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索契油庫遇襲 烏克蘭成西方武器試驗場現場(圖)


俄羅斯 無人機襲擊 烏克蘭
俄羅斯黑海沿岸度假城市索契(Sochi)2025年8月3日驚傳油庫火災。俄羅斯當局證實,這起火災是由烏克蘭無人機夜間襲擊引發,導致油槽遭擊中後燃起熊熊烈焰,濃煙滾滾。這不僅再次顯示烏克蘭對俄境內能源設施進行遠程打擊的能力,也凸顯近年來軍事科技——特別是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的關鍵作用。圖為俄烏戰爭資料圖。(圖片來源: SERGEY BOBOK/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2025年8月3日,俄羅斯黑海沿岸度假城市索契(Sochi)驚傳油庫火災。俄羅斯當局證實,這起火災是由烏克蘭無人機夜間襲擊引發,導致油槽遭擊中後燃起熊熊烈焰,濃煙滾滾。這不僅再次顯示烏克蘭對俄境內能源設施進行遠程打擊的能力,也凸顯近年來軍事科技——特別是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的關鍵作用。而在烏克蘭無人機發展背後,德國等西方國家的深度投資與技術合作,正悄然改變這場戰爭的科技格局。

索契油庫遇襲 俄方承認烏克蘭無人機所為

根據俄羅斯克拉斯諾達(Krasnodar Krai)行政長官康卓葉夫(Veniamin Kondratyev)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的聲明,8月3日夜間,烏克蘭「基輔政權」派遣無人機襲擊索契,導致一座油槽遭殘骸擊中,引發火災。索契市長普羅舒寧(Andrei Proshunin)則強調,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火勢也在數小時後撲滅。

俄羅斯媒體隨即播出現場畫面,顯示火光沖天、黑煙蔽天,但外媒如法新社尚未能獨立查證影像真實性。事故也導致索契機場空中交通短暫停擺。

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屢次以無人機、導彈等遠程武器攻擊俄境內能源、軍事與物流設施,索契雖離烏克蘭邊境約400公里,卻因地理位置及象徵意義(曾舉辦2014年冬奧)而成為罕見的打擊目標。

烏克蘭無人機反擊升級 科技與資金雙重支持

烏克蘭對俄持續展開縱深打擊,背後少不了西方國家、尤其是德國的資金與技術支援。根據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DW)7月底的專題報導,烏克蘭已成為西方軍事創新與武器實戰測試的重要「試驗場」。

2024年5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訪問柏林時,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公開表示,將資助烏克蘭生產遠程武器。當日,兩國國防部簽署協議,德國政府承諾直接投資烏克蘭無人機、導彈等高科技武器的研發與製造。

德國之聲引述德國聯邦國防部高層穆勒(Mitko Müller)說法指出,該項目為烏克蘭工業界與武裝部隊的合作,雖細節尚未完全公開,但進展順利。德國《世界報》(Welt)更披露,德國將資助約500架Antonov-196型(代號「Ljutyj」)攻擊無人機,單價約20萬美元,航程超過1000公里,可覆蓋俄境深處多數戰略目標。

技術合作進化 德國企業積極佈局烏克蘭

德國軍工企業對烏克蘭的支持,不僅止於政府層面。根據德國之聲採訪資料,許多巴伐利亞州初創軍工公司已深耕烏克蘭。例如,Quantum-Systems自2022年起即向烏克蘭軍隊供應「Vector」偵察無人機,並於2025年計劃在烏克蘭開設第二個生產廠。該公司聯合CEO克魯克(Sven Kruck)對德國之聲表示,目前在烏克蘭已聘用約200名員工,並與烏克蘭本地無人機廠商Frontline展開投資合作。

Frontline專注於偵察及攻擊科技解決方案,其產品已被烏克蘭41個軍事單位採用。Quantum-Systems預計收購Frontline10%股份,未來可望增至25%。不過,克魯克強調,公司目前並無意進軍戰鬥無人機領域,而是聚焦偵察與防禦技術。

此外,赫爾辛(Helsing)公司生產的「德國製」HX-2型攻擊無人機備受關注。這款航程100公里的無人機,配備AI系統,可有效抵抗俄軍電子戰與干擾。2025年2月,該公司與烏克蘭簽署新約,將再供應6000架HX-2。德國之聲指出,這些德國軍工初創企業不僅提供設備,更將實戰經驗回饋研發,推動產品不斷升級。

烏克蘭尋求深度現代化 德國提供關鍵技術

德國之聲報導,烏克蘭不僅需要大量無人機,更渴望獲得德國在核心零組件、光電感測、冷卻光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烏克蘭武器製造商委員會執行董事費迪爾科(Ihor Fedirko)向德國之聲表示:「我們缺乏深層技術,這涉及零部件基礎。有了這些知識,我們能進行更深入現代化改造,提升效率。」

目前烏克蘭已請求所有合作夥伴開放射程500至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的遠程打擊技術。例如「Ljutyj」型無人機已能打擊2000公里外目標。德國公司也可協助烏克蘭「海王星」(Neptun)巡航導彈改良,例如提供更高效發動機、精密傳感器,以提升射程與打擊精度。

不過,德國政府目前仍對直接提供「金牛座」(Taurus)巡航導彈持保留,主要考慮戰略風險與技術外流問題。專家認為,德國企業可透過合作、提供組件或專業知識,間接助力烏克蘭提升自主武器研發能力。

烏克蘭——西方武器實戰「試驗場」

德國之聲進一步分析,俄烏戰爭已成為現代武器、科技創新的實戰舞台。奧地利軍事專家格雷塞爾(Gustav Gressel)受訪時指出,初期西方擔憂武器落入俄軍之手,僅提供舊型號。隨著烏克蘭自主研發能力提升,西方態度轉向積極協助,甚至允許烏克蘭本土生產、測試新型武器。

「德國公司正在這裡學到在和平時期無法模擬的經驗。在德國,沒有練習場,也沒有模擬條件能夠重現烏克蘭戰場那樣受到電子戰、干擾器和防空武器嚴重壓制的環境。」格雷塞爾說。這讓德國企業能即時根據烏克蘭實戰經驗改良產品,迅速投入全球市場。

Quantum-Systems克魯克亦表示,無人機研發是一場「貓鼠遊戲」,只有身處第一線,才能及時調整設計,應對不斷變化的戰場需求。他將自家在烏克蘭的合作視為「燈塔項目」,鼓勵其他德國企業效仿。

產能需求遙遙領先 德烏合作仍有瓶頸

雖然烏克蘭對德國軍工投資與技術轉移高度肯定,國內無人機、導彈等軍備需求量仍遠超現有產能。格雷塞爾強調,烏克蘭迫切需要「只能在本地以低成本生產」的大量武器,這也是德國企業與烏克蘭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方向。

烏克蘭製造商費迪爾科期待:「德國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官僚體制國家,辦事雖慢,但承諾必兌現。」未來雙方合作若能加速,勢必進一步推動烏克蘭軍工產業現代化,也將強化西方在俄烏戰爭中的技術優勢。

索契油庫遭無人機擊中燃燒的事件,既是烏克蘭遠程打擊能力升級的展現,也是西方技術、資金滲透烏克蘭軍工體系的縮影。德國之聲指出,烏克蘭如今不僅是自身保衛戰的前線,更是全球軍工科技實戰與創新的新高地。西方在此既是援助者,也是學習者——雙方合作的深化,或將決定這場戰爭的未來走向。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