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看中國合成圖)
【看中國2025年8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孟浩綜合報導)就在9月3日大閱兵前夕,中共黨魁習近平的政治生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近期,一系列國內事件如「三支箭」般直射其權力中心,引發民眾不滿和社會動盪;同時,國際關係中,中俄「無上限合作」神話破滅,俄羅斯總統普京猶如「背刺」的行動進一步暴露了中共外交的脆弱性。時評人杜文和文昭的最新觀點指出,這些內憂外患並非孤立,而是專制體制與全球變局交織的結果,習近平的統治合法性正遭受嚴峻挑戰。
內憂:三支箭射向權力核心
自媒體人、時評人杜文直言不諱地指出,過去一個月內,習近平的核心權力遭受了「三支箭」的猛烈攻擊。這些事件並非偶然,而是國內民怨積累與內部反習力量崛起的體現。杜文強調,習近平最懼怕的不是外部圍堵,而是國內民眾的反抗和體制內的「勇士」。
第一支箭是四川江油事件。這起看似地方性的校園霸凌悲劇,因當局處理不公迅速升級為大規模抗議。杜文描述,一名年輕女孩遭受霸凌,當局的粗暴維穩引發成千上萬民眾走上街頭,高喊「還孩子公道!習近平下臺!共產黨下臺!」的口號。在民主國家,這或許是常態,但在高度管制的中國,這已成為「驚天大事」。杜文將此比作「四川版的叫問案」,指出它揭示了維穩機器的失控——本為維護穩定的工具,反成不穩定之源。習近平震怒之下,下令鐵血鎮壓,免職江油市委書記、市長,並抓捕大量民眾。這支箭直擊習近平的心口,暴露了民意深淵的危險性。杜文分析,事件雖被高壓壓制,但已點燃全國怒火的導火索,證明了民生凋敝下的社會矛盾已瀕臨爆發。
第二支箭為「天龍人」楊蘭蘭事件。這起發生在澳大利亞悉尼的車禍,本是普通司法案件,卻因楊蘭蘭的奢華生活背景在中國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23歲的楊蘭蘭駕駛勞斯萊斯庫裡南逆行撞車,本人毫髮無損,對方司機終身殘疾。她拒絕酒精檢驗卻迅速獲高額保釋,媒體披露其擁有超過135萬億貨幣資產(疑似筆誤,或為巨額資產)、頂級豪宅、多輛豪車及保鏢。杜文指出,楊蘭蘭的財富規格堪比「國家元首的公主殿下」,民眾本能地將她與習近平聯繫起來,懷疑其為私生女或侄女,甚至是資產代持人。儘管無確鑿證據,這種全民懷疑已刺向習近平的統治合法性。杜文強調,在輿論高度管制的中國,此事迅速發酵,顯然有內部「放水」和外部「做局」。這支箭來自輿論場,揭開了權貴腐敗的遮羞布,體制暴露在億萬冷眼之下。若任其發展,楊蘭蘭真實身份曝光,將揭露習近平的天量財富和腐敗真相,對其政治生涯構成毀滅性打擊。
面對輿論危機,習近平試圖轉移焦點。杜文透露,習近平安排南海艦艇「碰瓷」菲律賓巡邏船,製造國際衝突以激發民族主義。但操作失誤,導致「海警撞軍艦」的烏龍事件,不僅撞爆自家船隻,還造成人員死亡。這與2012年中菲黃岩島對峙類似,當時中方驅逐艦撞礁,自取其辱。杜文諷刺道:「偷雞不成蝕把米」,習近平的如意算盤落空,只能通過外交手段與澳大利亞配合,暫時壓制輿論。但反對派未善罷甘休,第三支箭隨之而來。
第三支箭則是王麗霞被捕。王麗霞身份特殊,不僅是習近平的情婦,還與趙樂際、石泰峰等高層有密切關係。她掌握過多秘密,其倒臺打擊不止於習近平一人。杜文分析,王麗霞「心性軟弱」,在審訊中全盤托出,包括習近平的荒淫往事和黨內不堪歷史。目前,內蒙古各級官員及王麗霞親屬百餘人被捕,顯示她已徹底崩潰。這對習近平是致命一擊,迫使其考慮退讓。杜文透露,習近平承諾在「四個意識、兩個維護」不變前提下,退居幕後,只掌握軍權,將黨政事務交給丁薛祥、陳起寧等人。這就是「太上皇」傳聞的由來。同時,習近平親赴西藏參加大慶,卻非中央代表團團長(由王滬寧擔任),以此宣示放權和身體健康。但杜文認為,這無關健康(高原反應與年齡無關),而是安撫少數民族並向外界示弱,回應下臺呼聲。
杜文總結,三支箭讓習近平疲於防守,高壓維穩雖暫穩政權,但暴露了專制本質——一切為權力,而非人民。8月30日至9月3日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和九三閱兵,將是習近平的高光時刻,卻是中國人民的至暗時刻。為滿足其虛榮,全國戒嚴、工廠停產、交通管制,甚至防範鴿子攜帶炸彈。杜文呼籲體制內覺醒者「不作為、慢作為」,為外部反抗留空間,並提供聯繫方式以保護他們。
這些事件並非孤立。杜文指出,習近平的政敵不是胡錦濤、溫家寶等官僚,他們在位唯唯諾諾,下臺更無勇氣。真正的敵人是「全世界、滔滔民意、轟然天意」。杜文還透露一位故人是公安部網路監管工程師,他負責關鍵詞設定,常有意「放水」讓輿情發酵。他被捕前聯繫杜文,杜文視其為「真正的勇士」。杜文強調,外部反對重要,但內部抗爭是中共倒臺的真正動力。無數體制內反習派崛起,是習近平的真正危機。
外患:俄「背刺」加劇外交孤立
如果說國內「三支箭」是內憂,那麼國際上的「背刺」則是外患。時評人文昭剖析了中俄關係從「背靠背」到「背對背」的逆轉,普京主動「割斷」紐帶,對習近平構成致命一擊。這反映了全球體系從理想化規則向實力主導的轉變,中國被邊緣化。
文昭指出,二戰後以WTO和聯合國為支柱的國際體系正崩塌。美國主導的重構,讓世界回歸「以實力為基礎的規則」。川普(特朗普)關稅重塑貿易,斡旋俄烏戰爭改變安全體系。文昭反駁質疑,強調普京需盡快結束戰爭,因為中俄矛盾日益顯現。普京不願無限依賴中國,甚至主動「背刺」,以維護經濟獨立。
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上半年中俄貿易額同比下降91%,進口降96%,出口降84%。文昭分析,2022年俄烏戰爆發,中俄貿易暴漲32.7%(2023年),中國出口汽車、機電、化工製品填補西方空缺。但2024年增幅放緩至2.9%,2025年萎縮近10%。數據說不了謊,領袖擁抱親吻也難掩經濟漸行漸遠。
文昭強調,俄羅斯出口單一(指能源),進口依賴製成品,無健全產業鏈,兩頭受制。普京恐中國產品獨霸市場,轉為經濟附庸,故主動關門。針對中國汽車(2023年出口84萬輛,佔超過一半的俄市場),普京多管齊下,如取消銷售許可、提高回收費(2024年漲一倍,2025年初每輛7500美元,佔售價30-50%;每年再漲10-20%至2030年)、提升關稅以及推動本地化。結果,2025年前4月中國汽車出口俄暴跌49%。手機等消費品類似,中國品牌佔俄80%。文昭諷刺,這是普京「懟回去」習近平「新質生產力」的背刺。
同時,普京要求中國投資轉移產能。5月習近平訪俄,普京當面表達;8月19日中俄論壇,俄工貿部長提63個項目,總投資1300億美元。文昭對比川普的投資要求(反哺美國就業),俄目的是建製造體系,順帶稅收就業。普京「拿捏」習近平,死死抓住「中俄友誼」臉面,習近平吃虧不敢吱聲。
文昭分析,中俄反水源於俄弱勢:人口1.4億,但中位工資低(2022年少於500美元),市場小。中國「新質生產力」灌滿俄市場,普京須維護獨立。地緣上,中俄結盟異類:俄地廣人稀,中國相對地狹人稠,漫長邊境,遠東空虛(如人口流失、烏戰損兵)。文昭引用俄文件稱中國為「敵人」,這是歷史常態判斷。普京需結束俄烏戰,從習近平獲益漸少,體現在貿易雙降,出口下降因俄關門,進口下降因中國衰退加上美國制裁。
文昭預測,來自普京的背刺將更猛烈。中國銀行避免俄付款,長遠漸行漸遠。全球變局下,國際關係影響內政,中國制度需改寫。
內憂外患交織 習近平統治面臨轉折點
杜文和文昭的觀點揭示了習近平面臨的多重危機。國內,三支箭暴露專制弊端:民怨(江油)、腐敗(楊蘭蘭)、內鬥(王麗霞)。內部勇士崛起,預示體制崩解。國際,中俄背刺加劇孤立,中國被排除在全球重構外。文昭強調,世界從「王道」向「霸道」轉型,美國成仲裁者,無需被世界貿易組織(WTO)和聯合國束縛。中國若不適應,將更邊緣化。
文昭提醒,北京需反思真正的敵人是誰?是民意、天意,還是全球變局?習近平若不退讓,危機或升級為全面動盪。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