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丹·沙利文(Dan Sullivan)於2025年1月9日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投票支持《萊肯·賴利法案》(Laken Riley Act)(圖片來源:ALLISON ROBBERT/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國會兩黨參議員本週計畫提交三項與中國相關的法案,聚焦人權、安全以及臺灣問題。這三項法案均由民主黨與共和黨共同發起,顯示出在對華政策上罕見的兩黨共識,尤其是在國會通常高度分裂的背景下更顯突出。
儘管川普(特朗普)總統(Donald Trump)將注意力集中在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上,並希望推動中美達成經濟協議,但這些立法動向凸顯了部分國會議員的擔憂,即白宮可能在追求協議過程中淡化安全與人權議題。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美國分部亞洲問題專家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指出:「川普總統顯然希望與中國達成某種協議,但他的對華政策與部分團隊成員以及國會整體立場之間存在落差。國會在對華問題上總體相當強硬。」
俄勒岡州民主黨參議員傑夫·默克利(Jeff Merkley),是三項法案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表示:「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在全球的侵略行為,美國不能軟弱。」他強調,不論誰入主白宮,「自由與人權價值觀都必須始終成為美國在全球舞台上領導地位的核心指導原則。」
白宮方面則回應稱,川普在推進其貿易議程的同時,也致力於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並繼續與中共黨魁習近平保持良好的私人關係。
三項法案聚焦維吾爾、臺灣與跨國打壓
三項由兩黨議員聯合提出的法案分別聚焦不同方面的對華議題。其中一項由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科寧(John Cornyn)共同發起,擬禁止涉及強制遣返維吾爾族的現任或前任中國官員入境美國。人權組織長期指責中共在新疆對維吾爾穆斯林少數群體進行系統性虐待,北京方面則予以否認。
第二項法案由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柯蒂斯(John Curtis)共同提出,旨在協助臺灣應對中國不斷升級的政治與軍事壓力。該法案將支持那些與臺灣保持外交關係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並推動美臺之間的進一步協調。北京始終聲稱擁有對臺主權,且未放棄以武力實現統一的可能。
第三項法案由阿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丹·沙利文(Dan Sullivan)參與提出,目標是打擊「跨國鎮壓」行為,即外國政府越境恐嚇、騷擾或攻擊異見人士、記者與維權人士。
貿易談判暫現緩和 技術出口仍為焦點
《BBC》報導稱,隨著美中有望同意將當前貿易戰休戰期延長90天,雙方將於週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此次會談正值川普總統宣布與歐盟達成框架關稅協議數小時後,美方由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代表出席,中方則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主導談判。
當前的美中貿易休戰期原定於8月12日結束。自川普於1月重返白宮後,美中兩國已將彼此間的進口關稅提高至100%以上。此前,雙方曾在日內瓦與倫敦進行高層會晤,為此次談判鋪路。
與此同時,美國民主黨議員及部分共和黨人對英偉達宣布恢復向中國出售 H20 人工智慧晶元表示憂慮。就在英偉達首席執行官與川普會面幾天後,該公司推翻了今年4月出臺的AI晶元出口限制政策。
《金融時報》補充稱,美國近期已暫停對華技術出口限制,以免影響貿易談判進展,並助力川普與習近平實現年內會晤的目標。美國官員擔憂,高端AI晶元可能被中國軍方使用,助力其在全球技術競賽中取得領先。
在美中新一輪談判展開前,華盛頓還分別與歐盟、日本、英國、印尼及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其中,美國與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日宣布了一項貿易協定框架,結束了雙方數月的貿易僵局。
川普上週還宣布與日本達成「規模龐大」的協議,日本將在美投資5,500億美元,且其出口至美商品關稅將從25%降至15%。此外,美國還分別與英國(10%關稅)、印尼與越南完成貿易協商。
儘管外界預計本週美中談判不會出現類似突破,但由於有望延長貿易休戰,人們對全球經濟形勢暫時不至於受到新一輪關稅衝擊持樂觀態度。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