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前議長帕魯比遭「行刑式」暗殺 槍手偽裝外送員25秒連開8槍(圖)


烏克蘭前國會議長安德里·帕魯比(Andriy Parubiy)在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遭槍手「行刑式」槍殺身亡
圖為2025年8月30日,烏克蘭利沃夫,執法人員在烏克蘭前最高拉達主席安德烈·帕魯比遇害現場工作。該市宣布開展「警笛」特別行動。執法人員已啟動預審調查,以查明這起預謀殺人案的真相。目前,襲擊者仍在追捕中。(圖片來源:Mykola Tys/Global Images Ukraine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烏克蘭政壇8月30日發生震驚國際的重大暗殺事件,現任國會議員、前國會議長安德里·帕魯比(Andriy Parubiy)在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遭槍手「行刑式」槍殺身亡。這起發生在相對安全的後方城市的精心策劃暗殺,不僅震撼了烏克蘭政壇,也引發國際社會對戰時政治人物安全狀況的深度關切。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流傳的案發影片主要來源於俄羅斯官媒「今日俄羅斯」(RT),作為戰時敵對方媒體,其提供資訊的動機和可靠性需要謹慎評估。相關細節仍需等待烏克蘭官方調查結果的進一步確認。

冷血且專業的犯案手法</strong>

根據俄羅斯官媒RT公布的一段25秒監視器影片顯示,這起暗殺事件發生在30日中午約12時,地點位於利維夫西霍夫區(Sykhovsky)。影片中可見,蒙面槍手身穿黑色服裝,背負著知名外送平台Glovo的黃色外送袋,以外送員身份作為掩護。

槍手先是尾隨帕魯比一段距離,隨後突然從後方接近並開火。整個犯案過程極為迅速且冷血,槍手在25秒內連開8槍,隨即將手槍收回袋中,騎乘電動腳踏車迅速逃離現場。這種專業且冷靜的犯案手法顯示,這並非一般的街頭犯罪,而是一起經過精心策劃的政治暗殺

現場調查顯示,帕魯比身中5至8槍,當場死亡於街邊人行道。警方在案發現場發現至少7枚彈殼。從彈殼數量與犯案手法可以推斷,槍手使用的可能是半自動手槍,且射擊技術相當熟練,顯示其可能具有專業的軍事或執法背景。槍手能夠偽裝成外送員接近目標,並在光天化日下成功實施暗殺後從容逃脫,暴露出即使在相對安全的利維夫,烏克蘭在保護重要政治人物方面仍存在安全漏洞。

帕魯比:烏克蘭民主化進程的關鍵人物

54歲的安德里·帕魯比在烏克蘭現代政治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他的政治生涯與烏克蘭近年來的重大歷史轉折緊密相連。

帕魯比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2013年至2014年烏克蘭「尊嚴革命」(廣場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這場歷時數月的大規模抗議運動最終成功推翻了親俄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為烏克蘭走向親西方道路奠定了基礎。在示威期間,帕魯比負責維持廣場的安全秩序,展現了卓越的組織和領導能力,也因此成為烏克蘭民主化進程的象徵性人物。

在廣場革命成功後,帕魯比於2014年2月至8月間擔任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這個職位在當時極為關鍵,正值烏克蘭東部爆發戰爭,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動盪時期。帕魯比直接參與了烏克蘭應對俄羅斯侵略的國家安全決策制定,在國家面臨存亡威脅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至2019年期間,帕魯比進一步擔任烏克蘭國會議長,這是烏克蘭政治體系中僅次於總統和總理的重要職位。在任期間,他堅定推動烏克蘭的歐洲一體化進程,推進多項重要的民主改革法案,並多次公開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他的政治理念始終堅持烏克蘭的歐洲化道路,堅決反對俄羅斯的影響力滲透。

政府回應:動員全力追捕兇手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迅速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證實了帕魯比遇刺的噩耗,並強調這起襲擊「經過精心策劃」。澤倫斯基表示,政府已經動員所有必要的執法力量來追捕槍手,承諾將會將兇手繩之以法。總統的快速回應顯示了烏克蘭政府對此案的重視程度,將其視為對國家政治穩定的重大威脅。

烏克蘭警方與國家安全局(SBU)已正式立案偵辦此案,並承諾將依法公布進一步的調查細節。由於案件涉及高層政治人物,預計調查將動用國家級的資源和技術手段,包括分析監視器影片、彈道證據以及現場其他物證,同時追查槍手的身份和可能動機。

與帕魯比同黨的國會議員伊琳娜·赫拉申科(Iryna Gerashchenko)直接指控此案背後是「俄羅斯勢力」所為。她指出,帕魯比作為推翻親俄總統的起義領袖,一直是俄羅斯的眼中釘。這種直接指控反映了烏克蘭政界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進行顛覆和暗殺活動的普遍擔憂。

政治背景分析:混合戰爭的新維度

這起暗殺事件發生在俄烏全面戰爭的背景下,使其性質遠超一般刑事案件,更像是一場高度政治化的暗殺行動。從現代戰爭理論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合戰爭是一種結合傳統軍事行動與非傳統手段的戰爭形式,包括網絡攻擊、信息戰、經濟制裁、政治顛覆和暗殺等多種手段。針對重要政治人物的暗殺行動,旨在通過製造恐懼、破壞政治穩定來達成戰略目標,而無需動用大規模軍事力量。

從帕魯比的政治背景來看,他具有多重「目標價值」。首先,作為廣場革命的領導人,他象徵著烏克蘭擺脫俄羅斯影響、走向民主的堅定意志。其次,他在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期間擔任國防安全要職,直接參與了烏克蘭的抵抗行動。第三,作為前國會議長和現任議員,他在烏克蘭政治體系中具有重要影響力。

刺殺這樣一位象徵性人物,可能有多重目的:削弱烏克蘭政治菁英的士氣、製造內部恐慌和不信任、向其他政治人物發出威脅信號,以及測試烏克蘭安全部門的反應能力。這種「斬首行動」是混合戰爭中常見的策略,旨在通過精準打擊關鍵人物來達成不對稱的戰略效果。

戰時政治生態的重大衝擊

帕魯比的遇害對烏克蘭政治將產生多層面的深遠影響。在安全層面,這起事件將迫使烏克蘭政府重新評估對重要政治人物的保護措施,特別是在利維夫這樣原本被視為相對安全的後方城市。政府可能需要大幅提升要員的安保等級,這將消耗更多資源並可能影響政治人物的正常活動。

在政治層面,帕魯比作為經驗豐富的政治家和民主化象徵,他的突然離世將在國會中造成政治真空。這可能在短期內影響某些政治決策的推進,需要其他政治人物來填補這個空缺。同時,這起事件也可能成為烏克蘭各政治派別團結的催化劑,面對外部威脅時加強內部合作。

在社會心理層面,這種針對重要政治人物的「行刑式」暗殺將對烏克蘭社會產生深刻的心理衝擊。它不僅會加劇民眾對俄羅斯的敵對情緒,也可能讓其他政治活動家和社會領袖感到不安,進而影響他們的政治參與和公開活動。

從國際角度來看,這起事件預計將引發西方國家的強烈譴責,並可能促使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安全援助和情報支持。歐盟、美國等烏克蘭盟友可能會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並在反恐、反滲透等領域與烏克蘭深化合作。

帕魯比遇刺事件標誌著俄烏衝突進入了一個更加危險和複雜的階段。這不僅是一起針對個人的暗殺案件,更是對烏克蘭民主制度和政治穩定的直接挑戰。在戰爭持續進行的背景下,這種針對政治人物的暗殺行動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戰爭形式,考驗著烏克蘭維護國家安全和民主價值的能力。

烏克蘭政府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加強安全保護的同時,繼續推進民主化進程和抵抗外來威脅。這起事件的調查結果將對未來的政治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也將檢驗烏克蘭執法部門的專業能力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力度。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 網上投稿
  • 聯絡我們
  • 捐款
  • 關於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政策
  • English
  • Français
  • Tiếng Việt
  • 日本語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