中東地區,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周邊國家以及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持續升級,地緣政治角力不斷,這一地區確實如同一個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庫。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任何小規模衝突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從而驗證了比格斯預言的現實基礎。

  • 西部大地震:自然災害的末日警訊 比格斯預言將發生「西部大地震」,根據解讀,這場地震很可能發生在北美西部地區,特別是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C省)。從地質學角度來看,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全球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而加拿大西海岸正位於北美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歷史上,該地區曾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例如1700年的卡斯卡迪亞大地震。科學家們長期警告,卡斯卡迪亞俯衝帶確實存在發生規模9.0以上超強地震並引發海嘯的風險。這使得比格斯的預言引發了關於其是否具備超自然預知能力的討論。

  • 加拿大黯淡無光:政治經濟雙重危機 比格斯對加拿大未來的預測顯得異常悲觀,他用「黯淡無光」來形容這個國家的前景,涵蓋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多個層面的衰退。當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支持率持續下滑,執政的自由黨在多項民調中落後於保守黨。經濟方面,通脹壓力、房價飆升和生活成本上漲等問題困擾著普通民眾。此外,原住民議題、省際關係緊張以及能源政策爭議等結構性矛盾也日益突出。比格斯的預言似乎暗示這些問題將進一步惡化,可能導致政府更迭或社會動盪。儘管加拿大作為一個相對穩定的發達國家,其政治經濟體系面臨挑戰,但「黯淡無光」的描述可能顯得有些極端,不過在全球政治右傾和民粹主義興起的大背景下,傳統政治精英確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歐洲戰爭持續:烏克蘭衝突無盡延續 關於「歐洲戰爭持續」的預言,比格斯明確指向正在進行的俄烏衝突,他預言這場戰爭將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可能演變成長期的消耗戰。自2022年2月爆發以來,俄烏戰爭已持續一年多,儘管西方國家持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但戰局陷入膠著狀態,雙方均未表現出妥協意願,和談進展緩慢。比格斯的預言暗示這場衝突可能會像當年的朝鮮戰爭一樣,演變為長期對峙局面,這將不僅意味著人道主義災難的延續,也將對全球經濟、能源供應和糧食安全產生深遠影響。歐洲國家正面臨能源危機、難民壓力和軍費開支激增等多重挑戰,北約成員國之間在對俄制裁和軍援力度上也存在分歧。

  • 英國高官是蠍子:政治背叛的象徵預言 比格斯預言「英國高官是只蠍子」,在他的象徵體系中,「蠍子」代表背叛、危險和隱藏的威脅。這一預言暗示英國政府高層中存在一位具有背叛特質的人物。英國政治向來以其戲劇性著稱,從脫歐公投到頻繁的首相更迭,都顯示了英國政壇的不穩定性。近年來,保守黨內部鬥爭激烈,首相職位頻繁更換,政治忠誠度受到質疑。這個預言特別引人聯想的是,它可能指向某位政治人物在關鍵時刻的「背叛」行為,例如在重要投票中倒戈、泄露機密信息,或在黨內鬥爭中扮演「內奸」角色。

預言與現實:巧合還是預知?

比格斯的預言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部分原因在於其與當前全球趨勢的高度契合。從地緣政治衝突到自然災害風險,從政治危機到社會動盪,這些預言都有相應的現實基礎。支持者認為,比格斯的預測準確度令人驚嘆,特別是某些具體細節的預言後來得到了印證,他們相信這位預言家確實具有某種超自然的預知能力。然而,懷疑者則認為,這些預言更像是對當前趨勢的合理推測,一個熟悉國際政治和社會動態的觀察者完全有可能做出類似的判斷,所謂的「預言」可能只是披著神秘外衣的政治分析。心理學專家指出,人們往往對預言有選擇性記憶,傾向於記住那些「應驗」的部分,而忽略那些錯誤的預測,這種「確認偏誤」使得預言師看起來比實際更準確。

末世論的現代詮釋與網路時代的預言師現象

比格斯的「Last Days」頻道名稱本身就透露了其末世論色彩。他的預言往往被解讀為末日前兆,預示著世界即將進入一個動盪和變革的時期。這種末世論思維在當今世界並不少見,氣候變化、核威脅、人工智慧發展、社會撕裂等問題讓許多人對未來感到憂慮。比格斯的預言為這些焦慮提供了一個「超自然」的解釋框架。宗教學者指出,末世預言在人類歷史上反覆出現,通常在社會動盪時期特別盛行,它們反映了人們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比格斯現象也反映了網路時代預言文化的特點。YouTube等平臺讓任何人都能成為「預言師」,獲得全球受眾。社交媒體的回音室效應讓相同信念的人聚集在一起,強化彼此的信念。與傳統預言師不同,網路預言師需要持續產出內容以維持關注度,這可能導致預測品質的下降,但也讓預言更加即時和互動。媒體研究專家認為,比格斯等網路預言師的成功,部分源於他們滿足了現代人對確定性和意義的渴望。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預言提供了一種心理慰藉。

預言還是警示?

比格斯的預測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不同的反應。支持者將其視為重要的預警信息,開始為可能的災難做準備,一些人甚至調整了投資策略或居住地點。批評者則擔心這類預言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影響社會穩定,他們呼籲公眾理性看待這些預測,避免做出過激反應。政府和媒體對此類預言的態度通常較為謹慎,他們既不願意完全否定,也不希望過度渲染,以免造成社會混亂。

無論比格斯是否真的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他的預測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當前世界的獨特視角。這些預言所指向的問題——地緣政治衝突、自然災害風險、政治危機——都是真實存在的挑戰。或許,比格斯的價值不在於預測未來,而在於提醒我們關注現在。他的「預言」實際上是對當前全球問題的一種警示,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比格斯的預言現象本身就值得深思。它反映了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和恐懼,也體現了我們對掌控命運的渴望。無論相信與否,比格斯的預言都已成為當代文化的一部分,影響著許多人對未來的認知和準備。這位神秘的預言師,將繼續在網路世界中發揮他的影響力,直到時間驗證他預測的真偽。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